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 DNA阴转疗效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拉米夫定治疗的慢乙肝202例和乙型肝炎肝硬化(简称乙肝肝硬化)55例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错配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的方法检测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YMDD变异,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基线ALT、AST、TBIL、白蛋白、球蛋白、HBeAg(高、中、低)、HBV DNA等共10个变量作为处理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慢乙肝和肝硬化者HBV DNA的阴转率于3、6、12、18、24、30个月分别为87.62%、95.04%、86.63%、82.65%、75.43%、77.27%和94.54%、98.18%、81.81%、74.35%、73.91%、63.63%,时序检验及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干扰素、基线ALT水平较高、HBV DNA水平较低和基线白蛋白水平较低,与HBV DNA转阴率高相关.结论 联合于扰素、基线ALT水平较高、HBV DNA水平较低和基线白蛋白水平较低可作为HBV DNA转阴的预测因素。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小柴胡汤制剂加鳖甲和郁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抗肝纤维化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试验研究。
期刊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的检测在预警原发性肝癌中的作用.方法 对100例AFP升高肝病患者血清,应用甲胎异质体微量离心柱分离并洗脱获得AFP-L3,再同时检测原始血清中的AFP以及AFP-L3含量,计算AFP-L3在AFP中的比例,对AFP-L3异常升高者、正常者进行跟踪,结合6个月后临床诊断结果 ,分析AFP-L3升高在鉴别良性肝脏病变与预警肝癌中的作用.结果 肝癌、疑似肝癌患者
目的 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ASCUS/LSIL)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4~2006年妇科门诊用TCT(宫颈液基细胞学)的方法检出的254例ASCUS/LSIL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进行了阴道镜检查.结果 在140例ASCUS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变占51.5%,其中高度病变占22.9%,114例LSIL中C
1毛细胞性白血病(HCL)“Cancer”一字的含义包括200种以上的恶性肿瘤。经典的化学合成药治疗肿瘤的反应率一般在15%-29%,虽然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研究已经表明,干扰素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均不足以获得美国FDA的批准。基于干扰素可引起高分化B细胞瘤的缓解,
期刊
期刊
目的 探讨乙肝疫苗长期免疫地区人群HBV流行规律的变化趋势.方法 整群抽样结合横断面调查,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BV感染标志并进行分析.结果 (1)平均HBsAg阳性率为7.5%,0~19岁人群HBV感染指标显著低于≥20岁人群.(2)0~19岁人群HBsAg阳性率1985年高于2005年;1985年的抗-HBs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从1~岁组的12.4%到60~岁组的53.8%,而
我们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间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经普通干扰素(IFN)治疗,又复发的慢性丙肝32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期刊
广东省医学病毒学分会于2008年9月24-27日在广州市举办“新发传染病防治学习研讨会”,目的旨在为做好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技术骨干的传染病调查、诊断、研究、控制、预防的水平,推进传染病研究向多方位、多层次方向发展。研讨会主要学习与探讨近年国内、外流行与新出现传染性疾病(艾滋病、手足口病、天花、西尼罗热、
期刊
目的 调查河北省卢龙县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卢龙县发生一起暴发性急性胃肠炎进行调查,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进行人杯状病毒检测,并对PCR产物克隆测序,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736人中,发病134例,罹患率为18.20%,1例死亡.发病年龄范围在1~77岁,以青壮年发病较多.6月25~30日为发病高峰.6份粪便标本中,ELISA方法检
目的 了解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儿童与成人慢性肝炎近期不良反应的范围及程度,为提高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并根据设计的表格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者的反应进行记录存档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近期不良反应包括体温升高、关节肌肉酸疼等,其中体温升高最常见,占54.11%;体温升高的程度多集中在37.3℃~38.9℃,以中、低热为主,占85.4%,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