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选妙用 事半功倍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料是我们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人教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中除正文外还提供了大量史料,这些史料主要以文字史料、表格史料、图片史料等形式呈现。因此,笔者在实践中的教学思路是:首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将其恰当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其次要适时精选教材之外的史料以服务于教学,以实现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
  一、要了解清楚学生的文言文閱读能力
  阅读史料离不开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理解水平。根据语文学习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学习七年级的文言文,学生已经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文言文的特点。学生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史料教学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要遵循选择史料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选择史料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广泛性。不仅要提供给学生广泛的文字史料,如来自报刊、典籍、回忆录、目击记等方面的史料,还应提供充足的实物史料,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二是指导性。因为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够完善,容易走入误区,因此学生运用史料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三是思考性。是指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循序渐进。不同年级的学生运用史料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应多用一些直观的、间接的史料,高年级学生可以用一些理论性较强和第一手的史料。
  三、要有效开展史料教学
  1.巧用史料,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课标中明确指出:“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结合具体、生动的史实,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内外的不少史料,由于其内容生动有趣,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载体。例如笔者在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课时,就引用了一幅漫画并小结道:“这幅漫画中的木偶任由洋人摆布,受洋人控制。这幅漫画很形象地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中国的命运何去何从?”学生通过对漫画的寓意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究欲望。
  2.精选史料,充实教材内容,释疑解惑
  课标中明确指出:“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多种方式展现”给教师的教学留下了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补充史料,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讲授戊戌变法过程时,针对顽固派与维新派的争论,我引用了下列材料:顽固派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而康有为认为:“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后教师提问:“能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当时维新派改革的阻力之大,感受到变法的艰辛,同时,也加深了对“戊戌变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
  3.整合史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英国历史教学法专家汤普森在其文章《理解历史》中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究的结果: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要达到这样,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而这种运用是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课标中也明确指出:“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精选、整合编排各类史料,积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例如在学习完《血肉筑长城》一课后,笔者设计了以下有关近代日本侵华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 殖民扩张】
  材料一 经此一战,……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因此割让与战胜国。战争赔款两亿两是一种极难承受的财政负担。
  材料二 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然后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
  材料三 早有准备的日军,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当地驻军第二十九军的第二一九团官兵奋起回击。中华民族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1)材料一中的“经此一战”指的是哪一次战争?“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被日本占领与哪一条约有关?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的内容与日军制造的哪一震惊中外的事变有关?这一事变的结果使得中国哪一地区被日本占领?
  (3)材料三中的“向卢沟桥、宛平城及其附近地区发动进攻”是日军在哪一次事变中的侵略行径?这一事变后中国国内出现了怎样的团结抗战局面?
  【探究二 战败投降】
  材料四 在中国抗日军民、苏军和美军的打击下,日本政府于8月10日接受《波茨坦公告》……15日,日本天皇向日本全国广播了《停战诏书》,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4)请各举一次战役说明国民党、共产党对日本侵略者的打击。战争的挑起者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品读史料,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和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教学不只是让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更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个体人格、人性与文化素质得以完善、升华与提高,全面发展,这是中学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时通常以名人名言、歌谣、时事新闻等材料穿插于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仔细地品味这些材料的历史内涵,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
  总之,史料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媒介,是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将史料与历史教学内容合理地结合起来,可以更直观地增加教材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可以使学生学习历史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很有帮助,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政治高考复习是高中阶段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特殊阶段,是决定文科学生学习和考试成绩好坏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心理压力较大、思想波动较明显的时期。当课程进入到复习阶段时,最大的不同就是课堂教学与教学内容之间发生了变化,学生面对的都是已经学过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基点以及教学目标有着独特的要求。本文针对如何提高政治高考复习效率谈谈笔者自己的看法。  一、教学目的需要适当调整  教学就像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是基础教育最关键的一个环节。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师能力水平高低不一,当前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出现了较严重的问题,极大影响了素质教育在学校的正常开展。现就这个问题,进行如下的反思和探索,也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一、当前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许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男生尤为严重。目前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女生的成绩要比男生好得多,男生学习起来兴趣不浓;大量的后进生感到学习没有动力
这次培训由广西教育厅民教处主办,广西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主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壮汉双语学校教导主任的教学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促进壮汉双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这短短的十天里,笔者与来自全区不同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同行们在宽敞明亮的多功能大厅里聚精会神地听领导和教授专家们讲课,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讨论问题,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寒窗的学生时代。授课教师以鲜活的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课程的均衡设置非常重视。而音乐教育是当前任何一个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职教育阶段,音乐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中职音乐教育对中职生的成长具有更为重要的德育作用。但是,在当前中职的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前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学不受重视  中国古代提倡的“六艺说”就包含了“乐”,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 “精耕细作”的历史教学模式日益难以适应当今高中学生追求个性释放的需要。如何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变革传统历史教学设计,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每个历史教师所必须思考的首要问题。为此,我校大胆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主体课堂”教学策略。  一、“主体课堂”教学策略概述  “主体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思路为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预测与对策)、学生参与活动、体现设计意图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针对不同的课例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对每堂课进行精心地准备和策划,通过具体的课堂目标实施,实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高考历史总复习是高三文科的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共同面对的课题,在高三复习课中既要避免肤浅的“炒旧饭”,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本质即思考和思维的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之魂。” 在他看来,一个好校长也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而杰出校长,是校长中的佼佼者,他们使学校从优秀到卓越,或引领卓越学校创造新的辉煌,可以说,杰出校长当属支撑卓越学校的第一要素。打开世界的教育窗口,认真研究新加坡杰出校长的治校方略,无疑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一、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准确定位,特色立校  校长在学校中有一个角色是无人可取代的:学校发展的战略谋划者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语文课堂生态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理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同与实践。但是在不少语文课堂上,我们依然会发现这些现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表现活跃,有的却不感兴趣,默默地坐在一旁;教师提问时,学生的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会叫到自己,更别说主动回答和质疑了;学生回答不上来时,面红耳赤,场面尴尬……这些现象表明学生的参与程度严重不够,热热闹闹的背后却是“消极参与”“无
新课改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问题已成为广大教育同仁共同关注的话题。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要改革,课程要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要如何实施,课程要如何实施的重中之重是课堂教学如何开展,因此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性与否直接关系到课改的成效与否。本文旨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有效性、新课改下教学中的误区、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探析  有效教学即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
笔者积十五年高中历史一线教学之经验,以为对于刚刚大学毕业走上高中一线的青年历史教师而言,想尽快找到高中历史教学的感觉,早日向成熟型教师转型,以下方法也许比较可行和有效。  一、学会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知识和经验的课程资源,促进历史课程的生活化  课程发展的历史表明,课程的基本内容总是源于生活,并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范围中。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的背景中时才是有效的。因此,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造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