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路桥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进而增加了工程施工的难度。作为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处理方式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路桥施工的质量,本文主要对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应用
1、搭板设置
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设置搭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如搭板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弯沉将会不断改变,这种方式在具体施工中难度较大。另一种方式可以对刚柔过渡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依据具体施工情况,必须将搭板长度控制在8厘米以下。其他方式如选用预留反向坡度的方式,也就是保持搭板和桥台连接处标高相同,路面连接端要比设计标高高一点,进而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依据路桥之中的沉降差确定坡度的大小,这种方式必须在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基础上进行,以此对沉降差及预留反向坡度进行确定。搭板和桥台之间的锚固有两种方式水平向和竖向。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搭板自由端一定会出现竖向位移现象,因此应选用水平向,这样对桥台受力更加有利。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桥台混凝土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必须遵循施工要求进行立模作业,同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坡度及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2、不设置搭板
现阶段我国大中型桥头中都进行了搭板的设置,如果出现损坏搭板的情况,将对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及维修费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选用在桥头不进行搭板设置的方式进行路桥过渡段的处理。如不进行搭板设置,必须对台后填筑工作进行较为精准的设计及施工,同时对填料及压实作业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必须选用特殊结构进行处理,如铺土工格网及填筑聚乙烯块等。
3、土工格网加筋
利用土工加筋处治桥头跳车,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已进行了大量室内和室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研究表明,土工网铺网长度由下而上按1:1的坡率增加,最上一层不宜小于9m,铺面层间距以50cm左右为宜,土工网格应张拉锚固于桥台背,填土的压实度以85%~90%比较有效。填料以砾石土、碎石土为宜;同时,土工隔网必须具有较高的抗拉刚度。
近几年,通过上工合成材料加筋来处理桥头跳车的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乏成功的范例。但土工格网作为一种平面结构,其对路基刚度的提高有限,但对填料的要求却比较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土工网的锚固作用只能阻止桥头较短距离内路堤填土的沉降,而对桥头路堤其它区域只能减小部分的路基压缩变形,不能消化由于地基沉降所产生的变形量,而地基沉降在大多数桥头跳车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土工网对于减小由于桥头压实度偏低造成的附加变形较为有效,其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情况下的桥头跳车处理。目前,设计部门较多采用的是将搭板与土工格栅加筋結合的方式处治桥头跳车。
4、台背排水
在路桥过渡段如果排水处理不当,会使水沿桥台路基连接处下渗,降低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路基和地基的稳定性,加剧错台和跳车。因此应根据台背填料类型、降雨资料及渗水量等选择适宜的排水方式,以疏干台后填料的水分。
台背路基填筑前,在原地基土拱上亦设置泄水管或盲沟。在基底上,先作必要的处理。然后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形成土拱,再在土拱上挖成双向坡的地沟(地沟尺寸一般宽为40~60cm,深为30~50cm)。在台背后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可用油毡或下垫尼龙薄膜上盖油毡)。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塑管直径一般不小于lOcm,其上小孔孔径为5mm,布成梅花形,间距控制在lOcm以内)。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或桥头锥坡外。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层填筑台后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顶面。横向盲沟的设置与上相同,取消泄水管,以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地沟(加大粒径碎石)。用土工布包裹盲沟出口处,并对其作必要的处理。有时视需要可在台后填方中设排水垫层。排水垫层的作用:
(1)促使地基和其下软弱层能在施工期内基本上完成渗透固结,减少后期下沉量;
(2)排走上部填方因降雨等原因下渗的多余水分;
(3)孔隙压力增大时有渗透出路,不会由于地下水和潜水在底层的积聚,而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垫层的厚度为1~2m,并要高过原地面不少于0.5m,使地基沉陷后,原地面和地下水位不高过垫层。桥台背面应设置防水涂层以避免渗水对结构物的侵蚀。对于回填区顶面与底面排水,回填表面应夯实并设置截、排水设施,必要时表面予以封闭,以减少地面水下渗。当回填范围较大且表面渗水较多时,应沿回填区底部原地面设置横向水平渗沟或透水管,渗沟或透水管水平间距一般为1—2m,排水管管径10~15cm。
二、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质量控制
现代社会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并须引起所有行业和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我国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发展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逐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施工技术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理论,都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也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吸收传统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求新的施工技术方法与措施。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大步发展。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和门类,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是相通与互补的,但是同时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创新,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符合国内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要求。
2、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目前,我国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储备,这是难以满足现代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如果想保证和坚持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对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以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同时,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还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的管理和操作,要全面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处理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问题,必须从细节入手,采用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高速铁路过渡段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进行科学的结构设计,加强对过渡段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工程质量的控制,以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索永飞.铁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6期.
[2] 余伽义.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关键技术[J].科技风.2010年第11期.
[3] 曹钢龙;;路基过渡段处理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应用
1、搭板设置
在路桥过渡段施工中设置搭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如搭板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的弯沉将会不断改变,这种方式在具体施工中难度较大。另一种方式可以对刚柔过渡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依据具体施工情况,必须将搭板长度控制在8厘米以下。其他方式如选用预留反向坡度的方式,也就是保持搭板和桥台连接处标高相同,路面连接端要比设计标高高一点,进而形成一个预留的反向坡,依据路桥之中的沉降差确定坡度的大小,这种方式必须在路线纵断面平顺的基础上进行,以此对沉降差及预留反向坡度进行确定。搭板和桥台之间的锚固有两种方式水平向和竖向。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搭板自由端一定会出现竖向位移现象,因此应选用水平向,这样对桥台受力更加有利。在混凝土搭板施工中桥台混凝土搭板及其顶层施工技术必须遵循施工要求进行立模作业,同时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坡度及平整度符合施工要求。
2、不设置搭板
现阶段我国大中型桥头中都进行了搭板的设置,如果出现损坏搭板的情况,将对车辆的正常通行造成极大的影响,同时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及维修费用。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选用在桥头不进行搭板设置的方式进行路桥过渡段的处理。如不进行搭板设置,必须对台后填筑工作进行较为精准的设计及施工,同时对填料及压实作业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必须选用特殊结构进行处理,如铺土工格网及填筑聚乙烯块等。
3、土工格网加筋
利用土工加筋处治桥头跳车,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已进行了大量室内和室外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研究表明,土工网铺网长度由下而上按1:1的坡率增加,最上一层不宜小于9m,铺面层间距以50cm左右为宜,土工网格应张拉锚固于桥台背,填土的压实度以85%~90%比较有效。填料以砾石土、碎石土为宜;同时,土工隔网必须具有较高的抗拉刚度。
近几年,通过上工合成材料加筋来处理桥头跳车的方法正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不乏成功的范例。但土工格网作为一种平面结构,其对路基刚度的提高有限,但对填料的要求却比较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土工网的锚固作用只能阻止桥头较短距离内路堤填土的沉降,而对桥头路堤其它区域只能减小部分的路基压缩变形,不能消化由于地基沉降所产生的变形量,而地基沉降在大多数桥头跳车中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土工网对于减小由于桥头压实度偏低造成的附加变形较为有效,其适用于地基条件较好情况下的桥头跳车处理。目前,设计部门较多采用的是将搭板与土工格栅加筋結合的方式处治桥头跳车。
4、台背排水
在路桥过渡段如果排水处理不当,会使水沿桥台路基连接处下渗,降低路面结构层的稳定性,路基和地基的稳定性,加剧错台和跳车。因此应根据台背填料类型、降雨资料及渗水量等选择适宜的排水方式,以疏干台后填料的水分。
台背路基填筑前,在原地基土拱上亦设置泄水管或盲沟。在基底上,先作必要的处理。然后填筑横坡为3%~4%的夯实粘土形成土拱,再在土拱上挖成双向坡的地沟(地沟尺寸一般宽为40~60cm,深为30~50cm)。在台背后全宽范围内满铺一层隔水材料(可用油毡或下垫尼龙薄膜上盖油毡)。在地沟内四周铺设有小孔的硬塑料管(塑管直径一般不小于lOcm,其上小孔孔径为5mm,布成梅花形,间距控制在lOcm以内)。塑料泄水管的出口应伸出路基外或桥头锥坡外。在硬塑料管四周填筑透水性好、粒径较大的砂石材料。再分层填筑台后透水性材料,直到路基顶面。横向盲沟的设置与上相同,取消泄水管,以渗透系数较大的透水性材料填筑地沟(加大粒径碎石)。用土工布包裹盲沟出口处,并对其作必要的处理。有时视需要可在台后填方中设排水垫层。排水垫层的作用:
(1)促使地基和其下软弱层能在施工期内基本上完成渗透固结,减少后期下沉量;
(2)排走上部填方因降雨等原因下渗的多余水分;
(3)孔隙压力增大时有渗透出路,不会由于地下水和潜水在底层的积聚,而降低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垫层的厚度为1~2m,并要高过原地面不少于0.5m,使地基沉陷后,原地面和地下水位不高过垫层。桥台背面应设置防水涂层以避免渗水对结构物的侵蚀。对于回填区顶面与底面排水,回填表面应夯实并设置截、排水设施,必要时表面予以封闭,以减少地面水下渗。当回填范围较大且表面渗水较多时,应沿回填区底部原地面设置横向水平渗沟或透水管,渗沟或透水管水平间距一般为1—2m,排水管管径10~15cm。
二、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质量控制
现代社会对于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着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并须引起所有行业和从业人员的高度重视。我国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发展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逐步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施工技术理论体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理论,都必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也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吸收传统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要积极寻求新的施工技术方法与措施。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在不断摸索、研究的过程中,以创新的形式向前大步发展。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学科和门类,它在很多方面与其他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是相通与互补的,但是同时它也有着自己的显著特点。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发展涉及到建筑技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技术问题,所以其创新发展决不能是片面的创新,而是要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创新发展,这样才能符合国内路桥过渡段的施工要求。
2、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目前,我国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普遍缺乏专业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储备,这是难以满足现代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如果想保证和坚持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就必须加强对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教育,以提高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技术水平,增强其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同时,路桥建设工程从业人员还要严格按照预定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进行精心的管理和操作,要全面保证路桥过渡段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有效处理路基与桥梁过渡段的问题,必须从细节入手,采用合理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对高速铁路过渡段的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进行科学的结构设计,加强对过渡段结构施工的各个环节工程质量的控制,以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 索永飞.铁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6期.
[2] 余伽义.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关键技术[J].科技风.2010年第11期.
[3] 曹钢龙;;路基过渡段处理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2007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