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箍咒”下的变美大计?

来源 :科学Fans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5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扭曲的‘牙套脸’”“每个月的复诊堪比‘大姨妈的阵痛’”“明显的口腔排异反应,磨破嘴后沸腾而起的溃疡”“钢丝一步步收紧,只能靠松软的食物安稳度日”“这是一场持久战,这东西对我来说就是它在牙在,它亡牙亡一样的地位!”……
  ——来自“牙套君们”的吐槽
  牙套这东西
  牙齿矫正,小名“矫牙”,学名“正畸”,俗称“戴牙套”或“整牙”。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某种东西(牙套)把不整齐的牙齿变整齐,最终达到提升面部整体美感的效果。
  早在公元一世纪,罗马医生塞鲁沙(Celsus)就教人们用手指推动不整齐的牙齿来达到变整齐的目的,这可以算得上是最原始的牙齿矫正技术了。但真正意义上的矫牙雏形出现在1728年的法国,福歇尔(Fauchard)首先报道了机械性矫治器的使用。于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各式各样的矫牙器械被发明出来,但都没有被大规模使用。
  直到十九世纪,现代正畸学之父爱德华·哈特利·安格尔(Edward H. Angle)发明了方丝弓矫正器,才让正畸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精确控制。
  一开始每个牙套(托槽)都是焊接在一条金片上,然后再缠绕到每颗牙上的(估计牙套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不得不承认还真的是丑爆了。这样的牙套简直不能忍啊!随着粘接技术的发展,托槽终于可以直接粘接在牙面上了。紧接着陶瓷托槽的出现让矫牙进入“半隐形”时代,于是牙套也可以集美貌与功效于一体了。时至今日,舌侧矫治和无托槽隐形技术的出现更是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矫治技术。
  来一场“人工进化”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人类文明源远流长,正畸技术的发展也生生不息。我们不禁要问:“所为何求?”简单来讲,正畸的目的无非两个:功能和美观。所谓功能,也就是牙齿的咀嚼功能。通过矫牙使牙齿咀嚼效率更高,同时延长牙齿的寿命;当然,更多的人选择矫牙则希望改善牙列不齐的同时起到适当改变脸型的目的。
  可能有人要问,咱们的祖先不是嘴巴突突的猿人吗,究竟为啥现代人的面部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呀?这你得去问问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了,不过必须得承认的是,食物的改善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从生冷粗糙的食物到松软精细的佳肴,这种变化让古人类发达的颌骨的负担大大降低,不用大力咀嚼就能完成初步消化。既然如此,颌骨说那我就可以偷懒了,于是上下颌骨慢慢变短,面型突度就减小了。但由于进化不对称,牙齿没有跟上骨骼变化的脚步,在缩短了的颌骨上排不下这么多的牙齿,怎么办呢?好吧,要么长不出来(阻生牙),要么挤在一块儿(牙列拥挤),要么牙齿暴出(龅牙)。其实正畸就是医生帮你做一个“人工进化”罢了,让骨量和牙量达到匹配,人工让它们达到相同的进化程度。
  面下三分之一的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哪种脸才是美的呢?当今社会的审美主要以欧美国家为准,这就导致当下主流审美“主观上”倾向于“直面型、有下巴、立体脸”。这些“主观美”要求我们在矫牙过程中塑造出相应的“客观美”。当然,正畸医生不同于整容医生,我们所能改变的只是鼻子以下的面下三分之一。
  能改变到什么程度呢?具体来说,首先黄种人(蒙古人祖先)侧貌比白种人(高加索人祖先)更显得前突,在设计正畸方案时就需要更多的牙齿内收,这也是为何黄种人正畸拔牙比例远高于白种人的原因之一。门牙内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嘴唇的内收。如此,相对不甚挺拔的鼻子和下巴这部分面下三分之一的脸型就可以与“国际接轨”了。在牙齿内收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更好的脸型,正畸医生往往会借助外力,如种植钉来辅助控制牙齿的移动。
  传说中的“笑线”弧度
  对于美的标准,聪慧的祖先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三停五眼”(啥东东?)。所谓三停,即发际线到眉间点,眉间点到鼻下点,鼻下点到颏下点的距离相等或相近,这是美人胚子的基本要求了(赶紧到镜子前比比)。正畸医生会根据上两停的关系来判断正畸对象的第三停是否协调,以便在设计方案及后期的矫治过程中调节下三停的长短。这是正面宏观美学,具体到红唇皓齿,也是正畸医生需要考虑的。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牙齿整齐、功能良好是初级需要;面容姣好,笑容迷人是高级需要。因此,大笑时,牙列与口角间距较小,“你这个人很真实”;微笑时,所有露出的上牙连线与下唇缘相协调,“你看起来面善”;放松时,门牙略微超出上唇缘,“你真美”。
  “老了容易掉”Vs.“矫牙要趁早”
  纵使矫牙源远流长,但我国普及程度却并不高,原因在于长辈们对矫牙的认识存在误区:“牙齿那么牢固怎么能移动呢”“是不是拆完牙套,牙齿会比没戴牙套的容易掉啊”“矫牙要拔牙,拔牙伤脑袋”等等不一而足。
  其实牙齿与骨头并非紧密结合,而是像编织绳一样悬吊在牙槽窝里的,具有一定的松动度,受到外界施力后,骨头发生改建从而导致牙齿移位。牙齿与骨头的关系用树与土来形容十分贴切:当树周围水土肥沃时,树木能够茁壮成长,对外界的刺激也能从容應对;而当水土流失时,树木就变得脆弱了。对牙齿来说,如果牙根周围的牙龈、牙槽骨健康,那么牙齿移动并不会出现问题。一旦牙齿存在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牙周炎的病理变化)就相当于水土流失的树,这时牙齿不动还好,一动就会导致水土进一步流失。
  造成拔牙比例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要落到“吃”的头上。就说当下青少年“精细秀气”的饮食习惯吧,“粗粮不吃,骨头不啃,蛋糕最好,古力更佳!”由于缺少咀嚼刺激,颌骨不能最大限度地发育,最后造成“牙多骨少”的局面,那么拔牙矫治也就势在必行咯。
  但青少年的牙周问题一般好于成年人,所以矫牙最佳年龄是在12~15岁,当然成年人只要控制好牙周健康,矫牙也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不过,由于青少年的颌骨、牙槽骨可塑性强,一般矫牙时间一年半到两年左右就能完成,而成年人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常规需要两年及以上的时间。另外,相比成年人,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此时矫牙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因势利导,利用颌骨适应性强的特点达到较为稳定的效果,而成年人由于骨头大体定型,在矫正后还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辅助牙齿稳定。所以说“矫牙要趁早,拖延需谨慎”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啦。   口腔卫生是关键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或多或少会萎缩,但牙槽骨吸收更多的原因其实是口腔卫生和健康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清洁牙齿和牙龈,牙周的炎症就会导致牙槽骨丧失。然而口腔卫生恰恰是我们观念中最最最缺少的部分。很多人大半辈子都没有洗过牙齿,更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刷牙方法。牙齿蛀了,神经痛了,牙齿掉没了,边上的牙齿歪了,疾病的发展顺风顺水,却对自己牙齿的健康毫不在乎。所以,正畸要不要拔牙其实不是将来牙齿松动的原因,口腔卫生的维护才是关键。
  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刷牙时经常会忽略几个位置:上颌后牙外侧面,尤其是第一颗大牙;上下颌虎牙唇侧,即牙弓拐弯位置;下前牙舌侧面,此处是口水分泌所在地之一,如果不及时清洗,会像冲积平原一样出现大片牙结石,影响牙周健康。矫牙的小伙伴向我吐槽说,他感觉自己已经刷得很干净了,可他的牙医总说他不好好刷牙,牙齿真是太惨了,没遇上“好人家”什么的。我只想说那是因为你不能把镜子伸到嘴里啊,每次看着据说刷了很久的牙,心里只想问:今天中午的韭菜好吃吗?
  平时除了好好刷牙,还应当学会使用牙线,牙线可以辅助清理牙刷清洁不到的牙缝区域。由于戴上牙套后口腔卫生更难清洁,矫牙人群除了使用牙刷和牙线外,还可以尝试电动牙刷或冲牙器等清洁效率更高的工具。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清洁方式和清洁时间也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来说睡前饭后口腔清洁是少不了的。
  顺带治治打呼
  正畸除了能够解决牙齿不齐、面部不美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决打呼、口呼吸、关节不适等问题。
  打呼学名鼾症,引起鼾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是下巴较短,向脖子方向旋转导致下颌软组织压迫气道。这类小伙伴有个明显的特征是习惯保持头颅上扬,咳咳,不是因为他们天生自信,而是这样的姿势利于顺畅呼吸。处于发育阶段,且下巴后旋有牙齿因素存在的青少年,可以选择进行正畸治疗使下巴回旋,避免下颌软组织进一步压迫气道,解决睡觉时呼吸不畅和平时鼻孔朝天的问题。
  比较常见的还有口呼吸问题。此类小伙伴的特征是睡觉时嘴巴闭不上,醒来发现或“飞流直下”或“汪洋一片”。這种现象是由于早期鼻子通气不畅而强迫嘴巴通气,长此以往引起了颌骨、牙列以及口周肌肉变化,唇舌肌平衡被打破,牙齿前突,而牙齿前突反过来又使嘴唇不能闭合,如此恶性循环,口呼吸也不能自行改正,最后越来越“残”。
  “每一个爱护牙齿的人,都有一颗贵族的心”,这句话不无道理。除开对美观的追求,牙齿的健康关联甚多,可以说牙齿是陪伴我们一生的钻石,如果不认真守护,那最后失去的恐怕不仅是美食的滋味那么简单的呢。
其他文献
轻断食,一个最近几年相当流行的减肥大法。轻断食概念的兴起,和来自英国的医学博士迈克尔·莫斯利(Dr. Michael Mosley)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他在2012年和BBC合作拍摄了纪录片《进食、断食和长寿》,这部纪录片就此成了轻断食推崇者的理论甚至是实验依据。同时,他还在2014年和英国专栏作家咪咪·史宾塞(Mimi Spencer)一起撰写了《轻断食》(The Fast Diet)一书,更把
期刊
死亡片段  夏晓曦是一个性格内向的高中生,而且身处青春期,难免会胡思乱想。她还有个很奇怪的爱好,就是喜欢淋雨。  夏晓曦自己也说不清这样做究竟有什么好,就是简单觉得雨滴可以让她更加清醒。也许,雨滴才最适合她这种有忧郁气质的女生吧。  因为害怕被父母责骂,她每次淋雨也只是适可而止,没敢真把身子淋湿。可是,这几天夏晓曦心里实在太郁闷了,她需要一次彻彻底底的清醒。  夏天的天气说变就变,就在夏晓曦期盼来
期刊
人生只有一次,必須要活得精彩!但是每天被琐事所困扰的我们,真的有很多事来不及做。可不想错过的事情又那么多,究竟该从何下手呢?这个时候,就需要这份不留遗憾的人生清单来帮你忙了。  西班牙创意品牌DOIY为了解决大家的烦恼,设计了“一百件死之前必须完成的XX”系列趣味海报。如果你是个电影爱好者,那么你可以选择电影系列;如果你是个旅游爱好者,那你可以选择目的地系列;如果你是个大吃货,你可以选择美食系列…
期刊
迪拜  视钱财如粪土的迪拜政府终于向世界宣布他们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太空模拟城市——火星科学城(Mars Science City),该城市的设计由著名丹麦建筑师Bjarke Ingels和他的建筑事务所接手。整个“火星科学城”由多个“圆顶”组成,城市内部完全模拟人类在火星居住的环境。当然,城市里的实验室还要研究在火星生产食物、能源和水的办法。如果这座超级城市能顺利建成,人类进军太空的时日又近了一
期刊
人体内的免疫之战  高中生小美和小伙伴约好一起去逛街,在商场直梯里,有个大叔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些速度可以达到65千米/小时的喷嚏飞沫,立刻在电梯的每个角落散播了10万滴黏液。为了避免被电梯内的干冷空气快速地杀死,这些传染性很强的微生物,迅速钻进了小美的鼻腔中。  浓密的鼻毛构成了小美身体内的第一道防线,鼻毛分泌的黏液会将入侵者黏附住,随后黏液里的酶会将其溶解。但是有一个带刺的病毒存活了下来,它在小
期刊
说起霉菌,大家会想到什么呢?吃剩的食物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不明物体?真是想想就恶心啊!但是在美国J.Craig Venter生物科学研究所工作人员Stephanie Mounaud的异想天开下,霉菌竟然变成了一系列庆祝圣诞的可爱图案。  这些毛茸茸的圣诞树、小帽子都是由培养皿中的霉菌打造。虽然图案比较简单,但是想要控制霉菌的生成却有相当高的难度,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尝试与规划才可以。而这样的作品也不可以
期刊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要上映了!身为“星战粉”的你,这一次又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来为自己喜欢的影片打Call呢?如果你觉得拥有T恤、海报的方式太传统,那不如来看看美国运动健身品牌Onnit推出的最新应援方式——星球大战健身产品。将原力转化成大家运动的动力,真是一举两得!  星球大战系列产品包括了重力球、瑜伽垫和三个壶铃。重力球的造型是死星,重约20磅(约9千克),球的表面有一条条纹路,能提高大
期刊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已知生命都是以碳和水为基础的,就像你和我,我们都被称为碳基生命。尽管以人类现有的认识水平,还没有发现其他形式生命存在的有力证据,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宇宙那么大,总会有无限的可能。  其中,最典型的生命形式无外乎外形炫酷、能力超强的汽车人了,这群硅基生命体代表在《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中,为了拯救世界再次挺身而出,这一次,有关它们的来头也将逐渐浮出水面。  碳基之外,无限可能  人
期刊
太空恐怖电影《异形》系列广为人知,丑陋嗜杀的异形也堪称经典。2017年,新一部《异形》电影《异形:契约》的上映,又引起影迷和科幻迷们的再度关注。  和2012年上映的《普罗米修斯》一样,《契约》也是前传,而且也以飞船命名。笔者不无恶意地猜想,会不会有《异形:企业》或《异形:罗德尼》呢?嘿嘿,等着瞧。  第一部《异形》拍摄于1978年,距今已近40年。最初它的故事只是简单的外星怪兽入侵飞船,很多表演
期刊
对于观众来说,科幻剧历来是小众和冷门的选择。但最近一部科幻剧却成了“网红”,它就是科幻动画——《瑞克和莫蒂》。它红到什么程度呢?因为主角瑞克在剧中抖了一个麦当劳四川辣酱的梗,就造成了美国麦当劳的“动荡”。而这部科幻动画除了提供脑洞大开的科幻梗外,也会让你在经历了刺激的多元宇宙冒险之后,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不同物种的观念是否不同?  莫蒂和瑞克在冒险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物种,这些物种的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