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整个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绝对重要的位置。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的成与败直接关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甚至关乎国家、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本文从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前言:对于中学生来说,人人都会阅读、都可以阅读。那么,阅读能力体现在何处呢?在你阅读教材里的文章以及课外读物时是否能把你所阅读的信息、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知识需要,参透融化到自己的血液里面,这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
  一、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开拓视野、发展思维
  阅读是一个人开拓视野、发展思维、获取更多知识、信息非常重要的途径。培养、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使人的思维达到飞跃,看到旁人所看不到的角度,遇到问题、处理问题的思维更加敏锐,能抓到问题的本质。培养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就好比给学生与人类社会、学生与文人墨客、学生与伟人之间搭建了一道桥梁。使学生认识看懂人类社会,拉近学生与文人墨客灵魂距离,让学生明白伟人是如何造就了自己的丰功伟绩。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精神生活、智慧开发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的成与败直接关乎学生未来的成长方向、社会价值。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学生未来能否走向成功的基石。当今中国是社会主义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人才是所有发展最重要的支撑。学校教育是培育一个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人的重要手段。一个人内心、大脑思想武器的高低直接会导致未来成就高与低,关乎所有你看待这个世界的形状、理解问题的能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提高人思想武器的手段,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是其工具。因此,在中学时期的重要阶段,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国民素质全面提升、经济文化现代化发展、实现社会主义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二、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现状及问题
  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上所采用的方法就是,遇到生词解释生词,给课文进行分段以及概括出每一段主要内容及其思想,最后是本文中心思想。基本上就是老师拿着教学提纲在上面念,学生在下面做笔记,以备考试时出现在试卷上。在这种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当中,学生根本没有思考、体验的过程,只是老师对文章做着机械性的概括与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本没有得到熏陶。读书重重的就是对你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思考,而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根本没有给你思考的机会,是缺乏活力的、是死板教条的。
  (一)缺少指导
  在硬试教育的影响下,目前所有学校在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对处于忽略的状态。教师只是局限的对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根本没有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传统教条学习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独立思考與见解,在学生视野开发、思维扩展方面是没有意义的。在学习一篇文章之后在脑海之中留下的不是对文章的思考、对读者内心世界窥视、对阅读兴趣的激发,而是老师念的一串串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长此以往下去,学生对老师就会越来越依赖,根本没有自己动脑的机动性。教师与其直接告诉学生最后分析结果,不如教学生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在这方面是缺乏指导的。
  (二)缺乏评价机制
  中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看重的只是学生在试卷上是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只要学生拿了高分就是好样的,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基本上就属于零。把语文教育变成了一种机械理性的技能训练,学生根本没有机会对教科书以外的书籍进行阅读。在这种传统的、教条的、只看重分数不看重能力的教学模式下,忽视了对于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基本上是属于放任式的,想读就读不想读也没有要求。学校在这一方面缺乏的是一种评价机制的建立,缺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激励的、有调动的引导。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方面是绝对不利的。
  三、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一)研发阅读教材、设立阅读训练课
  学生们除了有专门的语文教科书外还应该有一部语文阅读方面的教材。学校应该对培养学生们语文阅读能力的教材进行研发、编撰,研发出一套贴合学生实际的、使用的、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模式、以开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为目的教科书。要抛弃传统、研发出专业的语文阅读教科书,教师在根据教材进行精心备课,抛弃传统、抛弃死板机械化,让这部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了语文阅读教材,就应该开设相应的语文阅读训练课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语文阅读能力训练。训练的内容与目就是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掌控,能否概括出文章的主要思想,能否提炼出文章的关键词,将阅读到的信息充分吸收,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丰富自己的思想。阅读水平的培养与提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阅读速度。从慢到快慢慢培养,阅读速度的逐步提升之后,就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更过的阅读。
  (二)镶嵌型教学
  所谓镶嵌型教学就是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渗透结合起来。这样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绝对是有实践性意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指导、推荐适合中学生们的课外读物。学生再根据自身喜好、自身条件进行阅读。为了提高镶嵌式教学的作用,不但教师应该引导提高学生对于阅读打的兴趣、思想意识、自控能力,学生家长在这方面也应该更加关心,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镶嵌式教学。
  总结: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简单且非常重的,模式的如何直接关乎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水平,因此对于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探究是绝对有意义的。本文从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意义,当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培养策略方面进行探究,希望对当前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陈爱华.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面面观[J].现代教育科学,2010,06:80-81+61.
  [2]靳旭英.浅谈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08:142.
  [3]刘海波.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09:52.
其他文献
电感耦合连接器可以用于板级互连的高速数字信号传输.当信号的传输速率增加或使用较大的电感值时,接收端脉冲将遭受过多的符号间干扰,不能有效地恢复信号.针对这个问题,通过
摘要: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教育行业的发展。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阅读有利于学生识字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的培养,为作文写作创造力有利条件。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将阅读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是指对一个物理实体输入一个激励,利用其不可避免的内在物理构造的随机差异输出一个不可预测的响应。针对传感器节点的计算、存储和通信能力有限等问题,基于物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用提拉法在石英基片上制备了具有优良的光学特性,高激光损伤阈值和均匀性良好的多孔二氧化硅单层增透膜和“有机硅-SiO2”双层增透膜系,考察了提拉速率对透射特性的
基于干扰感知的信干比模型,将无线Ad Hoc网络中多个节点随机并行接入同一信道的控制决策过程建模为信道接入博弈.随后,求解此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作为传输门限,并提出一种单信道
在6.7〈λ〈10.0nm波段选择Mo/B4C作为多层膜材料,并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出多层膜样品,这些多层膜栗品的周期结构为3.35nm~5.52nm,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多层模样品的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在日常的語文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的教学,本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只有培养阅读兴趣、注重朗读能力、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重视课外阅读,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语文中阅读教学的效果,发挥出阅读教学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分类号】G623.23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
随着近几年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日异月新发展的互联网不知不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的普及产生了一批新新人群即网民,这些网民构成了社会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追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堂气氛等角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活力 导入 气氛 情景 研究 和谐  【分类号】G633.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时地带给我们创新的活力。我们的学生是有生命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景气,电梯行业中的产能过剩情况日趋明显,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电梯企业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