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参与了人社部组织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而一体化课改不仅为学院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好教师、好学生,更大大提升了学校的专业品牌和综合能力。“学院按一体化课改的思路开发新专业,使学院的办学方向成功地从纯化工类拓展为现代制造类,并在全国技工院校取得领先地位。同时,一体化课改成绩吸引了19家著名企业与学院建立了培训中心……”谈起到学院一体化课改成效,童华强院长脸上洋溢的是收获的喜悦。
四大特色做法
成绩背后,是学院摸索出的一系列特色做法。
一体化课改原则——“三三原则”,即“三合作,三对接”原则。“三合作”是指:企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开发课程方案;定向企业与学校合作,完成培养过程;企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完成能力评价。“三对接”是指:学习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接,学习方法与企业的工作方法对接。
一体化课程开发路径——“六步法”。“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来源于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但由于学院教师多为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因此学院在“学习领域描述”环节后增加了“项目实践”环节,即教学设计团队必须先实践企业的项目后再进行教学设计。
“鱼骨图”分析法。在企业工作任务转化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学院教师遇到了教学项目知识与技能衔接的各种难题。在分解工作过程各个环节中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方法、规范、素养等后,逐步形成了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方法——“鱼骨图”分析法,使工作、学习一体化问题和知识、技能、素养系统化问题迎刃而解。
一体化师资培养模式——职教教师“四级”梯度发展体系。2009年,学院构建起职教教师“四级”梯度发展体系,即“普通教师→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的培养梯度体系。
培训是关键
2011年,学院一次性投入约100余万元对全体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利用休息日(80余天)进行项目实践,聘请企业专家或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指导教师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使拥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70%。利用每周五下午,对全校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培训,重点解决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落实;利用每周一、三、五晚,对骨干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关键技术培训。2012年,学院又开展了教师个性化培训,包括实施专家级教师培养计划
(E计划),开展专题培训与专业技能、公开课、说课等竞赛活动,通过课程开发成果评审培训教师等。
此外,学院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统一标准、把准方向,实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由领导、专家、教师等参加的集体备课,共同分析前两周的教学情况,设计下两周的教学方案,制定学习任务的评价方法和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方案等。同时,成立一体化教改指导小组,进行听课、评课、难点研究等工作,对授课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现场解决教师授课需要协调的问题。学期结束后,指导小组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评,并把结果反馈给教师,形成反馈改进机制。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一体化课改三点体会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件系统性、持久性、革命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学校领导而言需要足够的决心、耐心和智慧;对教师而言需要有足够信心和恒心,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习创新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认识态度问题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有规律和方法可循,只要抓住每个环节的技术特点,牢牢把握“三三原则”“六步法”和“鱼骨图”技术,研究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方法,落实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可以解决其瓶颈问题。——方法技术问题
师资队伍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各校必须高度重视一体化师资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研究一体化教师的成长规律,制订一体化教师培养规划方案和激励政策,加快建设一支技工教育名师领衔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核心关键问题
四大特色做法
成绩背后,是学院摸索出的一系列特色做法。
一体化课改原则——“三三原则”,即“三合作,三对接”原则。“三合作”是指:企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开发课程方案;定向企业与学校合作,完成培养过程;企业专家与教师合作,完成能力评价。“三对接”是指:学习目标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学习内容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对接,学习方法与企业的工作方法对接。
一体化课程开发路径——“六步法”。“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模式来源于德国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但由于学院教师多为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因此学院在“学习领域描述”环节后增加了“项目实践”环节,即教学设计团队必须先实践企业的项目后再进行教学设计。
“鱼骨图”分析法。在企业工作任务转化成教学项目的过程中,学院教师遇到了教学项目知识与技能衔接的各种难题。在分解工作过程各个环节中所蕴含的知识、技能、方法、规范、素养等后,逐步形成了一体化课程开发的关键方法——“鱼骨图”分析法,使工作、学习一体化问题和知识、技能、素养系统化问题迎刃而解。
一体化师资培养模式——职教教师“四级”梯度发展体系。2009年,学院构建起职教教师“四级”梯度发展体系,即“普通教师→一体化教师→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的培养梯度体系。
培训是关键
2011年,学院一次性投入约100余万元对全体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利用休息日(80余天)进行项目实践,聘请企业专家或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指导教师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使拥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70%。利用每周五下午,对全校教师进行一体化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培训,重点解决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落实;利用每周一、三、五晚,对骨干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关键技术培训。2012年,学院又开展了教师个性化培训,包括实施专家级教师培养计划
(E计划),开展专题培训与专业技能、公开课、说课等竞赛活动,通过课程开发成果评审培训教师等。
此外,学院还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如统一标准、把准方向,实施集体备课。每两周进行一次由领导、专家、教师等参加的集体备课,共同分析前两周的教学情况,设计下两周的教学方案,制定学习任务的评价方法和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方案等。同时,成立一体化教改指导小组,进行听课、评课、难点研究等工作,对授课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现场解决教师授课需要协调的问题。学期结束后,指导小组还组织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评,并把结果反馈给教师,形成反馈改进机制。
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一体化课改三点体会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件系统性、持久性、革命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学校领导而言需要足够的决心、耐心和智慧;对教师而言需要有足够信心和恒心,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学习创新能力和无私奉献精神。——认识态度问题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有规律和方法可循,只要抓住每个环节的技术特点,牢牢把握“三三原则”“六步法”和“鱼骨图”技术,研究教学的内在规律和方法,落实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可以解决其瓶颈问题。——方法技术问题
师资队伍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各校必须高度重视一体化师资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研究一体化教师的成长规律,制订一体化教师培养规划方案和激励政策,加快建设一支技工教育名师领衔的一体化教师队伍。——核心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