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腳印,文創新澳門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區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其中就包括了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政府於2010年先後設立“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廳”及“文化產業委員會”,於2013年底成立文化產業基金,又於2014年公佈了《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明確提出本澳文化產業的宏觀定位、規劃、發展模式。澳門的文創也從過去民間的單打獨鬥走向多方合作的新局面。
  潮流趨勢,基金應運而生
  環觀世界發展文化產業的先行經驗,目前產業發展的幾種模式可分為巿場驅動、資源驅動和政策驅動。綜合來看,要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一方面既要從政策中推動文化事業單位轉化為文化產業企業,以播種、扶苗的方式來輔導轉型,學習巿場化的模式;另一方面也要利用現有資源優勢順勢發展;最後引入投資者由巿場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三者其實缺一不可。
  而現在澳門的文化產業的重要優勢在於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區政府在政策上的傾斜,每年3千萬遊客的龐大巿場。同時,澳門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青年人投入文化產業,外來投入也開始關注和增加,逐漸形成良好的發展勢頭。
  因此,在明確優勢的基礎上,在發展文化產業初期,應該透過“文化”與“旅遊”相結合所產生的協同效應,帶動旅遊業、文化產業的多元發展,充分發揮幅射效應,推動跨域交流與合作,不斷提升居民及遊客對本地文創品牌的認同,同時亦致力培養本土文創人才,為社會創造更多元化的就業選擇。
  雖然文創漸成風潮,但不可否認,回顧本地的文化產業,其發展尚屬起步階段,由於行業跨度大、涉及門類多,與傳統的行業也存在交叉重疊的現象,因此如何樹立文創脈絡,有效扶植,仍要有針對性的處理。當然在這個扶持發展的過程中,宜先從本地優勢開始,找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勢頭,作出重點扶持。從目前政府的申請項目資料顯示,澳門文產企業以成立一至三年的中、小、微企為主,經營創意設計、文化展演和數碼媒體類別,當中,以設計、時裝、音樂、文化展演、電影類別的較多。
  從2014年至今,文產基金已支持過百個項目,資助近2億元,當中包括9個服務平臺,分別是設計、時裝、文化展演、商業及品牌、出版業、電影後製與發行、創意產品打版和綜合服務等。這些平臺發揮其行業的領軍作用,起到以大帶小、以強帶弱的專業作用。現時,有6個服務平臺可提供145個工作空間予本地文創企業進駐,平臺舉辦面向業界的培訓,以提高業界的專業及商業運作能力;並透過組織文創企業的對外推廣宣傳,包括參加兩岸四地的設計比賽、交易會、文博會、光影節、時裝展銷會、書展等,開拓更多的銷售渠道,打造澳門品牌。
  另一方面,基金也通過項目補貼、免息貸款和銀行貸款貼息等方式,通過評審制度,向提項目申請的澳門文創中、小、微企提供輔導,讓這些企業在發展中能站穏,提高文創項目的成功率;支持有實力的本地文創企業巿場化、規模化,邁向產業化。
  從2016年起,文產基金開始優化措施,致力推動跨界媒合,尤其對設計、電影、服裝品牌、音樂以及文化展演項目進行扶持,打造文化產業品牌;推動澳門企業參與區域合作,致力開拓內地和海外巿場,拓展空間;鼓勵企業結合社區的文化特色和節慶活動,推出更多文創產品,讓更多紮根社區的企業發展特色文創。目前,有一些企業開始站穩,發展更多的項目;申請免息貸款的企業也增加,項目的總投資額也加大,顯示企業開始擴大規模發展。
  從受助企業提交的報告資料也可見,文產企業已開始生產不同類別的產品建立品牌,其中,創意設計類的企業正致力配合文化旅遊主題推出產品,有企業已在旅遊點、機場專櫃、互聯網、社交媒體等銷售產品,而時裝、皮具、錶類的品牌開始在大中華巿場通過實體店、銷售代理、參加設計比賽、時裝秀等方式致力打造品牌、拓展巿場。同時,眾多文創企業開始群聚於社區中,抱團發展。另一方面,報告也顯示,文產商業項目目前仍需要面對的困難主要集中在資金、人力資源、巿場開拓等方面。
  因此為了進一步加強對眾多文產企業的扶助,尤其是微企在面對澳門整體經濟調整的壓力,基金計劃推出定額的資助計劃,扶助企業更新設備、裝修翻新、宣傳,以利進一步面對新的挑戰,而基金也致力鼓勵企業結合社區的文化特色和節慶活動,推出更多文創產品,讓更多紮根社區的企業發展有特色文創。
  市場變幻,準備缺一不可
  言尤至此,其實不難發現基金的支持只是一方面的,當文創風潮興起之時,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一族都會努力湧入,但在投入文創行業前,其實應該做出更多的思考。現時,澳門文創產業中大多以設計為主,包含平面設計、時裝設計,近一兩年來根據統計局的相關數據統計,逐漸開始看到數碼媒體、電子產品、本地音樂、文化展覽等方向出現,藝術類的收藏以及出版業還是較少,整體的文產結構從單一逐漸變為多元,與其他地區的交流也日益增強。但青年一代投入文創前,其實應該思考,到底這一個文創方向是我的興趣還是從市場角度有發展的可能性?只是一個單純的興趣,並不從商業、市場運營的角度考慮,在澳門有很多的支持方式,比如社區與不同社團性質活動的鼓勵;而如果是帶著對這個方向的熱愛與堅持,又考慮到以“生意”的形式投入市場,對未來的盈利包含支出、租金、人事、市場投入、生產材料、市場分析、有無競爭與獨特之處都必須有所思考,在充分的思索與準備過後,有序的投入才能迎來一個良好的開端,畢竟在文創的路上,對於文創工作者而言,得到政府或者基金的資助不是關鍵,因為一路上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困難,如何能夠有準備地去克服困難、開拓市場才是核心應對之策。而且面向基金的資金申請,我們都會希望申請者提供一份包含盈利方向在內的商業計劃書,其中需要包含營銷計劃、財務計劃、收支計劃等,讓年輕人用心思考產品內容之際也去實實在在的觀察市場需求與社會變化。
  當然文創行業,即使年輕的創意者們覺得做好了準備,外在環境仍對他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比如一個澳門年輕人在國外讀完設計回來,滿腔熱情要來出售自己的設計產品,但他一樣會碰到在澳門難以尋找合適的商舖、租金貴、人工貴、設計的東西乏人問津的局面,這其中大部分都與澳門現實的客觀條件有關。我們在對外交流中可以輕易發現北京的798藝術園區、東城雍和園創意產業文化聚集區,臺北的松山文創園區、台中、台南、嘉義等地都有不少不同類型針對不同區域的文創空間;南韓的文創主打“內容產業”成功塑造出韓劇為主體的韓流旋風,帶動影視劇拍攝場地的觀光旅遊和文創商品大熱;而香港則是規劃六大產業,以大產業發展思維來助力;因此空間、內容與人才顯著地成為不同地區的文創標籤,澳門政府在密切的交流與自我定位中也清楚地知道澳門地域狹小的限制,空間困境確實影響了不少產業的深入發展,即使是一個年遊客3000多萬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我們的人力資源都未必充足配套,因此政府這幾年來都在嘗試在現有經濟結構上思考產業轉型,鼓勵中醫、會展、文創等產業發展,包括《文產發展框架》等的提出,進一步提出“文化旅遊”的概念,利用現在澳門寶貴的文化資源深化旅遊內涵,而並不想照搬照抄,將香港迪斯尼的模式複製到澳門境內,單單一個空間問題就註定了,迪士尼不可能落地澳門本土。   所以空間困擾著澳門人,同樣也會困擾這一班帶著熱情與專業投身文創的人,但是在年輕人本身希望投入、特區政府希望文創發展,感知到未來世界的生命力所在、國家也希望澳門深化轉型多元發展的三大關鍵因素基礎上,我們應該思考在現有的空間下如何合理佈局給文創打造出更多的創新與靈活空間。過去,我們有碰到一班有理想的年輕設計師,3年內搬了4次工作室,因為租金的大幅調漲與發展空間需求增大等問題,不得不搬,而這樣的“居無定所”很容易影響他們的產品輸出與市場運營,所以文產基金協助大家開始尋找類似澳門設計中心這樣的平臺,提供超過25個以上的空間留給這些創作者,讓他們有一個安心、寬鬆的空間來從事電影、服裝等等的創作,當然未來這樣的工作仍舊需要持續,因為在現有的空間內,不是說單純興建或者租賃一棟大樓就可以解決空間發展的困境,仍需要多方合作,不斷磨合。
  因此,從上述條件可以看出,文創不單單是錢的問題,文產基金作為平臺之一,也是抱持著希望陪伴他們成長,提供外圍協助來支持他們,畢竟在基礎資助之外,他們還要懂得如何商業運作,需要系列的培訓,需要了解政府的政策導向、支持,以及社會大眾的消費需要等等,因此文創從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去探索與發展。
  生活美學,人文熏陶大眾
  在產業發展思維之外,回歸到文創本身,就帶有文化與創意內涵。文化反映了一個地區人們共有的生活方式、習俗、宗教信仰、審美習慣等,比如在我們廣東嶺南之地,老火例湯就成為我們典型的文化象征之一。依託現實層面的事物進行新的“生產”,附加一些心思進入,這個過程就是創意。如果說文化是精神層面上的東西,創意背後依託的是情懷。文化人、創意人都有著自己的一種理念,設計師在設計一幅作品之時,帶著他的審美與思維將之植入到作品,可以顯見獨特之處與人文情懷。人文情懷可以是從“讓生活更美好”到“改變世界”、或者是“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等多種解讀……但文化產業最終是圍繞著人性展開,找到生活層面中離我們最近的一種情懷與美學。
  文創,從生活美學的角度來看,它更是雙向的,一方面創意者需要有對生活的態度與尊重,更需要從現實需求和審美兩個層面去進行產品的生成;另一方面也需要消費者懷抱著對美的認知與嚮往。由於臺灣、韓國等地產業發展先行、大眾審美教育的普及等,確實比澳門發展較為快速與完善。但是這是一個過程,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也許是幾個世代的發展,但它終究會伴隨著衣食住行走進大眾,成為一種美學典範。
  而澳門的文創最終要落腳在澳門文化與生活之上,尋找那些屬於澳門的文化記憶與集體記憶,過去一碗雲吞麵、一個車仔餅檔都是一段澳門故事的講述,我們今天的文創就是在新的時代形勢下找回過去的理念與價值觀,發現澳門人“守望相助”的精神,在產品之外所表達出的人文情懷之中讓澳門人找到共鳴。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但最終又成為一種美學走入生活,文創人有責任來引領美學,不去自我設限,在文化探索中,讓澳門這塊土地能夠有著更多小而美的特色之處。
  人向來追求美好的生活。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能利用好中西融合的文化底蘊,深掘社區的在地文化,歷史世遺城區的不同故事,結合發展成具本土特色的文創項目,展現出來,既加深澳門人對地區的情感,也呼喚人們利用創意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當然,新興產業是走一條與過往傳統不一樣的道路,在發展的過程中既有困難,也有見到成效的喜樂時刻。澳門的社會中向來以和諧協商為美德,隨著各方在文化產業的共同努力,周邊文創氛圍的營造,以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文化產業的氛圍逐漸形成,我們期待,也有信心,澳門將會迎來文化產業發展的美好未來。
其他文献
文化保育近年仍是大熱的話題。昔日的路環是澳門人心目中的後花園,也被喻為澳門最後的一片淨土。然而,隨著近年澳門社會急速發展,社會上不時有要求開發路環的聲音,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在上月海事及水務局公佈清拆荔枝碗2座船廠,引起社會極大迴響。隨後,3月8日,海事及水務局聯同多個部門正式清拆荔枝碗X12及X15兩座船廠,消息傳開,守護荔枝碗造船村關注組副召集人談駿業表示,政府完全沒有審視過民間的訴求,感到相當
期刊
在有關部門公佈的計劃中,電子病歷互通目前僅山頂醫院、衛生中心和鏡湖醫院的部分病歷資料互通,而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均是全面推廣,如此以來,澳門的醫療界未来是否應該全面推行該計劃?甚至未來發展電子病歷雲端服務?在這個過程中,將遇到哪些困難和挑戰?  面對記者的提問,朱文立表示,電子病歷互通的計劃應該由政府主導,畢竟無論從資源還是資金來看,整個電子醫療系統的投入非常大,沒有政府的主導難以成形。澳門現階段
期刊
這幾年,文創作為一個熱點詞彙已經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了,澳門也是在這六、七年裡開始興起一股熱潮,相對於以前大家都聚焦在文化、創意、藝術這些專有詞彙上,這些年文創成為新的寵兒,究竟澳門文創這個BB仔應該如何健康快樂成長呢?  建村之中的文創嘗試  傳統認知上,藝術就是一種高雅的門類,其生存空間較窄,有時說不定藝術工作者一日三餐都成了好大的困難,而文創則是將文化變成了一個產業,預示著有更大的市場
期刊
一直以來,小城澳門的就業環境就與眾不同,一方面是博彩業獨大為本地居民提供了大量薪資相對理想的就業崗位;另一方面是大量外僱的湧入,擠走屬於本地人的發展空間,怨聲載道。隨著近年博彩業的調整,本地人的就業也悄然面對轉變。  為此,本期政經風雲邀請到了工聯總會新一屆副理事長梁孫旭先生,同時擔任工聯職業培訓委員會及工聯職業技能培訓中心主任,主要負責工聯職業培訓和職業轉介等方面相關工作,聽聽他對澳門人職場轉變
期刊
沃土之上:古韻新生  文創時下在大陸掀起一股流行的風潮,北上廣深又代表著中國不同領域的文創發展方向,無論是在地的年輕人還是海歸派,他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詮釋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而文創又離不開文化這片沃土。因為文化是泥土,文化創意是在泥土上生長出來的大樹,而從經濟結構與產業發展角度上細分出來的文化創業產業,則是在這片泥土上用這棵大樹建起來的房子。所以這三者之間有一種依託並且層層遞進的關聯。  對於生活
期刊
九男女涉放高利貸被捕  搜出七萬多禁錮現金借據  2月15日,司警有組織罪案調查處收到犯罪消息指有賭博高利貸集團成員租住氹仔成都街某大廈單位作基地。司警偵查員同日到目標單位監視和調查,發現有九名居於上址的內地人,搜出涉高利貸和禁錮的七萬多港元、借據、記帳簿、卡片及索帶。有人承認集團去年10月開始,各人被一名姓王的內地男子在內地招攬從事高利貸犯罪活動,免費提供住宿,各人以旅客的身份來澳,在皇朝區賭場
期刊
“香港特首之爭愈來愈明顯,林鄭:580(提名票、明票)+150(組織票、暗票)=730(+/-30),只投一輪,便已過關,可能是最後的結果。薯片叔叔要贏,除非出現神蹟(miracle)。”譚志強Facebook貼文,3月25日,17:23。  前 言  3月26日(周日)中午12:47,香港選舉事務處人員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的會場仔細地點票和查核之後,終於宣佈三位香港特首候選人的票數:一號候選人
期刊
自2016年底,本澳衛生局就推行電子病歷互通系統計劃,至今登記并不理想,而反觀香港和台灣先後於零六、零七年推出後,電子病歷系統發展迅速,那麼,該計劃在澳門是否有可行性?兩地的成功經驗對澳門有何借鑒之處呢?  澳門外科學會理事長朱文立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很支持澳門醫療系統互通的構想,隨著兩年前澳門的兩家醫院實現了醫生記錄和護士護理記錄的對接,使得兩者之間記錄同步,大大便於醫生瞭解病人診治的全過程。他認
期刊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電子科技正在逐步地改變着醫療領域,電子病歷的普及,使得醫院之間的電子病歷互通成為新的發展趨勢,如今澳門的衛生局也緊跟步伐,推出了電子病歷互通的先導計劃。本期時事辯論來自澳門外科學會的朱文立理事長、醫思醫療機構市場部的楊容一經理,兒科醫生吳曉程及澳門病人權益促進會的徐子威理事長,圍繞電子病歷互通計劃展開了熱烈的探討。  對於電子病歷互通計劃的發展,四位受訪者表達了一致的觀點,均認
期刊
既然電子病歷互通的發展是大勢所趨,那麼本澳社會各界又該如何配合,才能令到電子病歷互通系統有大的突破和發展?對此,四位受訪者也給出了各自的建議和看法。  朱文立提出了三點建議,第一:澳門的電子醫療系統目前仍然處於搭建平臺的第一步,各界都應該給政府一個發展的方向和壓力,促使政府加快電子醫療系統的構建和運營,進而達到良好的互通互聯系統,爲病人、醫生和醫療機構三方提供更多的便捷方式和安全保障。  第二: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