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语感的构建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语感教学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得到认同。在当代中国,研究语感较早和卓有成效的当数王尚文教授,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语文教改民族化之路的首推全国著名特级教授洪振涛先生。他们的理论与实践雄辩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有了语感,就有了较强的语言意识,胸中之块垒,何愁“情”不投,“言”不和?语感怎样炼成呢?一言以蔽之,就是走进文本,人文合一,在诵读之中,重品味,重积累。
  一、运用范读,培养语感
  “范读”,顾名思义,就是示范性的朗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他们学习朗读的技巧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模仿而来。因此,精湛的范读,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丰富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语言的特点,发挥语言的感染作用,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如《五彩池》、《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教师可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到语言之美。还有如古诗文,教师可以采用全文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在接触文本之初就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从而为快速理解文言词句铺平道路。
  还有的课文语句较长、停顿较难,教师的示范性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通过学生的范读,学生在抑扬顿挫中听出其中的停顿,听出其中的节奏,也能很快听出其中表达的情感。
  聆听精彩的范读,本身就是强化学生语感的一种很好的训练方法。教师绘声绘色、神形兼备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情感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教师导引是“语感”深化的关键
  就课堂表象而言,学生的阅读是自主的,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感受。可是,学生的阅读在“原地”转了个圈,感悟一般较肤浅,阅读水平仍停留在原有基础上。造成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在于教师的缺场——缺少了教师的有效导引。教师导引能够促使文本和学生阅读经验、生活经验等意义项之间的融合,对学生语感的构建起到催化作用。
  1. 品词析句:立足文本生感悟
  “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叶圣陶先生强调:“词语是一道桥梁,通过它,读者才能和作者见面,而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反复地“读”、反复地“品”,感受用词的精妙,从而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教学《推敲》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体会,设计中我紧扣“闯”字展开:先让学生感受“闯”字的特别,接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闯”带有“冒犯、闯祸”之意,最后让学生交流从这个“闯”字中读出了什么。从而使学生对贾岛思考时的全神贯注自然有了深刻的感悟。
  2. 创设情境:转换角色促感悟
  在指导阅读《织梦的孩子》一文中,我创设情境,首先出示一幅帆船航海的图片,并播放海浪声。配以声情并茂的语言描述,学生被带到了一片茫茫大海之上。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哥伦布的随行水手,对话中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角色意识,体会到海上行驶的艰难和危险,从而对哥伦布为了理想无所畏惧有了深刻的感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使学生在表演体会中增强语感。
  三、想象联想,诱发情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若能传达出、读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将“鼓点”比喻为“骤雨”;“流苏”比喻为“旋风”;“蹦跳的脚步”比喻为“乱蛙”;“闪射的瞳仁”比喻为“火花”;“强健的风姿”比喻为“斗虎”。作者用层出不穷的排比和比喻,来描绘鼓声,思维大开大合,气势恢弘。鲁迅的《社戏》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为“铁的兽脊”,把“航船”比喻为“大白鱼”。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在阅读理解中,更是离不了想象与联想。如阅读安徒生的《丑小鸭》“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一句时,就应联想到: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不要紧,“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对学生来说,言语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思维活动是潜滋暗长的,不容易被察觉,但却是启动他们直觉思维的强大力量。因而,在让学生感知言语内容美与体悟言语形式美的过程中,要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语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个性化的心理过程。面对不同的学生,阅读不同的文本,教师的智慧应该更加丰富。幸福的课堂是相似的,让学生精神勃发,语感摇曳生姿,我们就永远走在了语文的路上,走在了文学的路上,走在了幸福的路上!
其他文献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将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本文从有效物理教学的特点入手,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打造出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物理,课堂,高效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教育界迎来了大范围的教育理念革新和对新课程改革相关内容的探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重新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积极稳妥推进和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尊重规律,实事求是,狠抓落实”为原则,认真推广新课改的好经验、新做法,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抓实课堂教学,指导好课外阅读,构建和谐、平等、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基。以下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见解:    一、阅读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英语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手段之一,往往被应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中,成为联系教师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但实践中有的教师对课堂“提问”教学不在意或不在乎,从而大量采用“地毯式轰炸”、“全方位出击”、“高密度教学”,这迫
期刊
“简约”是指简略、节俭,把它运用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在简单中蕴含丰富,除去臃肿的堆积、冗沉繁琐的多余,用简单的概念、原理、概括众多的事实,做到简约而不简单,给学生一种明了、凝练、深刻的感觉,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性、艺术性、有效性。  理想的简约课堂要做到:学习目标,具体、明确、合适、可操作。课堂结构,清晰、明快、合理、整体感强。学习素材,经济、有趣、高效、少而精炼。时间控制,匀称、舒缓、紧张、恰
期刊
摘要: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所有模块规定或建议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活动有162个,对其统计和分析可知,探究学习方式主要有实验探究、调查探究、讨论交流、查阅资料探究,其中实验探究、调查探究等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他们既有不同又相互融合。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性是化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如何有效上好实验探究课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在设计实验探究课时要考虑知识点的探究
期刊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灵活的运用数学语言在以说促思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长期的训练,能提高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
期刊
课堂教学效率是对数学课程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它在量上表现为数学课堂内实际的教学时间与有效的教学时间之比.在质上表现为单位时间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策略的优化、数学思维的训练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观需要强调课堂效率的全面性、合理性与发展性,下面结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
期刊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我赞同这种观点,课堂提问是教学的核心,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随着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关键。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探索。  一、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开发学生的能力,更有助于知识学习与提高,让问题带给学生兴趣,让学生从问题中得到知识的拓展。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建情境 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    作为老师,都深知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它的重要就在于提出问题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有逻辑地改进知识,补充营养,找出学习中的优缺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
期刊
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多了。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民主的声音多了……但是,在我们听课,参加一些研究课和观摩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还存在很多的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