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焕发生命力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fter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改革重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整个课堂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激发好奇;培养好问;敢疑;敢为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强调封闭,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和程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而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只有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最理想的发展,只有创新的教学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在新知的导入中,激发学生好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出完美的戏剧必定有一个精心设计的“序幕”,导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中探索知识。因此,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便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数学“游戏”,同学们一听“游戏”,精神大振,老师又说:“只要同学们说出任意一个多位数,老师便能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倘若不信,请同学们在自己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多位数计算一下,然后说给老师”,同学们心里都装着一个谜。于是算呀算,并且争先恐后的发言,有的想试一试老师说的真伪,有的想“难”住老师,结果老师不仅说得很快,而且说得对,惊叹之余,学生急于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学习新知的过程。
  这样设疑导入,使学生急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情绪就会尤为强烈,使课堂始终处于积极探索,寻求答案的状态。
  二、在新知的探索中培养学生好问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做学习的真正主人,这是发挥学生主动性的重要途径,例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有学生提出:梯形的面积S梯形(a+b)h÷2。三角形的面积S三角形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学生的提问其实已创造了一种新法则: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这样的教学把呆板的知识变成了灵活的动感内容,真正地把“教材”变成了“学材”。
  再如,在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时,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问题:“长方体有6个面,一个面就有4条边,为什么长方体的棱不是24条,而是12条呢?”“一条棱有2个端点,长方体有12条棱,为什么是8个顶点呢?”“长方体和长方形究竟有什么区别呢?”在讨论中,有一位同学对“长方体和长方形有什么区别?”解答得颇新颖生动,他说:“我在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它只有长和宽,没有高,我把这长方形剪下来,这样它就有高了(纸的厚度),所以它是长方体”。
  由此可见,由好奇到好问,由好问到想象,正是创新的美妙节奏,这样的教学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便于发现各种知识间的联系,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三、在新知的获取时,培养学生敢疑
  “疑”是探索的起点,有疑才能产生认知冲突,造成强烈求知欲望,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设疑、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获取知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游戏”后,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1)猜猜,你认为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有的学生说“个位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但马上遭到了很多同学的反驳,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认为不能从个位上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他的意见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2)验证,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把自己在“游戏”中写出的能被3整除的数随意交换位置组成新的数,看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用计算器验证后,教师见时机成熟,就提问学生,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3)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总结规律,如有一组学生写出:762、726、672、627、267、276,发现数字不变,排列不同,但这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不变,且都能被3整除,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有什么特征呢?分组讨论后,学生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通过质疑问难,分组讨论,教师在创造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的同时,激励学生全员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学生潜在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真正“活”起来了。
  四、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敢为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面对新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求平均数问题”时,有这样一道题:5个同学的身高分别是132厘米、131厘米、135厘米、129厘米、128厘米,求他们的平均身高,通常的算法是“总身高÷5”有的学生敢于打破常规解法,用“130+5÷5”求得。例如变式练习时出了这样一道题:少先队第一小队6人参加植树,按计划平均每人要栽10课,实际栽树时有1人没来,其它人仍然完成了小队计划,这样实际平均每人多栽多少棵?当大部分同学列出算式:10X6÷(6-1)-10═2(棵)后教师指出这是通常思路,有四步计算。“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学生讨论激烈,思维活跃,有不少同学列式为10÷(6-1)═2(棵),其中一学生口述想法说:“6人的任务5人来完成,这1人的10棵任务必须平分给那5人来栽,因此10÷(6-1)═2(棵),就是实际平均每人多栽的棵数,另一学生補充说:“这5人不但完成了计划每人应栽的10棵,而且每人多栽2棵,正好共栽了(10+2)X5═60(棵),与题意相符,显然,解法10÷(6-1)═2(棵)的思路完全正确,而且简捷,有独创性,与众不同,教师指出这一解法的独特之处,是抓住了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特殊关系进行了新的组合,是变换思维角度对数量关系的调整、组合的新成果。教师及时鼓励,激起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把课堂搞“活”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落到实处,把美好的愿望化为具体的行动,就小学课堂教学来说,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失时机地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基本理念,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所作为,让每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赋予数学课堂教学以新的生命力。
其他文献
以未发酵的常州大麻糕绿茶水油酥皮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常州大麻糕绿茶水油酥皮的最佳工艺:以300 g中筋面粉为基准,一叠四再卷两圈工艺起酥,添加猪油90 g、水151 g、绿茶36 g、水温68℃。在该工艺条件下,按照成品皮重35 g、馅心7.5 g,制成长11 cm、宽7 cm的椭圆形大麻糕,在210℃条件下烤制20 min,制作的成品色泽淡绿、香脆酥松、皮薄酥重、层次分明、入口即化。
以乙醇为溶剂提取黑豆皮中的多酚类物质,将其与玉米醇溶蛋白混合制成可食性复合保鲜膜,考察复合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黑豆皮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5%,提取时间4 h,水浴温度75℃,在该条件下多酚提取量为2.19 mg/g。添加多酚可以增强玉米醇溶蛋白可食性复合膜的保鲜效果,其中添加7%多酚的复合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最优,贮藏6 d时草莓的失重率和腐败率分别为0.43%、49.95%,显著优于对照组。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数学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正在积极改变与生活脱節的教育现状,在当代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在不断积极探索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式方法,但是小学教师未能真正将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文本文就数学教学生活化进行一些探索,研究出几种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希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得到有效地运用。  【关键词】新课改;改革背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数学的
期刊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龙葵果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试验评价龙葵果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龙葵果多糖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mL/g)、微波功率730 W、微波时间288 s,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量为11.51 mg/g(n=3,RSD=0.28%)。龙葵果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IC50值分别为0.62 mg/mL和0.44 mg/mL。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工艺参
以原花青素提取量为指标,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利用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确定微波萃取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提取原花青素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20 min、微波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g/mL)。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量均值为51.77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1.45%。与传统浸提法相比,微波萃取原花青素耗时短、
【摘 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普遍应用对教育改革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以高等数学教学为例,现阶段一些院校已经实现了微课堂、翻转课堂教学,使信息技术的工具属性应用及背后承载的新思维获得了极好的利用与发挥。因而为了我国教育更好的实现改革,本次研究借助这种改革潮流,选取微课时代的新视角,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主题进行具体论述,以期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现代化高等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时代;
期刊
采用Box-Behnken双响应面结合Matlab分析对新疆带壳南瓜籽进行基于粗油得率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相对含量的双重工艺优化。经过单因素及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优提取工艺:液料比8.24∶1(mL/g),水浴时间4.24 h,水浴温度45℃,此时,南瓜籽粗油得率实际值为(12.37±0.10)%,PUFA相对含量的实际值为(36.78±0.14)%。经Matlab分析,当水浴温度取上限值(C=45℃)时,y1能够取得
以发芽糙米百香果曲奇饼干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温度贮藏期间饼干过氧化值和酸价的变化规律。采用加速货架期试验法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过氧化值和酸价及贮藏温度间的动力学模型,并预测产品货架期。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和贮藏温度的升高,饼干过氧化值和酸价均呈现上升趋势,饼干品质逐渐降低。以过氧化值和酸价为指标,在25℃贮藏下饼干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133 d和201 d。
为开发一款新型菠萝皮粉功能性烘焙产品,以菠萝皮粉、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菠萝皮粉添加量、糖粉添加量、黄油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进行配方优化,对产品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菠萝皮粉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以100 g低筋面粉为基准,菠萝皮粉添加量20%、糖粉添加量40%、黄油添加量53.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菠萝皮粉曲奇饼干总膳食纤维含量为5.23 g/100 g,不仅香气浓郁,干酥松脆,还起到为人体补充膳食纤维的作用。
研究分析萌发72 h大豆籽粒营养品质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氨基酸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大豆籽粒基础理化指标、脂肪酸、氨基酸、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大豆籽粒其基础指标如蛋白质、脂肪等差异显著(P<0.05);经萌发72 h后,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半胱氨酸等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等含量差异较小。萌发处理改变了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含量,对蛋白质分子内的基团及化学键未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