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发展学生的视知觉,获得以视觉为主的审美体验,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作用。美术欣赏课的开设,正是要让学生面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内在的精神涵义,从而提高艺术修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美术教师,应结合教育现状和学生特点去探询美术欣赏的发展之路。
一、调动学生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去欣赏。要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要选择具有吸引力的美术作品。网络丰富的资源能把文字、图片、影像、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艺术的丛林”中进行真情体验。并且网络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素材资源。德国著名美学家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中国古语也有“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的说法,书上方寸间的作品难以展现原作“典范”和“优秀”魅力。我们要提供给学生欣赏的应是最好的才行,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欣赏“最好的”条件。当《开国大典》和《最后的晚餐》如原作大小般展现在学生们眼前时他们怎么会不为之震撼,再加上作品的细部放大,还有作品背景的呈现及为此设创的情境的感染,学生怎么会不为之动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互动的教学策略
审美活动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它融感知、个性、情感、想象等因素为一体,是根据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经验进行的,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人因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修养、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年龄等,对作品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美学家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抒发对作品的感受,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观点,要充分肯定其敢于思考、敢于开口表达真实感受的行为,再适时加以引导,求同存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注重欣赏的模糊层面,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美术作品不可能以有限的形象展现出无限生活的全部,总会有一些未定的部分,称之为“模糊层面”,它留给人们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美术鉴賞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特别是抽象艺术,比如欣赏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构图七号》、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没有具体的形象,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学生的视觉感知、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就会千差万别。
四、注重艺术的批判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艺术批评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不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着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体建构的。在教学中,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除了使学生掌握一些美术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欣赏美术的方法,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要让学生懂得美就在自己身边
美术欣赏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美就在自己身边。可以说,美渗透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当中。《向日葵》、《出水芙蓉图》、《拾穗者》、《铜奔马》无不是来自人们的生活,《埃菲尔铁塔》、《鸟巢》无不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审美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美、品位美、升华美和创造美。
六、渗透德育是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要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如欣赏李晔的版画《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要让学生能够听到画家的心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为保卫祖国而战”,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未来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笔者将努力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适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真正的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效益,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而真正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调动学生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美术属于视觉艺术,是用眼睛去欣赏。要在教学中引起学生的兴趣,首先要选择具有吸引力的美术作品。网络丰富的资源能把文字、图片、影像、音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艺术的丛林”中进行真情体验。并且网络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素材资源。德国著名美学家歌德说“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中国古语也有“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的说法,书上方寸间的作品难以展现原作“典范”和“优秀”魅力。我们要提供给学生欣赏的应是最好的才行,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欣赏“最好的”条件。当《开国大典》和《最后的晚餐》如原作大小般展现在学生们眼前时他们怎么会不为之震撼,再加上作品的细部放大,还有作品背景的呈现及为此设创的情境的感染,学生怎么会不为之动容。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互动的教学策略
审美活动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它融感知、个性、情感、想象等因素为一体,是根据个人的审美趣味和经验进行的,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人因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艺术修养、审美经验、审美体验、年龄等,对作品的理解存在差异。所以美学家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抒发对作品的感受,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观点,要充分肯定其敢于思考、敢于开口表达真实感受的行为,再适时加以引导,求同存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注重欣赏的模糊层面,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将课本和教师的知识简单地装入学生头脑的过程。美术欣赏不能成为教师把单一确定的相关知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学生不能成为欣赏的旁观者和接受者。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情境,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性、生活性,并且符合学生心理的东西,吸引学生参与到美术欣赏的过程中来,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让学生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
美术作品不可能以有限的形象展现出无限生活的全部,总会有一些未定的部分,称之为“模糊层面”,它留给人们广阔的思维空间与情感联想的余地。美术鉴賞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发掘学生的感悟潜力,多给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审美个性。特别是抽象艺术,比如欣赏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的《构图七号》、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百老汇街的爵士乐》,没有具体的形象,有的只是线条、色彩、块面、形体以及构图等绘画要素,学生的视觉感知、被激发的情感想象和精神思维程度就会千差万别。
四、注重艺术的批判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艺术批评过程中,最有价值的不是美术作品本身,而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因为在理解的过程中,渗透着学生的想象与创造。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体建构的。在教学中,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要认识到,美术教育的根本任务除了使学生掌握一些美术的基本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学会欣赏美术的方法,培养欣赏美的能力,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要让学生懂得美就在自己身边
美术欣赏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美就在自己身边。可以说,美渗透在人类生活的衣﹑食﹑住﹑行等一切活动当中。《向日葵》、《出水芙蓉图》、《拾穗者》、《铜奔马》无不是来自人们的生活,《埃菲尔铁塔》、《鸟巢》无不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良好的审美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中学会发现美、品位美、升华美和创造美。
六、渗透德育是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需要
在美术教育中进行德育渗透,一定要抓住有机联系,要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如欣赏李晔的版画《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要让学生能够听到画家的心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为保卫祖国而战”,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在未来的美术教育活动中,笔者将努力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适时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受到美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
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真正的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效益,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而真正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