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在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82例的应用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4178017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分析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结果:该术式暴露范围广,能清除手术侧额颞顶部所有急性颅内血肿或脑坏死组织,有效降低颅内压。随访半年,存活率为73.17%,病死率为26.83%。结论: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16
  
  资料与方法
  
  2003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14~70岁,平均32.6±10.2岁。受伤机制:车祸伤65例,坠落伤12例,棍棒铁器等击伤5例;GCS评分3~5分37例,6~8分41例,8~10分4例;术前颅脑CT检查,中线偏移0.5~1.0cm 15例,1.0~1.5cm 35例,>1.5cm 32例,均出现瞳孔不等大过程;单纯额颞部脑挫裂伤12例,同时合并脑内血肿20例,合并急性硬膜下血肿30例,合并急性硬膜外血肿8例,单纯急性硬膜下血肿12例。有20例合并血气胸、骨折、腹腔脏器损伤等。本组均出现外伤性小脑幕切迹疝而行手术治疗,小脑幕切迹疝发生3小时内手术治疗48例,3~6小时手术治疗32例,6~12小时手术治疗2例。术中弃掉骨瓣78例,颞肌下减压漂浮骨瓣4例。术后病人复查头颅CT新出现颅内血肿、脑挫裂伤、脑梗死、硬膜下血肿9例,原有挫裂伤灶增大10例,其中2次手术3例。
  手术方法:采用单侧(额颞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①仰卧,头偏对侧位约45°,手术侧肩下垫高20°。②骨窗前至额极,下界平颧弓,后达乳突前方,蝶骨嵴向深部咬除,显露蝶骨平台及颞窝,向上顶部骨窗缘距离中线2cm,其余部分紧邻皮缘下开窗,范围相当于一侧幕上颅骨的2/3以上面积,平均12cm×15cm,清除合并存在的硬膜外血肿。③硬脑膜“+”字或放射状剪开,大小接近骨窗,并有利于行硬膜减张成形缝合。④颅内操作:仔细探查,彻底清除血肿及挫裂坏死组织,止血效果肯定。⑤血肿清除后,若脑膨出加剧,经积极处理后仍无法关颅时,可行额极、颞极切除内减压。⑥术后进行硬膜扩大减张成形缝合,以恢复颅腔的生理密闭性。⑦术后早期复查CT以确定是否有新的出血灶或原有血肿增大。
  
  結 果
  
  随访6个月,本组存活60例(73.17%),根据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26例(31.71%),Ⅱ级17例(20.73%),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5例;死亡22例(26.83%)。死亡原因:中枢神经功能衰竭14例,肺感染致呼吸衰竭6例,全身衰竭2例。
  
  讨 论
  
  应用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骨窗下缘尽量靠近颅底,但不超过颧弓,以利于后期颅骨修补成形。②脑疝时间较长,合并广泛的脑挫裂伤或急性脑肿胀,血肿清除后脑压仍高,脑搏动恢复缓慢者,应行去骨瓣减压。发现脑搏动微弱或消失,常规行小脑幕切开术。③有大量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可撕破蛛网膜后反复冲洗,以减轻脑血管痉挛。④对硬膜下血肿行成脑疝时于颞部钻第1骨孔即将硬膜开孔缓慢减压。⑤常规抬起颞叶,缓慢冲洗颞底复位脑疝,主要依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借助流体的冲刷、漂浮作用,使疝入的脑组织松动。一旦脑疝复位成功,常可见到脑脊液自小脑幕游离缘向术野涌出。⑥要预见术中急性脑膨出情况,除不得已常规行硬脑膜减张成形缝合。⑦硬膜外前后放置两根引流管充分引流。⑧术后早期行头颅CT检查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
  
  参考文献
  1 刘林林,景文记,梁建荣,等.颅内血肿脑疝期136 例治疗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3):182.
  2 江基尧.介绍一种美国临床常用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4(6):381.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纤维支气管镜下肺癌的表现,及其与病理的联系。提高在纤支镜下对肺癌的认识。方法:对230例经纤支镜检查,病理诊断为肺癌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纤支镜下的病变分布、病变形状及其病理类型。结果:病变部位:右侧133例(5782%),其中右上叶127例(5747%)右下叶58例(2624%),右主支气管12例(543%),中间支气管24例(1086%)。左侧83例(3608%)
期刊
2003~2007年收治糖尿病足患者59例,男35例,女24例;年龄40~76岁,平均63.85岁;糖尿病病程4~18年,平均8.36年;符合1998年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均为2型糖尿病。皮肤损伤3天内就诊者21例,其中,2例出现脓肿,1例出现深部组织坏死,皮肤损伤出现3天后就诊者38例,其中,24例出现脓肿和深部组织坏死,3例出现骨髓炎,11例为慢性皮肤溃疡。
期刊
我站1997年3月~2009年5月收治127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老年人36例,其中60~65岁22例,65~70岁11例,70岁以上3例;男30例,女6例。本组36例病人,入站时发生穿孔及坏疽者20例(56%),其中24小时穿孔者9例,穿孔距发病最短时间8小时。
期刊
病历资料  患者,男,43岁,因左眼视力下降、左眼鼻侧偏盲半年,进行性视力下降1个月,于2008年4月6日入院。视力:右侧正常,左侧0.02,右侧瞳孔3.5mm,左侧瞳孔4.0mm。右侧瞳孔直接光反射灵敏,间接光反射迟钝;左侧瞳孔直接光反射迟钝,间接光反射灵敏。左眼鼻侧偏盲,眼底:左侧视乳头边界模糊。其他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头部MRI示:左侧鞍旁前部见占位,等T1、等T2信号影,中间见环状低信号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2月~2009年11月应用脑保护装置实施颈动脉支架成形术22例,男15例,女7例;糖尿病3例,高血压1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发生过脑卒中12例,入院时有意识障碍的1例。21例均行过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为颈动脉狭窄后择期手术,1例行CTA。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常规化验室检查及心电图等除外相关禁忌证。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大量结核性心包积液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确诊为结核性心包积液,在B型超声引导下常规心包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观察2~3天导流管不再有液体流出后,拨出引流管。同时用链霉素、异烟肼等规范抗痨化疗,辅以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结果:临床心包压塞症状完全缓解,胸透及胸片复查心影基本正常,复查超声心动图心包液性暗区消失。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技术安全、无不良反应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方法:分析32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诱因和危险因素。结果: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多见,多有明显发病诱因及危险因素,主要发病诱因、过量吸烟、疲劳、精神紧张;危险因素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胸痛表现明显,严重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冠脉造影单支病变多,血管钙化及狭窄程度低。结论: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n=44)和奥扎格雷钠治疗组(n=44)。治疗时间为28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奥扎格雷钠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doi:10.3969/j.issn.1007-614x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08    我国脑血管病发病率高,病死率占各大疾病的首位,其中青年脑梗死有上升趋势。国内外报道青年脑梗死占全部脑梗死3%~20%。青年脑梗死病因比较复杂,常见的病因有高血压,脑动脉碰化,风湿性,心脏病,糖尿病,外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妊娠,口服避孕药,饮酒等。    资料与方法    2002~2007年收治青年脑梗死患者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小骨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采用小骨窗治疗13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结果。结果:经用小骨窗治疗的136例高血壓脑出血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完善、病程短等优点。  关键词 小骨窗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15    资料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