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探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nmag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客教育是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理念,在我国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当代教育的需求。创客教育理念基于三个出发:其一,要求教学工具的开放性;其二,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三,注重创新性。在如今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创客教育理念,结合机器人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创客教育理念开展机器人教学,满足符合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创客教育理念角度出发,分析机器人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创客教育理念  机器人  教学活动设计  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0241-01
  一、教学情境的设定具有趣味性,联系学生实际
  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渐趋成熟,其应用延伸至各行各业,将机器人教学引入课堂,是我国教育技术的进步。高中信息技术具有理论性较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仅依靠教师进行理论讲解过于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因此需要重视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环境,采用机器人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采用机器人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高效、轻松的学习环境[1]。例如,在学习科教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及其特征》这一章节时可以采用机器人代替教师进行授课。首先,教师带领學生到创客教室中,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视听艺术、DV视频、动漫三维等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再由教学机器人为学生展示课堂学习目标,如列举出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能够从生活实际、学习中归纳总结出新知识;认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其次,由教学机器人向学生展示教学课件,通过列出生活中的图片,向学生分析信息的特点。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和价值性、时效性等,通过在创客教室中心进行讲学,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注重多学科的融合,强调知识系统性
  基于创客教学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其教学内容应融合多学科,教学内容具有延展性,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各学科内容中寻找与信息技术具有关联性的知识点,再对其进行整合,形成完善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1]。例如,在学习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这一章节时可以运用STEAM教育理念,对多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从而有效建立学生的系统性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和运用能力,可以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采用3D打印、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通过机器人教学为学生讲解用于因特网上信息查找的网络工具,为学生讲解当前搜索引擎的分类,为学生分析搜索引擎的原理;学生在学习本章节后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个人小网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开展项目合作探究式学习,建立虚拟学习团队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应注重采用教学机器人开展项目合作,推行以项目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基于学习者兴趣的探究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这一章节时,首先,找到学习者感兴趣的“具体经验”,确定项目主题;其次,由教学机器人结合教学目标分配教学任务。一个完整的项目包含若干任务,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明确分工,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理论层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最后,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进行项目制作,具体包括专家指导、学生合作、设计解决方案并反复测试。另外,学生还可交易组建虚拟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将学生分为若干团队。团队呈多维交叉状态,提高了学习工作的效率,通过建立虚拟团队可以促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学习。
  四、结束语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作为学生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更加需要重视教学的科学性、全面性,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基于创科教育理念进行教学,可以结合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同时采用机器人教学可以有效动的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全面教育,提升高中整体教学水平。机器人教学具有延展性和兼容性强的特点,通过采用智能化设备教学,一方面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另一方面能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学习更多知识,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性,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培养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苗,兰晓红,杨豪.基于创客理念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模式探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0):22-2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大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最新的要求。本文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和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两者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分析,并且讨论需求层次模型对于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对需求层次模型在教务管理工作展开分析,并且提出一定的实施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 层次模型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50
期刊
【摘要】语文学习固然要强调个性解读、独特感悟和多元解读,但不能尊重有余而引领不足,也不能引领过多而个性解读不足。自主自悟,并非完全放权;个性解读,并非尊重有余;拓展延伸,并非放任自流;如此方能引领孩子们在语文的的百花园中“郁郁乎文哉” 。  【关键词】个性解读 合理引领 重设框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32-01  一、
期刊
【摘要】高中阶段的政治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存在很多难以理解的内容,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未能对政治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基于此,本文就主要针对高中阶段的《经济生活》政治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探讨将情境教学模式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情境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77-0
期刊
【摘要】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课程思政”日益成为一个让全国高校都备受关注的教育命题。笔者以公选课《艺术修养》作为探索的实践课程,从课程建设的全方位改革出发,紧扣思政内涵,突出艺术特色,定位师生角色,通过寓教于乐的综合属性最终实现塑造优良品德的课程教学目标,建立起符合高校新时代“课程思政”的综合素养课。  【关键词】课程思政 改革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动下,音乐课程已经变成小学教学内容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但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使用单一而落后,不利于提高小学生音乐方面的素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将声势律动融合其中,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感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文以声势律动的内涵和优势入手,针对小学音乐教学过程如何融入声势律动的方法进行深入的讨论。  【关键词】声势律动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阳光语文课堂”。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它的内涵和实施方法,从把学习的成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情趣还给学生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突出语文课堂因有阳光味道更精彩这一中心,旨在摒弃陈旧模式,倡导清新、健康、愉悦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关键词】语文阳光课堂 对话晒台 学法框架 “活动”舞台  【中图分类号】H19 【文
期刊
【摘要】目前,“95后”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主要群体,其学习方式、生活习惯、性格特点等方面与 “90 后”和“85 后”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差异。针对“ 95 后”大学生身心情况的显著性变化,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探讨“95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鼓励和赞美激发他们的积极潜能,希望能为高校“95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添砖加瓦。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95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
期刊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发散性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所学内容,提高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本文以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整理和复习》一课为例探讨思维導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优势。  【关键词】思维导图 知识结构 问题解决  【课题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课题《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课题编
期刊
【摘要】浙江湖州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资源弥足珍贵,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着重研究湖州有哪些可以运用到中学历史中的历史资源,以及如何将这些历史资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并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中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历史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 渗透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
期刊
【摘要】在《一夜的工作》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引导学生品读“叙事”中的描写,感悟总理的伟大品格,品读叙后的“感叹”, 抒写周总理的伟大形象,这两部分的教学要以读为主,读写结合,真正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一夜的工作 叙事 感叹 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9-0083-02  《一夜的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