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不是无情物 融情入理化意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e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语言要想达到课标与考纲的要求,关键在于说理。有学者曾说过:“说理唯求一‘壮’,所谓理直气壮。这样才能站得住,才能服人,才能让人家跟你走。但‘理’这个东西天生枯燥,常拒人三尺之外,在你没有理解它之前,很难主动靠近它。这就要靠情去连接、诱导、帮助,所谓动之以情,如绿叶缀枝,青藤绕松。真情是接近真理的最好过渡。”
  “真情如何接近真理”,笔者认为可以从《考试大纲·写作》“发展等级”“有文采”入手,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善用修辞,妥用句式,措词有力,增加细节性描述。
  一、善用修辞
  在议论文中常用这几种修辞格:1.比喻,2.排比,3.拟人。
  比喻“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能使呆板的语言生动,能将真情融入句中。排比寓气势于其中,自有排山倒海之效,能将丰富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拟人赋物以人的动作、行为,自然就具有了人的情感。
  例1、柳永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松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了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已。
  这一段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文中运用了两处比喻。第一处将常人比做小算盘上的珠子,将柳永比做一只拨着算珠的手,于是柳永的“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支配的珠子”,写出了柳永不是只受命运的支配,而是去支配命运。第二处将柳永处于逆境之中比做黄山上的迎客松,描述了松树唉叹之后的奋斗历程。这比起干巴巴的说理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对松的赞赏之情也溢于言表。
  二、妥用句式
  要将感情表达得强烈些,反问句和感叹句是首选,尤其在议论文中,说理要寓情其中,这两种句式就比一般陈述句有力得多。试看下面一篇学生作文:
  例2、原题回放: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放弃,有何不可?
  一滴微雨,若没有放弃小河这张温床,就不会融入汪洋的怀抱;一枝傲梅,若没有放弃春日繁华时节,便不会有临寒独放的魄力;一茎野草,若没有放弃温室盆景,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放弃,有时是为了更好的存在。放弃,有何不可?
  放弃病树,前方万木争荣。
  一把锄,一蓑衣,独立南山脚下,悠然自乐。满园黄花,酿一壶清酒,独坐案前,吟一首清诗,陶渊明用清淡悠闲把一个仕途知返的智者故事向我们娓娓道来。
  放弃昏暗的官场,不必再为尔虞我诈而费心,他拥有了明朗自得的田园生活,离了这棵病树,前路一片美好,不必再以心为形役,其心悠然!放弃,有何不可?
  放弃悲苦心态,拥有锦锈年华。
  双目无光,褪去光彩的她犹若折翅的鸟儿,没有了飞翔的动力,她缩在角落,痛苦万分,还是那个英国著名的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吗?还是那个在球场咤叱风云的运动员吗?因为放不下往事,因为放不下对牙医恐惧的心态,她就这样痛苦的活着,这样好吗?有时放弃也是一种智慧,不说放弃一切,单单放弃压在心口的巨石,放下久置胸前的烦恼,人便可以轻松前进了。
  放弃欢乐,只为辉煌。
  看着台上那些舞动的精灵们,内心不由得崇拜起他们来,他们是多么伟大啊,为了自己的理想,放弃童年的快乐时光,只为了在台上精彩绽放。是的,他们成功了,舞台是他们辉煌绽放的见证地,有时一时的痛苦放弃,换来的会是美好的前景。放弃,有何不可?
  放弃苦苦追寻,眼前风景正好。
  做个豁达的人,只有放弃才可拥有。篮子里东西太多,只会成为负累,想要再放入其他,是不可能的,所以善于放弃本不该也没必要拥有的,难道不是一种智慧吗?
  评:本篇习作情感充沛,分论点组织行文,结构紧凑。拟题“放弃,有何不可”,一个反问句,掷地有声。行文中继续以“放弃,有何不可”这一反问句式串起各个事例,增强了语气。在分析论证中,作者不是只对事件进行平铺直叙的引述,而是寓情其中。行文结尾处的反问句,写出了一个人要正视自己,审视自己,明智地做出抉择。
  三、措词妥当
  文字是思想的脚印,议论文就是以论理为主的,用准确、生动而深刻的语言才能表达思想,才能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例3、原题回放:一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初学写字时,便觉得凹凸这两个字特别古怪,但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形象生动,而且还包含着许多的人生哲理。”
  下面是一位学生的思路:
  凹是为了更好的凸
  乍一看,凹凸两字形象生动,富有动感,待细品之后,这两字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的生活艺术。
  凹,象征着内在与本质,暗示着性格的内敛与内心的平和,是心远地自偏的胸怀。
  凸字象征着外在与表象,暗示着行为的张扬与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是对机遇当机立断的把握。
  面对凹凸二字,我明白了凹是为了更好地凸,是积蓄实力的韬光养晦。因为,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评:作者从两字直观的字形入手,深入社会、人生,联想到两字的比喻义,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深刻。“内敛”“张扬”这对反义词,是人的性恪,亦是人的处世哲学,有深度。
  四、增加细节性描述
  议论文在引用事例论证时,也可以运用细节描写,只是议论文中的细节描述,目的在于将引述的事例形象化,从而更有力地论证论点。
  议论文中的细节描述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抓住细节性动作;抓住细节性神情、心理;勾勒画面,再现情境,化虚为实。
  以前面所举例文《放弃,有何不可?》为例
  1.抓住细节性动作
  第三段,“独立南山脚下”“酿一壶精酒”“吟一首清诗”,用“立”“酿”“吟”这些动词,刻画人物动作,形象地再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悠然自得之状。
  2.抓住细节性神态、心理
  第七段,引用吉姆·吉尔伯特的典型事例,抓住神情“缩在角落,痛苦万分”,形象地写出她被往事羁绊着的心理。
  3.细线条勾勒画面,再现情境
  第三段“一把锄,一蓑衣,独立南山脚下”,再现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将陶渊明放弃官场,回归田园的泛叙化为实境。
  ★作者单位:陕西法门高中。
其他文献
随着管理技术的不断升级,企事业单位的核算业务必须满足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会计相关从业人员也务必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以适应市场现状。因此,作为职专学校来说,如何培养出合格
作业批改和反馈是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它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单一的批改方式和反馈方法易造成教师过重的劳动负担,阻碍学生创新思维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一门最重要的学科。它对小学生的推理及判断能力、逻辑及思维能力的培养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面对如此重要的数学课程,大部分教师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却忽视了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心目标来发展。这也就导致教师并没有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作为重要课题来重视。然而,要想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构建新时期的数学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
改革开放30年来,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中小微型企业对拉动经增长和解决就业问题都做出了贡献,微企发展迅猛的同时,也面临着经营难、融资难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微型企业的
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方法,也要关注学生在课后学习的表现。因而,语文教师要能合理地安排课后作业,使学生通过做作业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课前准备是重要的,但课后复习也同样不容忽视。教师要遵循语文教学环节的要求,这样才会提升高中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也才会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  布置作业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身心发展特
中国的传统农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其在农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都带有共性;人口多、农业大、工业弱、基础差,缺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支撑,发展相对困难。加快发展现代农
多数人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但是在多年的探索过程中能够发现,学习是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达到快乐的目的的,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不仅仅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还能
秘鲁是坐落在南美洲中西部边缘的国家。土地面积近1285216平方公里,分为3个主要自然区域:海岸地区、安地斯山脉地区和丛林地区。全国有2600万居民。秘鲁是一个发展中国家,60%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