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卫生厅和医学方面学会召开会议总结科学研究和学会工作经验,研究今后任务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p19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辽东湾作为我国重要沿海经济区,多年来承载着沿海地区排放的大量营养物质,近岸海域富营养化严重.依据2014—2017年辽东湾海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采用频数分析法推导出辽东湾近岸海域营养盐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其响应指标溶解氧(DO)的基准值,并应用1974年辽东湾尚未被污染时,国家海洋局渤海专项调查数据绘制频数分布曲线,以中值作为参照状态进行校验,对比2种方法的结果,综合分析推导出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及DO的推荐基准值.结果表明,应用频数分析法得到辽东湾溶解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DO的基准值分别为0.05
应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结合平行因子(PARAFAC)分析、典范对应分析(CCA)和结构方程模型(SEM),以沈阳市建城区黄泥河、新开河、满堂河为研究对象,测定河流底泥营养盐和重金属浓度,检测溶解性有机质(DOM)三维荧光光谱,研究城市河流底泥DOM与重金属响应机制.总氮(TN)和总磷(TP)的平均浓度均为新开河>黄泥河>满堂河,TP平均浓度均大于650 mg∕kg,根据US EPA底泥分类标准属于重度污染.基于相关性分析,黄泥河Cu、Ni、Cr具有同源性,新开河As、Cd和Hg具有同源性,满堂河As
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具有特殊的地形地貌,属于典型通江型深水湖泊.通过对镜泊湖及周边生态环境调查,划定了湖滨带和缓冲带的类型及宽度.基于镜泊湖岸带地形地貌特征及水文情况,将镜泊湖湖滨带划分为山体型、大堤型、道路型、河口型、村落型、农田型6种类型,将镜泊湖缓冲带划分为山体型、农田型、村落型3种类型.结合湖滨带和缓冲带的生境、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状况及植被分布现状等因素,阐述镜泊湖湖滨带和缓冲带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镜泊湖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思路,以期为镜泊湖湖滨缓冲带的生态保护及修复
通过测试南漪湖2008年、2014年和2015年沉积物柱芯中的环境放射性核素210 Pbex和137 Cs,辅以相互印证的210 Pb CRS计年模式和137 Cs定年时标方法,定量估算了南漪湖过去百余年间的沉积速率变化;基于遥感目视解译方法获得了南漪湖1985—2016年湖泊面积时空变化,结合构建的湖泊泥沙输移模型,定量估算了南漪湖出湖河流的年均泥沙输移量;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湖泊沉积速率和泥沙输移通量与湖泊面积变化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南漪湖同一湖区不同年份沉积物柱芯剖面中210 Pbex和137
钚(Pu)是与核工业密切相关的、以痕量或超痕量存在于环境中的重要放射性核素.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土壤和湖泊沉积物中239+240 Pu的分布特征、迁移行为及其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中国土壤和湖泊沉积物中239+240 Pu沉降通量分别为7.31~554.00和4.80~240.60 MBq∕km2,因研究区域所处环境及纬度的差异而变化;240 Pu∕239 Pu同位素比值分别为0.048~0.307和0.164~0.193,平均值分别为0.181±0.026和0.179±0.021;全球大气核试验
为深入了解环境领域病毒研究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客观反映相关国家、机构和个人在该领域的科学贡献和影响,采用ISI Web of Knowledge的Web of ScienceTM核心合集数据库,利用HistCite Pro引文图谱分析软件及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软件,对2000—2020年该库收录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发文量排名前10的国家∕地区、高产作者、来源期刊、重要研究机构、研究热点等方面对近20年环境领域病毒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0年环境领域病毒相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淮河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运行机制,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水专项淮河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绩效,通过构建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型研发机构模式的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最好,其次是高校孵化模式和环保企业合作转化模式;参与水专项项目的连续性、技术的先进性、研发资金占比、技术联盟的作用、政府提供的
为全面了解全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发状况与趋势,以Innography专利分析平台为基础,分析全球专利数量、申请人分布、申请人所属国的竞争态势及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分类,探讨核心专利的来源和研发主题等,并对我国生物修复技术专利数量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全球来看,2002年后生物修复技术专利数量迅速上升,其中中国的专利数量最多,但核心专利中80.0%来自美国,核心专利的热点主题为有机污染物、能耗、水处理等;来自中国的专利中,马鞍山新洲葡萄酒公司、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
环境规制是为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政府所实施的政策措施与社会组织、公众对污染排放主体的排污行为所产生的约束性影响的总和.环境规制形式多种多样,学术界对环境规制的定义、内涵一直以来都有争议,而环境规制强度的表征更会直接影响学术研究结果和决策行为.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环境规制文献进行阅读梳理,分析了环境规制的提出主体、本质、目的和作用,分类总结了环境规制强度表征方法;归纳总结了环境规制文献研究内容,并将其划分为环境规制的社会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2个领域,对其研究应用进行了评述.最后,根据文献梳理结果,对环境规
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需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村落分布,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模式.室外真空排水系统是一种新型排水技术系统,可解决重力排水管道施工盲区内的污水收集问题,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并实现了商业化,在我国目前处于工程推广应用阶段.综述了近几年来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在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工程中的应用状况,介绍了室外真空排水系统的组成、特点及现有设计标准规范体系.与传统重力排水系统相比,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具有不受地形限制、适用范围广、节水、隔臭、防堵、管网施工便捷、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室外真空排水系统在我国农村厕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