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改革问题的一些思考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z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汉字繁难而引发的汉字改革问题,自五四运动前就是一些学者文人广为讨论的话题,到五四运动时达到了高峰,此后一直常论不衰。汉字究竟难不难学,难不难认,难不难记,这个问题恐怕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问题。正所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作为成年人,只要受过义务教育的,我们应该对于汉字的日常使用不会有困难,因此也就很少去想这个问题。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于现代汉字发展的历程当中。
  
  一、汉字发展的现状
  
  最近读到王开扬先生的著作《汉字现代化研究》,此书给了笔者很大的启发。书中用了大量的理论和事实来论证汉字的繁难、不合时宜,以及拼音文字的简便、发展前途。书中有这样几句话:“在实行拼音文字的国家,儿童只要掌握了字母和拼写规则,就能自动进入阅读和写作。这个过程是很短的,少则一个月以内,最多是一年半到两年,这由他们的表音文字和口语的密合程度来决定。”①初读至此,觉得不可思议,简直天方夜谭(也许是拿自己学汉字的心理来做比较吧)。就是学习拼音文字,比如英语,它的26个英文字母倒是好学,但要达到能够拼写和阅读的程度,恐怕也不会这么容易吧。本人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惭愧之至,英语水平还是不怎么样。因为规则是有,但不合规则的东西也有很多,也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死记硬背。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母语的问题,因为拼音文字和口语的结合比较紧密,我们不会说,当然学起来就困难重重了。
  接着又看到一个材料:“语文现代化前辈学者刘泽先生说:‘儿童获得文字的充分读写能力,据说,德国大约要一年半,英美大约要两年,而使用汉字的国家,例如中国和日本,大概要多好几年。’”②不知道这个“据说”到底有多少可信度,要真是可靠的说法,那么相比之下,中国的儿童要可怜得多了。真是“难了不会,会了不难”。现在想想,我们小时侯不也是这样的吗?我们现在已经能够熟练地驾驭汉字了,可能对当初初学时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写的艰难和辛苦已经淡漠了,当看到孩子们依然重蹈覆辙的时候,才意识到这是一条曲折而漫长的道路。现在看来,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确实有其不易学的一面。中国的孩子们在学前所获得的知识,几乎都是由家长口头传授的,而使用拼音文字的国家的孩子们,从书本上自己直接获得知识的年龄,明显要早于中国儿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差距。
  那么怎样解决儿童听说能力与读写能力之间的矛盾呢?王开扬先生在书中认为用汉语拼音文字,就能解决这一矛盾,这也是一部分语言工作者和语言学家所提倡的。而且,通过局部性的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为什么仍然使用汉字而没有用汉语拼音文字呢?因为汉语拼音文字从宏观原理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它得以推行的条件还不成熟。首先,汉语拼音是记音文字,它要求各地区的语音的一致性,而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民族众多的国家,有七大方言区,更有许许多多的次方言区,有的方言区之间甚至根本无法用方言沟通,虽然我们国家大力推行普通话,而且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要实现全国人民都讲普通话,可能不是一个短期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因此,如果用拼音来拼写各地的方言,交流起来恐怕就很困难了;再者,有很多方言区的语音不是单纯的26个拉丁字母就能拼写的,而要制定出一套适合各种方言的拼写规则,制定有困难,推广更有困难,还不如就用汉字来得简便。当然,也有很多学者认为,并不是只有学会了普通话才能学会拼音文字,推行拼音文字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正如王开扬先生所说:“若果真这么做,则全社会冒的风险太大。文字改革工作牵涉到全社会方方面面,可说是最大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一旦失败,收回成命,那给全社会带来的混乱、造成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文字改革这种工程,哪怕是百分之十的风险,也是不能冒的,从总体上必须得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而且必须先做实验,然后循序渐进,逐步推开,使新老文字尽可能自然地衔接和过渡。”③
  也就是说只有好的愿望是不成的,而且理论上合理的东西在现实中不一定就合适,因此,必须得有一套可靠的可行性方案,才能够实施。而目前看来,除了外部的因素不允许拼音文字的实行外,拼音文字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标调的问题、分词连写的问题、同音词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而且,一旦推行拼音文字,可能还有很多的具体问题会浮现出来,这些我们不能不考虑到。虽然汉字不容易学习,但是它毕竟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是一个很完整的系统,这是汉语拼音文字所无法相比的;从目前来看,虽然汉字在中文信息处理等一些专业技术应用领域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是毕竟一些基本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比如电脑汉字的输入、输出、编辑等,也就是说现在的简化汉字基本上还能适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使用需求。并且还有使用习惯、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汉字拼音化即拼音文字的实施,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再者,我们不能只急于向前跑,有时候回头看看、想想也是有必要的。拼音文字能不能很好地体现和表达我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这些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的传承有没有不良的影响?比如汉赋、唐诗、宋词等等这些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如果转变为拼音文字后,能不能准确地传达出诗词的意蕴,孩子们能不能很好地理解呢?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样与现代口语比较接近的词句倒是好理解,但是像一些与现在口语有差距的诗词,翻译为拼音文字后就不大好懂了,比如常建的《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用汉字书写就很容易体会到诗的意思和诗中的意境,但用拼音书写的话,由于一些同音词的干扰,以及古今语言的差异,是不好理解的。当然,并不是说古诗词用汉字书写就很容易懂了,这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我们在很多情况下也只能靠翻译成白话文才能理解,但是由于汉字自身的良好的区别性能,以及词义的继承性,在传承古代文化方面,汉字具有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当然,我们可以把古诗词、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口语,我们也可以把成语中的文言词汇翻译过来,但是如果全都翻译成大白话之后,这些优秀的语言的精华、语言的美感、语言的意蕴,还怎么来得以体现呢?特别是像一些歇后语,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谐音和比喻来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八十老翁练琵琶——老生常谈(弹)”“白布做棉袄——反正都是理(里)”等等,这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生生的语言形式,目前来说,用拼音文字同样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汉字改革的条件
  
  从汉字发展的现状来看,实行拼音文字的措施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需求,汉字也不能止步不前,在现有的条件下,汉字也要进行不断地完善和改革。从汉字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汉字改革有其自身的规律,汉字改革要遵循一定的基础。
  
  1.汉字改革要遵循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
  汉字并非造于一时,也并非出自一手。汉字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能粗暴地对它进行改革,而只能客观地以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为依据来规范它,也只有遵循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
  首先,汉字的简化要遵循汉字发展的理据性。虽然从汉字发展的历史来看,汉字的理据性从来都是相对的,汉字的发展和改革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是以冲破构形理据的束缚来实现汉字的简化的,但这种简化往往是人民群众在书写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继而推广开来的,有社会基础,是符合汉字发展规律的。如秦始皇在实施“书同文字”的措施时,就是把当时在秦国已经通行的小篆加以整理而推广的,小篆对金文、大篆的省改,是秦国人民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虽然也丧失了汉字的部分理据性,但大部分还保留着,也易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而如果我们不遵循汉字发展的理据性,强行改变一些汉字的写法,虽然也达到了简化的目的,但却不能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我国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所遭受的批评和指责,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次,汉字发展要考虑到汉字规范工作的不同层面性。这是古今汉字规范工作都会遇到的客观实际情况。“宋·刘奉世推断:‘赵高作爰历,狱吏用之。’胡朴安根据司马彪‘太史令掌天时星历’的说法,认为胡毋敬《博学篇》所记‘乃当时天时星历所用的字。’看来,《仓颉》《爰历》《博学》三本汉字规范字集可能是为适应不同层面用字的需要而编辑的。”④可见,注意到不同层面的不同用字需求,是有历史传承的。就现在而言,汉字的规范工作主要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社会通用层面,一个是社会特用层面。通用层面即指日常生活中的书面交际,特用层面即涉及语言文字教学、研究,考古、书法及跟使用繁体字的国家和地区的交流方面。因此,汉字改革工作要同时注意尊重这两个层面的不同需求,不能以此废彼,要使它们各得其所,各效其能,这也是文字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
  
  2.汉字的发展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规范和支持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特别是在信息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新事物层出不穷,汉字使用的广泛性和使用者的多层次性,要求汉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汉字有一个稳定、健康的发展轨道。我们说汉字的发展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但并不是说对汉字的发展听之任之,让汉字自由发展。在汉字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国家行政力量的规范和支持。
  秦建国后,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李斯等人做字书以为世规范,法定天下通用秦篆,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虽然由于诸多原因,这一政策并没有彻底地执行,但是其政令之强制性是十分突出的,而且也确实对文字的规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颁布、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字规范、改革措施,如异体字的整理,简化字的推行等等,这些规范和措施对于我们的文字的发展,对于文字的教育和普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应该说,成就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每个时期的汉字改革工作,都难免存在考虑不周,甚至粗疏草率的地方。秦王朝在百废待兴的情况下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自然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制定出一个让大众满意的文字标准体系。而我们在新时期的文字改革工作虽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憾,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因此,在今后的文字工作中,我们要慎之又慎,既要考虑到用字大众的需求和实际,又要兼顾到汉字自身的发展规律,确保汉字的健康、稳定发展。王宁在《汉字的优化和简化》一文中提到的衡量汉字优化的五个标准值得我们共勉:“(1)有利于形成和保持严密的文字系统;(2)尽量保持和维护汉字的表意示源功能;(3)最大限度地减少笔画;(4)字符之间有足够的区别度;(5)尽可能顾及字符的社会流通程度。”⑤
  
  3.汉字的发展需要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是促使汉字发展的中坚力量,汉字正是经过人民群众在使用过程中的加工、改造,而不断变化、发展的。秦代小篆从西周金文发展而来,并不是李斯等人的创造,李斯等人也只不过是把人民群众的创造拿过来进行规范整理罢了,小篆是秦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样,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简化字,也并不是语言文字学家们的闭门造车,这些简化字大部分是在历史上已经存在了的,它们最初往往是以俗字的面目出现,因而在当时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现在只不过是把这些古人已经创造出来的文字挑选出来,加以利用。
  文字的创造需要群众的智慧,同样,文字的推广也离不开群众的支持。秦王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小篆,但是由于小篆的字体繁复,不易书写,不适合人民大众求易求快的书写需求,缺乏全国性的使用基础,因此并没有推广开来。而建国后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的失败,也正是因为它违背了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不顾大众的使用习惯和文化心理,得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终被历史所淘汰。
  从汉字演变的历史来看,汉字的发展与改革有其必然的规律,汉字前进的道路是不会停止的。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我们既不能固步自封,也不能拔苗助长。因此,我们认为,汉字的改革一定要慎之又慎,遵循其客观的规律,不能盲目行事。所以,我们支持汉字的改革,既然改革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大众的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但是,必须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不能把过去一些优秀的文化传统都丢掉,我们更不能强制人民群众不去用这些深得民心的语言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汉字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是轻易不会改变的。而且从汉字自身的特点来看,汉字其实也有很多的优越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字与汉语已经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契合,这个问题,许多专家已经论述过了。
  
  注释:
  ①王开扬.汉字现代化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P105.
  ②同上,P106.
  ③同上,P122.
  ④费锦昌.论汉字规范工作的层面性[A].李宇明等主编.汉字规范百家谈[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⑤王宁.论汉字规范的社会性和科学性——新形势下对汉字规范问题进行反思[A].李宇明等主编.汉字规范百家谈[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许曼,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汽车启动后,其牵引力F、速度v、加速度a及实际功率P都在变化,这些变化是否遵循某种规律,现分三个阶段给予剖析。
本文主要分析了比字句中程度副词“还”“更”“再”的语法意义,探讨了其在比字句中的深层语义、语用功能及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实际,对它们在句法上的适用
摘要:包括停顿、沉默在内的默语既是一种常见的交际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它必须依赖语境而生存,语境对默语修辞有制约、阐释和评判的功能。  关键字:默语修辞 语境 制约 阐释 评判    默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不明确做出有声表态而出现的静默现象,包括话语停顿、沉默。默语是一种常见的交际现象,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修辞要追求最佳交际效果,如果情势以不说为宜,那么,默语就是修辞的完成。  19
为更好地解释语言现象,将不同于一般形容词而又具有名词语法性质的形容词定名为“名形词”,本文着重对作主语的“名形词”的条件和情况进行阐述。
认知语言学认为,认知和语义是语言形成语法构造的内在动因,句法构造的外在形式是受认知和语义因素影响的。本文从认知角度考察“N的V”结构中的“的”字作用,并从认知语言中语言
一段有限长均匀带电直导线,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场和电势有何特点?如何去描述它?又如何利用它来分析椭球的电容?下面我们用等效的眼光来加以分析。      参见图1,假定导线AB长为τ,其上电荷线密度为λ。现在我们先来关注空间电场强度的分布,采用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即两个不同的部分在同一位置产生相同的电场强度(相同的大小和方向),这样就能用这一部分去代替另一部分。首先,我们来分析导线周围任意一点P的电场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问题,是动力学中基本和典型的问题,下面作一些比较全面的分类讨论。设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运动时的速率为v,传送带足够长。
本文在教学实践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留学生识别理解汉语报刊中的专有名词常采用语际策略、语内策略和非语言策略。文章还讨论了他们运用策略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
本文分析了“桃”和“peach”在语义上的对应关系(包括语义的重合和空缺)及其成因,认为不同民族语言的语义构成受到不同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思维.审美心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