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一冰:三问定奥冠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la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期间,陈一冰的专业是运动心理学。他多次夺得体操奥运冠军,并带领队友取得奥运团体冠军,运动心理学的运用可谓功莫大焉。
  7年受测每一天
  2006年初,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多所高校心理学专业组建了多支心理团队进驻奥运会各项目备战组。其中,陈一冰所在的中国体操训练队由北师大心理团队负责。
  北师大心理团队进驻后,每天会对运动员的各项心理指标进行测试和研究,每天需要一小时的时间。那么,在这一小时的时间里都做些什么呢?
  不同于以往传统心理学检测采用的现场观察、问卷调查、追踪测试等方式,心理团队采用了当时先进的生物技术,即利用电子仪器读取运动员机体生物信息,如肌电、皮电、皮温、心率、血压、脑电等。这些数据“照出”的兴奋点和焦虑点犹如心理的一面镜子,帮助运动员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
  这项技术需要一定的周期性,初期不容易看到成效,有些运动员热情不高。但陈一冰一直积极接受,即便每天的训练已很辛苦,他也会坚持参与,从2006年到2012年,七年里,除了大型比赛后的短暂调整,几乎每天如一。
  体育训练中接触到的心理监测逐渐唤起陈一冰对心理学的兴趣,这成了他日后选择就读北师大,就读运动心理学专业的重要原因。
  比赛心理对策库
  生物反馈训练是第一步,获得这些生物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让运动员了解自己,了解之后形成相应的心理对策才是心理检测的目的,专业术语称“比赛心理对策库”。对策库就是把所有可运用、可操作的策略和办法按所应对的目标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分门别类、列成体系,以便比赛运用时马上调出。
  比赛心理对策库的类型主要分两类:一是程序活动对策库,即面对比赛必须遇到的问题和必须进行的活动个人应采取的对策。如赛前一天、赛前晚上、检录点名等环节。二是预发事件对策库,即面对可能遇到或发生的事件应采取的对策。 如上场时间改变、气候变化、同组队员起跑犯规等。其中,预发事件对策是对策库的核心所在,这一对策库如能将所有意外情况都想到,并熟悉各自应对策略,则比赛可以实现“没有意外”,也就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
  陈一冰提到,实际比赛的情况会非常复杂,毫不夸张,“每个环节都可能有一万种可能”,一位奥运冠军的“比赛心理对策库”到底有多强大?让我们看看陈一冰的列举:
  赛前训练看到主要对手时怎么应对:以礼相待,不卑不亢;越是与强手同场比赛,我们会越兴奋:用毅力、用拼搏精神和爱国心去战胜所有的人;自己和自己比,坚定比赛信念。
  赛前训练特别好时怎么应对:更加自信,保持状态;及时表象强化成功的成套动作感觉;头脑冷静,执行教练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消耗;思想重视,不要松懈,做好一切困难的准备。
  赛前训练不太顺利时怎么应对:问题出现在赛前是良性警示,找准问题所在,认真听取教练的指导,回忆表象平时的成功动作,保持自信心!注意及时调节。
  前面的队友比赛失利时怎么应对:让我来弥补损失,我有能力,我能行!及时回忆表象自己成功的一套动作;暗示自己放开做,想好关键动作要领!坚定信念,集中精力想自己的好动作!
  等待上器诫时间过久时怎么应对:养精蓄锐,充分准备;做些轻松的活动,保持 身体准备状态;回忆成功、意象演习,保持感觉;告诉自己:沉住气!做些简单轻松的活动。
  第一项比赛成功时怎么应对:更加自信和振奋! 保持清醒,将注意力尽快转移到下一项比赛的项目上;想想下一项成功的动作感觉;想好下面的动作,思想高度集中。
  比赛失利时怎么应对:沉住气,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下一项放开,注意关键动作要领,一定能成功;抽时间表象下一项的成套动作;相信自己!做好困难的准备,坚持完成后面的比赛!
  长期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训练成了他学习和研究的最好素材库。这样的心理对策在陈一冰的一篇论文中列举了几十甚至上百条。
  2008年北京奥运会,陈一冰获得男子吊环项目冠军。
  三问定奥冠
  2008年奥运夺冠后,陈一冰想过退役。但总教练黄玉斌委以他中国男子体操队队长的重任。
  体操训练容易受伤,年纪越大,恢复越困难,不容易出成绩,当时的陈一冰已经24岁,这些都是陈一冰想要退役的原因。但是彼时男子体操队的新老接替需要有人带队,年轻运动员还未成长起来。从体操训练的年限,在国家队里的成绩和威望,以及经验、态度和责任心等方面,黄指导认为由陈一冰担任队长最合适不过。就这样,陈一冰又坚持了一届。
  转眼四年,陈一冰带队中国男子体操队出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他参加了男子体操团体项目及吊环体操单人项目。
  然而,陈一冰的个人吊环项目成绩非常意外,分数的公平性遭到了普遍的质疑。
  但仅三天后即将举行男子体操团体项目的决赛,当时中国队的预赛成绩暂列第六,这是一个不太理想的预赛成绩,失误要多于平常训练,而且是历届奥运会中预赛成绩最低的一次,整个团队成员的士气非常低落。这个时候,是对队长陈一冰的双重考验,既要暂时放下自己无缘个人项目冠军的低落情绪,同时又要鼓舞整个体操团队准备出战团体决赛。
  队长,是另外一种身份,另外一种角色,在担任中国国家操队队长期间,他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中的“良性暗示”和“直面问题”以及他对体育精神的深刻感悟都派上了用場。可以说,这位队长在体操团体夺冠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为团队及时完善了“比赛心理对策库”。
  陈一冰在采访中还原了当时的情形,记者作为一个听者,同时也把自己想象成是团队中的一位情绪低落的成员,听完陈一冰的“心理疏导”,记者果然释然了。
  他问了队友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请每个人说出自己最担心、最害怕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大家在心理上的恐惧。心理学上讲,恐惧来源于未知,人对未知有本能的恐惧和逃避心理,尤其是在精神紧张时,人们对于负面的想象经常是无限性的。但是,如果能够先确定了最差的结果是什么,明确了最坏的可能是什么,再接受起来就会容易得多。   问了这个问题之后,陈一冰自己首先给出答案,告诉队友他最担心的问题,“我是队里年龄最大的,又是队长,我担心有失误,担心中国体操在我担任队长期间没有传承奥运夺金的传统;除此之外,对于赛场外的舆论和媒体我也有担心,担心他们会责怪我们表现不佳。”
  其他队员也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很多体育项目比赛是团队成员一起上场,打的是配合,考验的是团队同时参赛时的默契,但体操团体比赛中队员是一个一个上场,都是“独舞”。每个人单独打分,最后汇总团队成绩,如此一来,哪一个人表现失误,就会把整体分数拉低。这也是大家最顾虑的一点,毕竟谁都不想拖后腿,于是大家的心理压力都非常大。
  这第一问让每个人担心的问题都具象了,不再是混沌的恐惧。
  紧着着,第二个问题,陈一冰队长问大家:“我可能对鞍马不太有把握,假设明天我失误了,你们会不会责怪我?如果真的是因为我的失误影响了团队的整体分数,你们能原谅我吗?”
  大家异口同声,表示:“能原谅!”
  队长说:“那我同样可以原谅大家,无论结果是第六还是第八,我都能谅解。比不好,大家一起扛。”
  瞬间,迷雾拨开,减压成功。
  这样,关于比赛心理的问题解决了,紧接着,队长陈一冰又问了大家第三个问题,一个关于实战的对策问题:“每个人都说出自己分担动作的关键点和难点,当你在做一些比较有难度的动作时,你希望下面的兄弟们是给你助威加油呢,还是提醒你动作要领,还是保持安静就好呢?”
  有人说:“不要喊,我自己来。”
  有人说:“队长,到时一定提醒我手位。”
  在表达动作难点时,邹凯觉得在鞍马上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随即有张成龙自告奋勇:“我觉得我可以。”于是,队长及时做了人员调整。
  陈一冰总结说,这样的及时调整,可以为大家有效减压,而且即便张成龙没有做好,邹凯也不会责怪。
  就这样,一个短暂的赛前准备会,一次有益的人员调整,使中国体操男团有如神助。第二天, 2012年7月30日晚,奥运体操男团决赛,中国队以“零失误”的完美表现强势夺冠。
  24年的体操生涯,陈一冰几乎横扫所有重大赛事的金牌,从2005年世界杯冠军,2006年亞运会冠军,2007年世锦赛冠军,2008年奥运会冠军,到2013年退役时,他共获得29项冠军头衔。
  可以说,除了扎实、刻苦的训练之外,陈一冰所掌握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陈一冰自己所悟到的:“高水平运动员的竞技,最后比的是心理。”
其他文献
黄一民感慨,改革开放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  而当年高考的恢复,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他为能见证这样一个伟大时代感到由衷的高兴。  黄一民的家乡在高州根子镇浮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  黄一民1972年高中毕业,在生产队里艰辛地干了6年农活。1978年,24岁的他是带着侥幸的心理参加的高考。  虽然他上过高中,但是他所上的初中、高中都是在小学里面读的,这是那个年代很特殊的一个现象——“戴帽中
2017年7月,成都改革人才落户政策,推行“先落户后就业”,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业就业。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下的市外青年人才,可持毕业证申请办理落户。  我们公司主创团队都是一起走过多年的朋友,公司回成都落地以来,我从没有刻意去定过上班和下班的时间,全凭自觉。观察了一段儿团队的状态,最多的情况就是这样:  到了晚上8点一起吃完饭之后相互问:你还有没有工作没做完?  “什么
2020是特殊的一年,特殊的上课方式、特殊的学习实践、特殊的大学生活、特殊的毕业季,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每年一度的毕业设计展览,在特殊的背景下也变得独一无二。  学院积极组织老师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并指导学生展开线下的作品创作。在毕业设计中,师生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以逆行者为美,把爱国心与强国志自觉融入到毕业创作中,用画笔和设计创意弘扬向上和向善的正能量,向社会展示了同学们的艺术才
左盼右盼终于等来高校录取通知书,捧着那份通知书的激动的心情此刻回忆起来心还呯呯跳。确定被录取以后紧接着就是准备开学事宜,一般我们都会通过添加高校组织的新生群来了解学校信息,食堂环境啊,寝室环境啊,追问群里的学长学姐某专业期末考试啊。这些新生群里往往气氛热烈,满满都是对步入大学生活的激动憧憬之情,一会儿不看群消息,消息提醒就已经是99 。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被录取学校的新生群组,并
最近,我的外甥小杜给我发来一段微信,讲述了自己在毕业抉择时的苦恼与困惑:“老姨夫:您好!6月份就将毕业的我,现在还不知道该去哪儿安家就业了。求支招!十万火急!!!”他的情况比较典型,家乡是辽宁省阜新市,就读于南京理工大学的自动控制专业,硕士研究生。临近毕业之际,他在考虑在哪个城市落脚。  进入他视野的城市分为以下几個层次:首选北上广,理由是城市配套发达,单位都是高大上,尤其是北京,常常是国字号单位
作为培养新时代高级警官的高等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课程有着自成一体的架构。无论是跟着专业老师学习驾驶无人机、摩托车,还是动手学探案、抓捕,公大的课都不是一般的帅气!  酷劲十足的实体课  无人机警务驾驶  2018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设了通识选修课——无人机警务驾驶,主要讲授无人机在交通、警卫、治安、反恐、救援等领域的操作。2018年3月25日,师生在房山空域进行首次实飞教学训练。在此课程的基
“高高的,喜欢戴帽子,体型和肤色都很健康。喜欢笑,即使在路上遇见陌生人也会报以礼貌温暖的微笑,给人的感觉非常阳光。”朴株完的中国同学这样形容他。  和大多数留学生不太一样,朴株完的中国留学生活开始于2007年。回忆起十年前那个冬天,株完记忆深刻。巨大的轮船从仁川港口缓缓驶出,穿过黄海抵达丹东。“我的心情期待又害怕。”伴随着海面上渐渐清晰起来的丹东港口,朴株完漫长的中国留学旅程正式开启。  缘起中国
在“王牌专业都和钢铁有关”的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  有一门兼具文科浪漫与理工科缜密的学科,它已连续多次蝉联全国第一。  它的研究课题五花八门,从大炮到钢刀、  从铀矿石到科幻小说,这个学科叫做科学技术史(以下简称科技史)。  学术大师心血浇灌  谈起科技史这个专业,就不得不提到科技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位重要人物。北科大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老师向我们介绍说:“北科大科技史专业最早可
本想着中期过后,可以短暂放松一下,可没成想紧接着就是一个惊人的消息,从我们这届开始要每年1月毕业,也就是说,刚刚在中期答辩上计划到来年4月份的实验,不得不去赶进度,要在半年的时间完成最后一年的工作量,与此同时,还要为毕业后的出路做打算。  提前半年毕业,兴奋之余,更多的是紧张和压力倍增。其实,自己向来是个做事周全的人,计划着在最后的一年要做两手准备,出国留学或者找工作。但学制的变化一时打乱了所有的
在翻开手账贴纸的那一刻,我就对贴纸上所描绘的各种新奇的地点和事件感到兴奋与期待,但也只能凭着自己对校园微弱的印象与了解在脑海中模糊地描绘着未来的模样。时隔两月,当我再次翻看这些贴纸,才发现这一件件小事都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具象真切起来。参加12.9合唱  12.9合唱比赛作为每年清华最大规模的文艺活动,每个院系的新生都会参与其中,说起来也不算是一件小事。不用将“爱国”二字常挂嘴边,但却要做到如校歌所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