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寡头政治体制:形成、特征及影响

来源 :俄罗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后的乌克兰,伴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全面转轨,寡头迅速崛起并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及社会生活的主导。相对于其他后苏联空间国家,乌克兰寡头在政治、商业和媒体等多个领域都非常活跃,而且更具稳定性。乌克兰寡头经常能够操纵政治、经济决策过程,以保持和扩大寻租的机会。相应地,寡头政治已经成为乌克兰国家治理和政治转型中的一个核心特征和关键要素。在寡头治理模式之下,乌克兰长期面临着系统性的经济、政治与社会危机以及体制弱点和内部分歧的困扰。寡头影响已经深深融入乌克兰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之中,成为腐败泛滥的根本原因,也是国家治
其他文献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岁华诞之年,整个世界都在高度关注我们党如何总结自己的百年历史,如何认识当前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规划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安全问题.rn发展与安全问题,是中华民族最高利益的集中体现,是民族复兴并长治久安的根本希望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发展和安全问题,始终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维护国家总体安全紧紧抓在手上.发展是安全的前提,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这不仅是统筹处理发展与安全问题的历史经验总结,同时也是我们认识和把握今日发展与安全问题的基本依循所在.
三海倡议是欧盟框架内的一个次区域组织,旨在共同推动地处波罗的海、黑海和亚得里亚海沿岸有关国家在能源、交通、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领域中进行合作。三海倡议尝试在欧盟“连接欧洲设施”战略框架内,在对成员国具有经济和战略意义的若干领域中进行双边和多边合作,因而使该倡议具有重要的地缘经济意义。欧盟和德国作为三海倡议次区域合作组织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在经历了短暂的猜忌和观望之后给予该合作倡议正面评价,并积极参与合作项目,以期捍卫自身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美国从自身全球战略出发,希冀通过向三海倡议诸多成员国提供液
增长、发展与崛起是三个不同的概念.增长不意味着发展,增长是指GDP总量的增多.什么是发展呢?发展必须转化为三个能力:第一,安全和现代化的国防能力;第二,惠及每个人的能力,要让全民得到经济发展的红利;第三,自我民主净化能力,人要有尊严地生活.不间断地综合发展才能实现崛起.中国的崛起首先意味着人民的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实现,人民没有恐惧感,人民要有获得感,这两点非常难,虽然富裕了,但是没有幸福感,没有获得感,也是不行的.国家安全的实现,首先是核心安全利益得到解决,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还有国土孤悬海外,不能算
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两个多边协议——“上海五国”成员签署的《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信任的协定》(1996年)和《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1997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是两份对亚洲大陆而言具有完全创新意义的文件.而上合组织本身也成为政治创新的推动者:2007年签署的《上合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成为欧亚地区第一个此类多边法律文件,它标志着基于“上海精神”原则的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正在形成新的品质.“上海精神”如今与万隆精神、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一起,在国际政治语汇体系中稳固地占有
本文从哈萨克斯坦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定位出发,分析上合组织20年发展历程,就上合组织在协调国际关系和中亚地区关系中的作用提出个人见解.本文分析了上合组织主要成员国的定位和扩容的意义,并就上合组织战略转型方向提出建议.
技术在现代社会具有统摄性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技术决定着科学、经济及文化走向,技术已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环境,这就是所谓的“技术社会”.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兴起,其影响逐渐广泛而深刻,几乎影响到社会各个领域,如医疗、教育、国防等.以现代性为基础构架的技术社会中的主仆关系、发展不均衡性,以及目的与工具关系中隐藏的三重逻辑悖逆,持续延展到信息社会和人工智能时代.新时代的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放眼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当代中国正在进入的人工智能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越来越紧密.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表征.就太空技术而言,以2014年乌克兰危机为分界线,中俄太空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作由浅入深.在太空外交方面,两国相互配合,为预防太空军备竞赛与太空武器化开展密切合作.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针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同时,两国太空合作也势必塑造太空地缘政治,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俄太空技术合作,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中俄太空合作是应对太空地缘政治挑战的必然结
国内研究者普遍强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我这里谈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国家安全很重要,但这里也可能存在着风险,有可能会过犹不及.比如说,在特朗普当政的四年中,把“国家安全”无限地泛化,经贸是“国家安全”,留学是“国家安全”,孔子学院是“国家安全”,最后很多东西都变成了“国家安全”.原本是很正常的学术交流,也变成了美国国家安全问题,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们对此是持批判态度的.现在我们也存在要防止过度“安全化”的问题,需要避免什么问题都是国家安全.
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安全与发展“双轮驱动”,重在解决好“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现在我们面对两个大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那样,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现在处于交汇的关键时刻.两个大局,时和势在我们这一边,这是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决心和信心所在.面对两个大局,最鲜明的主题就是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关键就是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之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
国家安全学在国际关系学院起步比较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后,我们有了更好的科学指导思想,现在建设国家安全学,需要好好学习并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习总书记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要变化,过去是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现在人民需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人民群众的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最核心的内容是人民群众的安全.国家安全在历史上很重要,但是讲得非常少,政治学、军事学、哲学等各种学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和理论,但对国家安全讲得非常少.“国家安全”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