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扫描触发阈值设定对双能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效果的影响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双能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DE-CCTA)不同扫描触发阈值下,冠状动脉、心肌成像质量的综合评价及对比分析,寻找冠状动脉、心肌最优显示的增强扫描时机。

方法

连续收集2013年6月至10月因体检或疑似冠心病于我院影像中心行DE-CCTA检查的患者135例,纳入其中100例并随机均等分至5个不同扫描触发阈值(ESTT)组,分别为100、110、120、130、140 HU;对5组图像冠状动脉及心肌的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强化幅度以及左心室强化幅度、心肌碘值、心肌射线硬化伪影(BH)进行测量比较。其中计量资料各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多个独立样本比较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法;心肌BH主观评分为等级资料,采用[中位数(P25P75)]表示,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

结果

(1)左前降支增强扫描CT值及左心室腔的增强扫描CT值、增强扫描与平扫CT值的差值在不同ESTT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71、3.795、3.132,P值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STT为130 HU时增强扫描左前降支CT值[(355.2±59.1)HU]低于ESTT为100 HU时[(404.9±49.0)HU]。(2)心肌BH客观测量值及主观评分在不同ESTT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118,H=13.702;P值均<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ESTT为130、140 HU的心肌BH值[(8.8±12.4)、(5.4±17.1)HU]低于ESTT为100、110 HU的心肌BH值[(24.2±17.7)、(22.1±11.6)HU],ESTT为130 HU的心肌BH主观评分[1.5(1.0,2.0)分]低于ESTT为100 HU[2.5(2.0,4.7)分]、110 HU[3.0(2.0,3.0)分]的心肌BH主观评分。(3)左心室外侧壁心肌的增强扫描CT值、碘值、增强与平扫CT值的差值、前降支增强前后CT值的差值以及左前降支和左心室外侧壁增强扫描的噪声、SNR、CNR在不同扫描ESTT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不同扫描ESTT对于DE-CCTA冠状动脉及心肌的同时显示具有影响。在第二代双源CT行回顾性心电门控DE-CCTA扫描时,如选择主动脉根部为监测点时,130 HU是DE-CCTA检查同时显示冠状动脉和心肌的最佳扫描ESTT。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肝胆期门静脉信号强度(SI)评价肝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疑似肝脏疾病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的受试者95例,依据肝功能分为4组,分别为肝硬化Child-Pugh A级组(50例)、肝硬化Child-Pugh B级组(19例)、肝硬化Child-Pugh C级组(6例)和对照组(20例)。受试者均行上腹部M
目的比较慢性脓胸手术前后CT三维成像肺容积的变化,了解其在评估肺功能中的作用。方法搜集2009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慢性脓胸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胸膜剥脱组(47例)及导管引流组(31例)。应用CT三维成像,测定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容积,并回顾分析患者同期常规肺功能指标。手术前后2组患者肺容积及肺功能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比较,并将术后肺容积与肺功能指标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期刊
目的探讨DWI单指数、双指数以及拉伸指数模型参数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到2016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经肝炎标志物检查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且行肝组织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的52例患者作为肝炎组,同期除外乙型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正常的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肝脏多b值DWI检查。分别获得单指数模型参数(ADC值)、双指数模型参数[真实扩散
期刊
目的探讨在双源CT双能量冠状动脉CT成像(CCTA)中,低对比剂浓度结合最佳单能量图像对心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拟行双源双能量CCTA检查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均行冠状动脉双源CT双能量扫描,A、B组对比剂分别采用含碘量为370、320 mg/ml的碘帕醇,其他参数一致。将原始图像分别重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不典型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2003年9月至2009年5月间经病理证实的影像表现不典型的17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首诊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名资深放射医师对MRI资料进行评价,包括瘤灶数目、生长部位、大小、形态、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等。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联合DWI鉴别良性眼眶淋巴增生性疾病(OLPD)与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OLPD患者43例,包括良性OLPD 20例(良性组)和眼眶淋巴瘤23例(淋巴瘤组)。分析肿瘤的DCE-MRI定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反流速率常数(Kep)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