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扎冠状动脉是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动物模型的常用方法,但结扎早期心室颤动的发生率高,是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猪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早期发生心室颤动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以期提高猪AMI模型的早期成活率。方法8-11个月的成年小型猪57头,开胸结扎LAD 25%-75%的不同百分位点,30 min后逐层关胸,术后心电监护2 h。根据手术结扎后动物出现心室颤动与否,分为心室颤动组和非心室颤动组,比较两组间体质量、性别、术前心率、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开胸径路(旁正中/肋间)、手术时间、结扎百分位点、术后心率、术后发生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因素的差异;继而对心室颤动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对心室颤动的发生时间、心室颤动前心电图特点等进行评价。结果①所有57头动物经心电图、心肌变色、心脏超声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证实制模成功。LAD结扎后发生心室颤动18例,占31.58%,其中11例(19.30%)除颤无效或反复心室颤动死亡。②与非心室颤动组动物比较,心室颤动组动物的结扎位点高、术后最快心率>160次/min的动物较多,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高(P值均<0.01),而体质量、性别、术前心率、术前LVEF、开胸径路(旁正中/肋间)、手术时间、术后平均心率、术后室性早搏发生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③Enter法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只有结扎百分位点,说明LAD结扎位点过高是AMI后发生心室颤动惟一的独立危险因素,LAD结扎位点每提高10%,心室颤动的风险增加11.2%。进一步分析LAD结扎位置和心室颤动的关系发现,随着结扎位点的提高,心室颤动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心室颤动病死率也相应上升。④18例心室颤动均发生在冠状动脉结扎后35 min内,冠状动脉结扎后5和20 min左右为心室颤动发生的2个高峰期。心率快于160次/min或慢于60次/min时容易诱发心室颤动。结论结扎猪冠状动脉LAD后心室颤动发生与心肌梗死面积密切相关,在心功能满足实验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降低冠状动脉结扎位点,这可能是预防心室颤动的关键步骤。冠状动脉结扎后30 min内应严密心电监护,特别注意5和20 min两个时间点、>160或<60次/min两种心率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等先兆事件。这对AMI动物模型的制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