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公的目光(2)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chunguang7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那里留有我的大伯、二伯,逢年过节我们会回去一家团圆。而每次回老家,爸爸都会拎着柴米油盐带着我去看我的叔公。(开门见山,直接引出叙述的主要对象——叔公。)
  叔公已經八十多了,伴着他的是花白的头发,松弛的皮肤,迟缓的动作,破旧的衣裤与一根年纪比我还大的拐杖,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那双“眼睛”。叔公的眼睛早在十年前就失明了,但似乎正因为这样,他才更热爱阳光,在我有限的记忆中,他都是安坐在那间破木头屋的门槛上边晒太阳边迎接我们的。(详写叔公的眼睛,接近主题,重点突出,呼应标题。)
  离老家很近了,迎面走来四五个和我一般大的少年。个个打扮时尚,穿着名牌,拿着手机,悠闲地听着音樂。他们讨论得很热烈,车驶过,风告诉我他们在聊网络游戏。我想,他们应该也是由父母带着回来过节探亲的吧!回首,只见爸爸不停地摇头。
  拎着两桶油、两箱奶,我和爸爸沿着崎岖不平的石头小路出发了。十几分钟后,我终于又见到了叔公。还是那座木屋,还是那条已经坐得油光发亮的门槛,还是那件补丁无数的灰衣服,还是那根残损的拐杖,唯一不同的是叔公更加苍老了。“叔公!”我激动地大声喊。一听是我们的声音,叔公慌忙用拐杖支起自己的身体,艰难地向前移动了几步,沙哑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你们来了啊,好——好——”(细节描写的加入,使得叔公的形象更加立体。)
  沙发破旧到无处安坐,房间昏暗到看不清五官,但也并不见叔公去开灯,他的目光像钉子般呆呆地盯住我——也对,开不开灯,对叔公来说应该是一样的吧。一年一次例行公事般的见面,只剩下前三分钟的嘘寒问暖和后七分钟的局促尴尬。十分钟后,我搀扶着叔公重新坐到那条门槛上,只有在阳光沐浴的门槛上坐着,才能从叔公的目光里看见一点点的神气。(对房屋摆设和叔公的动作进行详写,使得叔公的“目光”更为突出。)
  我好奇地问爸爸:“老爸,为什么每次叔公总是独自一人啊?”
  “你叔公有两个儿子,都是建筑工人,整天都在外面,最近又凑钱盖了幢新房,两家人自己搬进去了,却把你叔公一个人留在那老房子里,你叔公早年丧妻,后来一直一个人过。”爸爸淡淡地回答。
  “那他的孙子、孙女呢?”我追问。
  “你老家回得少,小时候和他们一起玩过你都忘了。叔公有两个孙子,刚刚在路上不是看到四五个年纪和你差不多的孩子吗?那个戴着耳机听音乐的就是他的大孙子,走在最后面的是他的小孙子。整天游来逛去,去网吧,买名牌,不好好读书,也不回家照顾你叔公……”
  深夜回城时,我看见叔公依旧独自坐在那门槛上,目之所及,是无尽的黑暗。
  (结尾简洁明了,没有了说教成分,将思考的空间留给了读者。卒章显志,呼应标题。)
  升格总结
  升格稿紧扣文章的题目“叔公的目光”中的“目光”一词展开。开篇除去了不必要的赘述,简洁明了。在塑造叔公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文章细节描写出彩,同时时刻注意切题。在感情的处理上,学会了节制,原文过于放任感情,使文章不够自然,因此,升格稿在结尾部分进行略写,简洁明快,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深刻。
其他文献
故事新编,即在准确把握话题题意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名著、历史、传说中,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其中的故事、人物予以加工、演绎和包装,即进行再创作,从而对话题的内涵作出独特而传神的诠释,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一、新编原则  1.联系原著,熟悉“故事”。故事新编的人物是从古典名著或其他作品中借用来的,人物的言行、性格应与著作一致。凡新编故事必须了解原故事的必要背景、意蕴及其他
期刊
话说梁山好汉被招安之后,各凭一技之长,当官的当官,为民的为民,日子过得都挺滋润。这朱贵在梁山时便是开酒店的,回来之后,便思忖着重操旧业。  开店,钱不是问题,散伙时分发的银两足够了,重要的是如何才能有客户。以前寨子里就他一家,属于“托拉斯”,可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难办了。  朱贵于是拔开了腿。他先去询问开酒店经验最足的孙二娘。二娘凤眉一挑,凑到朱贵耳边,吐出了一个字:“奸!”朱贵沉思一番,若有所
期刊
自从阿Q被征入伍后,他的老家未庄也随之声名远扬。政府一声令下,不惜一切代价,打造黄金品牌,宣传阿Q的光荣事迹。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于是政府筹资,把原来的石头小路铺成青色的柏油路。环保局嫌碍事,干脆把路两旁的白杨树全部砍了,取而代之的是“Q居”“阿Q博物馆”“阿Q时装街”……人们欢呼雀跃,喜不自胜。没有一个人觉察到,天空慢慢变得灰暗了。  人们都知道,阿Q最喜欢吃萝卜,政府决定在未庄建设
期刊
要说这清平村啊,巴掌大的个地,却有一个十里八乡都听说过的“名人”,而提到他的人,却又从不掩饰内心的厌恶,见到了他也都躲得远远的。(从人物介绍写起,应尽快入题,突出“中国关键词”。)  瘸子李,脸上挂着憨厚的笑,让人忍不住想去亲近,而孩子却被家人告诫不能靠近他。听村里老一辈的人说,他们家中的男丁世代都是瘸子,人们便认为,这是因为祖上没积阴德,神仙降罪,给的惩罚。就连带着他父亲在工地里被砸死,也说成了
期刊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瑞典学院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演讲。他以“讲故事的人”为主线,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讲了“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回忆了自己的成長历程,讲述了蕴含朴素哲理的生活故事,表达了作家通过写作讲述故事,追求真理与正义的坚定信心。  与顺叙相比,倒叙、插叙、补叙改变了故事情节的平铺直叙,使文章极尽波
期刊
我来谈谈对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的看法。意见可能片面,也可能肤浅,仅供参考。  从学习的角度看,初中偏于感性,高中偏于理性。所以高中比初中“深”在多了一些谈人生哲理的文章,譬如谈金钱,谈人生,谈哲学等,因此,高中生更需要思考,需要懂点逻辑。  从教材看,高中更有系統性。比如高一册的文言文,讲先秦历史散文,选材很有代表性。高二册开始讲古诗,也是按照《诗经》、《楚辞》的系统讲下来的。高中三年下来,应该说中
期刊
下午5时10分,朱晓玉准时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  朱晓玉抬起头来望望天,天空黑沉沉的,北风呼啸着一阵阵从站台掠过,无形雁阵撞击着她的黑色羽绒服,她不由得将头埋进灰黄黑小格围巾里,提着小马扎推着旅行箱往标有6号的候车点走去。此刻,6号候车点的人已排起了长队。  一会儿,K568次列车就要进站了,每到周末返回J城的人多,朱晓玉只买到站票,所以她提着小马扎呢,一个半小时后就到J城了。这样的
期刊
一、 全面周详的战略构想  《隆中对》的战略构想对当时天下大势的分析,所确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联吴”的战略方针、战略措施,从总体上看是准确的、可行的,因而成为刘备集团立国和兴复汉室的基本指导思想。关羽大意失荆州和刘备夷陵之败,导致《隆中对》战略构想中途夭折。《隆中对》战略构想的最终目标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不在它本身,而在于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二、 成就三国鼎立的战略方针  诸葛亮一是要刘
期刊
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那里山清水秀,远离城市的喧嚣,是这座工业化城市里仅存的一方净土。我在这里有过一些美好的童年回忆,每年过年回去探亲的时候,总能激起我许多感慨。那里留有我的大伯、二伯,逢年过节都会叫我们回去一家团圆。而每次回老家,爸爸都会拎着油米柴盐带着我去看我的叔公。(开篇对老家环境和我童年回忆的介绍过于详细,与主题关系不大。)  叔公已经八十多了,叔公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双“眼睛”
期刊
这是一个梦。  母亲抱着婴儿乘了一辆长途汽车,在她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摆着她们母子鼓绷绷的行囊。  铅似的天空锅似的闷住了大地和大地上这辆长途汽车,这长久的灰暗和憋闷终于使母亲心中轰地炸开一股惊惧。她的头颅猛烈地撞在车窗上,玻璃无声地粉碎了,母亲和婴儿被抛出了车窗外。  母亲在无边的黑暗里叫喊。当一阵闪电凌空划过,母亲才看见脚下的大地正默默地开裂,这是一种令人绝望的开裂。母亲低下头,她看见婴儿对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