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地震危险性

来源 :地震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hu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由于马来西亚地震活动性低,所以地震危险性评定并没有得到重视。然而,在加里曼丹岛东北角的沙巴州存在局部地区的小、中地震的潜在危险性。同样,马来西亚半岛的西海岸遭受苏门答腊外大震长周期波的侵袭,地面运动可能会被放大。东南亚地震学与地震工程联合会(SEASEE)承担了1982~1984年地震危险性减灾计划,进行了包括编制马来西亚地震构造图在内的一些地震学研究(图1)。
其他文献
通过对“CHD—6”核旋仪部分电路的修改,改善了该仪器的一些性能,从而提高了地磁观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期刊
5月4日至5日安徽省政府在合肥召开了全省首届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广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和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示精神,结合安徽实际,研究部署实现安徽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措施和任务,认真听取了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省政府张润霞副省长的重要讲话,省地震局候茂生局长代表省政府就实现我省防震减灾十年目标的重大意义、途径和措施等作了全面阐述和说明。与会的各地市
期刊
黄河下游为一条地上悬河,存在着严重的地震危险性,未来强震会引起大堤失稳开裂,造成特大水灾。本文研究了黄河下游菏泽和滨州地区断裂及地震活动特征,对比历史上地震发生对黄河大堤的影响,认为黄河东明——粱山段和滨州段将是黄河下游具潜在危险的地段,并提出了防御措施,这对减轻或避免黄河下游地区因地震活动而引起的水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中国的地震区划工作开始于1920年(翁文灏,1924)。在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小组承担了工程地震危险性评定工作。到1954年底,他们主要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对750个地点的烈度作了评定。中国科学院专门成立了一个地震工作委员会,来检验和批准各种工程场地的烈度评定。当时,由第三历史研究所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查阅了8000多册历史文献,
期刊
井下地脉动测试是一种新型的原位测试手段,本文简介了这种测试方法的要点,并对测试数据的工程价值与应用方法进行了讨论。
期刊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台湾位于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边界上,那里发生着主动碰撞和俯冲现象。这样的板块构造过程导致了该地区强烈的地震活动(Tsai等,1977;1981)。平均每年约发生一次破坏性地震,其中一些会造成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Cheng和Yeh.1989)。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在这地震易发区,未来地震的潜在损失将更巨大。因此,地震危险性分析对于现有的重要建筑物的安全性评定,以及正
期刊
以苏州地区三口基岩地震地下水动态观测井1994年记录到丰富多采的微动态异常为基础,从本区主压应力轴的方向及各井所处不同断裂带的构造部位入手,并以本区中强震的震前异常及远大震的同震效应予以佐证,分析了各井在异常形态、异常升降方向、异常幅度等方面不同的原因,并以具体分析预报实践,对其与本区有感小震三要素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了值得思索的问题与启示。
期刊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在日本,最早对地震危险性分析进行科学、实用的研究是河角广(1951),他采用了599~1949年间发生的342个地震,把该时间段地震活动水平假定不变,而假设地震的发生为一个简单泊松过程。应指出,该历史地震目录是极为不完善的。其结果分别以75年、100年和200年时段的预测峰值加速度等值线来表示(图1)。此图称作“河角广图”,该图及其修订版在70年代前一直被广泛采用,作为供土木
期刊
据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苏新出报字[1995]第30号文件通报,在江苏省首次期刊质量评估和分级中,有146家期刊被定为一级期刊。《地震学刊》榜上有名。通报说:此次质量评估分级是在上半年全省首届“双十佳期刊”及优秀期刊评选的
期刊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泰国为非地震区。地震主要发生在沿泰国西边界之外的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断裂带。早在公元前624年,泰国和缅甸就有历史地震的文字记载(Nutalaya和Sodsri,1984)。1963年,气象部门在清迈建立了第一个地震台,后来有选择地在一些省份建立了8个地震台(图1)。至此,泰国的地震监测开始系统化。1975年2月17日记录到发生在Tak省的5.6级地震和1983年3月22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