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意识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tcf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先生说过,“课程为学校教育之中心,假使课程得有圆满解决,则其他问题即可迎刃而解”。毋庸置疑,学校课程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的课程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瞻远瞩的课程目标意识。教育目标是培养人的方向和规格,非常上位;教学目标是指具体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实践中这两个不同层面的目标往往是两张皮,彼此没有很好地联接起来,而课程目标则起着重要的勾连作用,使得它们具有连续性、渐进性。
  我们的课程究竟需要定位什么目标呢?笔者认为,我们的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至少要培养学生的“三商”,即智商、情商、行商。智商,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应用、创新等方面。尽管我们强调得非常多,但现实中学生头脑中往往充斥着太多的碎片化知识,缺乏精致化的、有效的、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情商,我们关注得较少。笔者认为情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自己”,让学生对自己有合理的自我认知,摈弃自我中心,学会欣赏别人、合作交往、共同生活;二是“体谅别人”,让学生体验挫折、艰辛、痛苦,将心比心,悲天悯人,从而悦纳自然、他人,进而提高自我。所谓行商,就是基于信仰的一以贯之的持之以恒的卓越的行动力。
  精心设计的课程结构意识。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载体,是学生成长的场域。然而,对一些学校而言,所谓课程往往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等一些科目与活动的堆砌,缺乏内在的结构。因此学校需要在满足国家的基本要求下,根据地区特点、学校特色、师生个性等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从而对课程进行解构和建构,发展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比如北京十一学校,为了构建适合每一名学生个性发展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分层课程、分类课程、综合课程、特需课程四类。在分层课程中,理科课程划分为不同层次,人文与社会方向、出国留学、工科方向生、数理方向,从而让课程难度呈现梯度。分类课程,比如语文划分为写作、古典诗词欣赏、文言文阅读、小说赏析等。综合课程,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起来,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特需课程,为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所设立的课程,体现了对学生个性需求的极大尊重。
  又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 X”课程。“1”是整合后的国家基础性课程。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健康教育整合为“品德与健康”,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将语文与英语整合为“语言与阅读”,强调双语阅读;将数学、科学、信息、综合实践整合为“数学与科技”,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将美术、音乐、书法整合为“艺术与审美”,培养孩子的艺术品位。“X”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拓展类课程,比如“数学与科技”模块的“X”课程还有数学思维、DI头脑风暴、轻松发明、机器人等。因此所谓的课程结构意识就是,学校课程不是随便摆设的地摊,而是精心构置的个性化超市。
  动态开放的课程资源意识。一般来说,课程资源是指那些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其创生的来源主要有课标与教材、学科本体、社会生活、学生自身四个方面。
  课标与教材,是经过专家集体攻关的结晶,具有很强的规范性、科学性。然而对课程资源实行拿来主义,注定是不行的。教师要想保持自己的主体人格不动摇,就需要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从教材执行者转变为反思性教育实践家。学科本体方面,教师应从学科发展史、学科基本结构、学科前沿等方面汲取专业智慧,保持高度的专业自觉,使得教学的学科特色鲜明,有学科的味道。社会生活方面,要让学生感知学习的现实价值,从生活开始探究,通过思维和操作,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学生本身就是课程资源,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能力秉性等的差异,完全有可能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比如北京二中的一对双胞胎兄弟,由于对天文学非常感兴趣,造诣颇深,从而为全校学生开设“兴趣天文学”的选修课程,效果非常显著。
  一言以蔽之,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教学技能精湛的优秀教师,更加渴求拥有强烈课程意识的卓越教师。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正>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虽然兴起时间短,目前上市的相关产品也不多,但其受到的关注度非常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纷纷出台相关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号召并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事司法改革一直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变迁的一条主线。民事司法改革与我国的社会改革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发展过程反映了社会变化——政治、经济、文化、
<正>~~
期刊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舶来于西方,英文是“Key competencies”。“Key”在英语中有“关键的”“必不可少的”等含义。“Competencies”也可以直译为“能力”,但从它所包含的内容看,译成“素养”更为恰当。简言之,“核心素养”就是“关键素养”。  要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核心素养是“关键素养”,不是“全面素养”。  把核心素养等同于全
生命只有经历严寒的磨砺,才能孕育出初春的芽孢,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教师的成长也是如此,只有在反思中砥砺前行,才可能在艰难中弥漫出清香。  教师要用新思想、新理念作为成长的航标,要用反思将成长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用“三个一”激励自己的成长。  教师要有一个“师傅”跟踪指导(即领航工程),一个“成长计划”(即自我三年成长目标),一个“教学反思记载本”(即教学反思)。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实现
当前江黄颡鱼夏花培育的主要问题是成活率低,通常仅30%左右,这已成为发展江黄颡鱼养殖的主要障碍。为此,根据江黄颡鱼仔、稚鱼的生物学的特点,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适口饲料
【据《J Viral Hepatitis》2019年7月报道】题:戊型肝炎相关肝衰竭患者新型诊断模型的构建(作者Wu J等)HEV感染可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急性或慢加急性肝衰竭(ALF/ACLF)。尽
台湾作家柯景腾曾说:“我只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有一点点不同。”仔细考量,这句话意义深远。  “世界因我而不同。”既然人生短暂且如此宝贵,那么,如果撇开职业对维持生计方面的意义,我们应当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使我们的周遭发生一些改变——有价值有意义的改变。  使我们的周遭发生有意义的改变,有多种途径。  我们可以使自己的生活发生有意义的改变,也可以使所处的环境发生有意义的改
您好!我们是一家纺织企业,因设备落后,产品品种单一而经济效益欠佳,厂里原来招用的一批固定工,1995年转制为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制工人,最近厂里进行大改组,准备以厂里客观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