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认知与思考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的出现,短时间内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被认定为是互联网时代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但是对于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而言,则又是一系列新时代的挑战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思考自身对于互联网的时代认知,并且基于现实条件给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纵观我国近些年关于网络安全的新闻事件,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在安全防护技术上是取得了重大突破的,但仍然会有大量的网络犯罪案件出现。究其原因,更多在于用户个人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和相关防护技术手段的不了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多种形式和背后逻辑,并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认知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15.025
  当今社会的发展中,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必要组成部分之一,诸多现代化业务都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进行解决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开拓了网络空间数据的规模,更是在全社会互联的情况下,使得诸多个人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数据空间内。在这一系列的时代挑战面前,我们在面对互联网安全问题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财产安全和隐私安全,更是全社会平稳安全生产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的初级阶段,互联网逐步成为维系社会生产、保障社会高效运行的重要支柱性技术。但新技术的产生,在带给人们极大生活便利的同时,必可避免地也会产生诸多的新问题。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认知已经有了很深刻的了解,诸如病毒和黑客攻击等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之一。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
  1.1 软件病毒侵害
  网络病毒是计算机网路安全的重要威胁因素之一,也是目前社会认识最广泛的一种计算机破坏形式。早在中国计算机普及率并不高的时期,社会大众就从新闻中认识到了“熊猫烧香”病毒的危害,对于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损害的同时,更是造成了个人的财产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互联网安全的认知都深深震撼于病毒的强大破坏性。在2000年之后,一直到2009年之前,国内发生过两次大規模的网络病毒侵害事件,最严重的的时候还会导致整个国内网路的大面积瘫痪,成为社会民众深恶痛绝的事情,软件病毒的危害可见一斑。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当完备的方案和技术能力可以解决大部分的计算机病毒,但是相关的犯罪新闻依然可以在新闻中听到,而且也不排除有高危害病毒爆发的可能。
  1.2 网络黑客入侵
  黑客这个词对中国民众而言并不陌生,尤其是早年的《黑客帝国》电影的大火,更是让人们对于黑客的概念戴上了高大上的精英标签。然而,事实上,黑客只是一群在没有经过计算机主人允许的情况下,通过恶意的方式投放木马病毒,趁机盗取用户的个人数据和隐私信息的犯罪行为。既没有电影中主角的高颜值和华丽外表,更不是多么高精尖的技术,很多黑客行为更是一种在现代化编程手段辅助下的“傻瓜操作”的产物。在我国2005年前后,大量出现未成年人“黑客事件”,看上去似乎是青少年的高智商犯罪,但是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却发现只是一群好奇心强烈的孩子,在不清楚自身行为的情况下利用编程漏洞和自动化手段进行的混乱指挥。而对社会而言更应该反思自身的网络空间治理漏洞问题。
  1.3 用户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
  用户自身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薄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造成网络犯罪的根本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说是重要原因因素。计算机的家庭版普及,对于中国社会而言,更多是以购买的方式在家里添置了一个可以随时查阅信息的设备,对于这台设备的基本运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运作方式其实根本不理解。也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信息不对称。不法分子正是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开展了自身的犯罪行为。由于用户自身并不清楚计算机的运作,也不了解所谓的黑客行为是通过哪些形式进行的,加上一些个人欲望的驱使,无意间给不法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造成了自身的利益损害。
  1.4 计算机系统中的漏洞问题
  计算机系统漏洞,也就是人们常听说的“bug”。事实上,计算机系统漏洞是一件根本不能避免的事情。一方面,计算机的信号接收都是通过高频和低频信号完成的,也就是“1”和“0”,而处理信号的方式就是所谓的系统程序。系统程序的编写建立在逻辑语法的编写上,程序员在编撰程序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依靠的是人的逻辑编辑,而人的逻辑在反馈到计算机应用上就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沟通障碍”,也就是系统漏洞。另一方方面,随着软件系统产业不断推出新的系统产品,加上计算机运行中需要安装大量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开发者之间的逻辑思维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反馈到系统操作的过程中更是会有新的问题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应用对于系统本身的代码篡改,或者两种代码运行过程中的执行冲突都是造成系统漏洞的根源。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系统防火墙系统
  人们所熟知的“防火墙”,从本质上说,是一系列设置在不同网络之间的程序代码的组合,也是维护用户个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性手段。其最主要的工作,是要组织外部的代码在计算机内部违背既定规则的不正常的运行,尤其是对自身系统代码的肆意篡改行为。不仅如此,防火墙的设置也是在限制用户踏入危险网络区域的一种提醒与访问限制。用通俗的方式解释,防火墙的作用就是既不让外部的程序随便访问计算机本身的资料,更不允许进行资料的盗窃和篡改,同时又保证计算机管理员本身也不会走出规定的安全区域。   2.2 重要信息的加密保护
  网络空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一般来说,我们会将整个网络比作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在这个空间内部,本身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整个空间一体没有边界也没有中间阻挡,人们进入这个空间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周边的一切,并且可以到处走动。但是空间内部确有各种区域,展示着不同的信息,这些信息区域也是可以无序变化的。信息在这个空间内部,本身没有隐私可言,进入这个空间的人想要看到你的信息只需要搜索就可以,甚至于不经意间从你身边走过,也可以看到这些信息。因此,对于个人信息的加密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当于在自己四周建起了围墙,阻止陌生人随便查阅你的信息内容。而在网络空间内部,这样的防护应该是全方面的,不论是自身信息还是向其他人传递的信息,都必须处于外人看不到的状态。
  2.3 网络空间的访问限制
  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下,很多时候我们都有需要异地登录账号或者进行远程操作办公的需求。最常见的是视频通话、远程会议以及计算机远程操作功能等。在进行这些操作的过程中,人们通常需要给对方自己的账号信息,这就很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机会。网络本身是只认信息不认人的,一旦违法分子以用户的名义登录操作时,想要追回损失和溯源就会变得非常艰难,从哲学的角度来说,我们很难在网络空间用计算机语言的方式证明“我是我”。因此,对于自身信息安全的保护非常重要,不能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尤其是重要的身份信息和其他信息等。
  2.4 系统漏洞的补丁修复
  计算机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用户个人的需求问题,可能会产生一些系统开发者没有想到的意外情况,或者是多种应用程序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代码执行混乱问题。尤其是各种应用程序之间自身的代码想要在系统上运行都需要适当更改系统的确认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系统漏洞。系统开发者会在发现系统漏洞后,进行程序编写以修补漏洞,通过发布补丁的形式由用户自己安装补丁。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一定要认清发布补丁的企业是否是自身计算机系统的编写企业,而且一定要认真阅读补丁的修改内容再进行安装与升级,以免被不法分子乘虚而入。
  2.5 病毒软件的有效识别
  目前,国内病毒软件开发企业众多,杀毒产品的选择性也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这一市场,表面上推出杀毒产品,背地里却夹带私货。一般来说,杀毒软件的选择,最好选择信用好的大企业的产品,处于自身企业发展和品牌考虑,其产品质量一般都会有所保障。尽管这些杀毒软件可能存在一些商业行为,但是杀毒软件的重点在于其安全性,用户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進行合理选择。
  2.6 重要信息的安全备份
  计算机中的重要信息数据,一般是需要进行备份的,特别是关于用户个人的重要信息数据更需要在可移动硬盘中进行备份和物理保管。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云空间存储也成为人们进行数据备份的选择方案,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是,云空间也是网络空间的一部分,在云空间的数据备份其安全性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个人隐私数据尽量不要在云空间留存,而是选择用移动硬盘这种物理存储设备更为安全可靠。
  3. 结语
  计算机网络安全治理问题,是新时代的现代化社会治理问题之一。当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都深度依赖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情况下,相关的互联网安全就顺势成为了国家安全管理板块中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全球化的形势下,网络空间甚至会成为大国博弈中的重要战场之一。由于新技术的出现针对其管理的体系没有在各个国家甚至是国家自身当中形成共识,因此网络空间战场的争夺也将会是异常激烈的、混乱且没有底线规则的。因此,必须重视网络安全管理问题,提高居民的个人安全意识,提升社会的网络安全治理能力,打造风情气正的网络空间氛围。
  参考文献:
  [1]徐大海.基于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认知与思考[J].电子制作,2020,No.394(08):70-71+94.
  [2]牛占冀.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常见风险及防护的思考[J].科学与信息化,2019,000(027):P.66-66.
  [3]段振华,冯爱花.计算机网络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39-40.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并对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在本院进行分娩的890例孕妇进行研究,按分娩年龄分为对照组445例(20~34岁)、研究组445例(35~43岁),观察两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并对可能造成高龄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妊高症、妊娠糖尿病发生率及剖宫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引起高龄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育史、心理焦虑或抑郁、流产次数≥3次、体质量指数(B
目的探究脑损伤新生儿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严重窒息后引起脑损伤的患儿80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方式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明确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NBNA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BNA评分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
【摘要】融媒体环境的到来,受到影响最明显、最深刻的就是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而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又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信息传播、维护社会舆论环境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县域广播电视新闻就需要清晰知晓融媒体环境的变化,做到顺应时代进行发展,在现代激烈的媒体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且以不断的发展、实践作为载体,探寻得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和模式,这对于国内媒体行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与广大的县域内的人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曲美他嗪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4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联合组70例与参照组7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比索洛尔治疗,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与比索洛尔联合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血气分析及心功能参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FEV1/FVC及FEV1水平在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
目的探究康复治疗仪与盆底训练联合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康平县人民医院分娩的9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其姓氏拼音首字母先后顺序编号,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初产妇接受盆底肌训练,观察组采用康复治疗仪与盆底训练联合应用方案,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后康复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盆底压力分级Ⅰ级占比为6.12%,低于对照组(20.41%),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摘要】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结合、作用。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这种背景下,广播新闻人员一定要充分提高创新意识,对广播新闻的内容以及形式等进行创新,才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广播新闻。在融媒体背景下,本文首先介绍了培养广播新闻编辑创新意识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广播新闻的发展现状,最后重点探究了如何培养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广播
【摘要】融媒体背景其实就是传统媒体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新的时代需求、经济形势以及科技发展的一种产物。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普及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迎来的新的机遇,但是在广播电视播音主持方面则面临着巨大的语言冲击。本文通过简要阐述融媒体给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带来的挑战,重点阐述了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规范性提升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融媒体;播音主持;语言规范  所谓的融媒体其实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电视受众群体的文化素养的整体提升,受众在欣赏电视节目的时候,对电视新闻节目本身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切实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也要做好电视新闻的文字编辑工作,不但要在文字上把好关,还要做好创新工作,力争打造出一档质量高、有深度的电视新闻节目。  【关键词】电视新闻;文字把关;编辑;职业素养  对于一档电视节目而言,新闻是
【摘要】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使得新媒体逐渐衍生并获得高速发展,新媒体的出现产生了深远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同时出现了多种移动智能设备,受众可通过手机以及平板等设备获取需要的信息,信息获取还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方面的限制,在这一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以及受众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是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对广播媒体带来了一定冲击,但也提供了诸多发展机遇,
目的观察早期血糖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结局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9例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研究样本,将其中84例在孕24周即行早期血糖干预的孕妇纳入观察组,85例在孕32周入院后行正规治疗的孕妇纳入对照组,评价两组分娩方式、妊娠期并发症、围生儿结局。结果入院第3天观察组空腹血糖值为(5.21±1.01)mmol/L、午餐后2h血糖值为(9.67±1.42)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8.69±1.22)mmol/L、午餐后2h的血糖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