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引流液细胞因子检测早期发现胆道手术后胆漏的临床探讨

来源 :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良性胆道术后胆漏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种临床并发症,通过检测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胞因子早期预测胆漏发生并及时处理。方法 2006年8月至2009年7月间,3227例患者接受各种类型良性胆道手术,术后1、3、5天检测腹腔引流液和血清标本IL-6、IL-8、IL-10、TNF-α变化。按临床是否出现胆漏分为胆漏组(17例)和未胆漏组(3210例)。结果胆漏的发生与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总管直径有关,其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未胆漏组和血清水平,可用于早期预测胆漏的发生。结论腹腔引流液细胞因子水
其他文献
为了高效率地重建3维医学图像,并能充分显示内部隐含分界面及内部细节的详细信息,提出了一种能在普通硬件条件下实现的用于半透明体绘制的光学模型IVROM(improved volume rendering optical model)。该模型在光线吸收与发射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阴影、直接散射与间接散射等因素。此外,还详细介绍了结合该模型与Shear-Warp算法的半透明体绘制方法的实现。实验结果表明,
胆囊癌是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胆囊癌定义为局限于粘膜(T1a)或肌层(T1b)的胆囊癌。对于T1a期胆囊癌,单纯的胆囊切除术已足够;然而对于T1b期胆囊癌,是采用单纯胆囊切除术还是实
尽管时间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随处可见,但对胆道结石这一古老疾病的治疗仍存有较多的未解之迷。其中胆道术后的残余结石处理至今仍是令肝胆外科医生颇感棘
期刊
随着肝胆外科、肛肠外科及新辅助化疗的进展,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LM)的观点和理念也逐渐更新,尤其在外科治疗方面的策略有各种不同的概
腹部手术史尤其上腹部手术史一直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相对禁忌症之一[1],主要原因是该类患者腹腔内常存在较为广泛且致密的粘连,导致镜下分离松解困难,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意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及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对1990年7月~2009年11月收治的38例胰管结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缺乏特异性症状,主要系上腹部疼痛伴(或不伴)肩背
肝脏移植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是移植肝脏冷保存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肝脏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缺血预处理(IP)的下游信号分子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
背景 相比于尸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发生胆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活体右半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24%~60%。本研究的目的是讨论在单中心的连续200例行活体右半肝移植术的
Mirizzi综合征(MS)是指因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压迫而引起肝总管狭窄,或同时有炎症,甚至合并化脓性胆管炎,导致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本病发病率低,约占同期胆囊切除术的0.05
目的对比分析手术根治切除和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比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四月住院治疗根治性手术切除和动脉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