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籍广东的我刚来广东的时候,发现粤人的确有些不同:一是“念旧”,在南方琳琅满目的水果档口,脐橙出产地长大的我,惊讶地发现澳门水果商人会特意标榜自己卖的是“旧橙”。崇尚鲜甜口味的我,不得不沉下心来体会旧橙里不声不响、细长婉转的清甜;在茶楼,他们最中意的是陈年普洱茶的醇厚,而不是新茶的鲜爽。后来我得知“去年”在粤语中是“旧年”,在一直追逐新思想的我看来,这种对旧的品鉴态度无疑散发出一种沉稳的气度。二是“喜多”,广东茶楼的点心样式会让你看花眼。这个“多”我并不陌生,四川小面,浇头里动物品种有五种上下,总数可达三十余种;北京小吃可用小楷写满一小黑板。但广州的点心呢?可以多到记不住。如果有电影拍到早茶,必须有一个画面,近视眼一头扎进菜牌,幸福地迷失其中。
大约是1979年之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广东人的早茶与宵夜,也都爱说广东人在早茶中如何“谈生意”,情况大致属实。
广东人的早茶的确离不开几千年的开埠史,即使在号称“闭关锁国”的清朝,广州仍未断绝与世界的往来。从珠三角出去,远航船舶的吃水线被茶叶与瓷器压得很低。昔日葡萄牙帝国与大英帝国属地所产的物资和全人类烹饪的秘密,都汇聚于珠江三角洲的澳门、香港与广州的茶楼了。
一盅两件
早茶首先是“茶”,英语中“tea”的发音据说来自最好的茶产区福建。其次是点心,英语中的“dimsum”无疑来自粤语。在珠三角这个“小国际”里,福建茶成了中国茶的代表,广东点心则代表了全中国的点心。
计划经济时代,美食家赵珩对广州早茶有过精准描述,其中提到两人份的早茶价格在三四十元。而我从小听说的价格就已经是七八十元了。奇怪的是,等我来广州之后,这个价格一直就不变了。
有名气的茶楼需要等位,少则半个钟,多的时候会到一个钟。记得一次我持号逡巡良久,发现有一空位,叫来领班问可否就坐。领班笑了,回头看一眼前台大钟说:“这个位,有位老人家每天来。三十多年了。”不久,真有一颤巍巍的老人家拄着四脚拐杖,一步一步挪到那个位坐下。我留意她的一盅两件:熟普、一碗粥、一碟白灼芥蓝。据说“文革”期间,粤人仍淡定地在国营茶楼饮茶。
今天,茶楼已成为游客必去场所。不用听口音,就能分出本地人与游客,本地人一盅两件,游客往往会点一大桌子菜。
一盅两件指的是一壶茶,两种点心。点心多如繁星,常点的不外四种:虾饺、烧卖、叉烧包和蛋挞。第一次在广东见到虾饺的人,会惊叹虾个头之大,但其实更讲究的是皮,这点赵珩说的最好:“虾饺讲究皮色白且薄,呈半透明状,略略透出点虾色。虾饺成败的关键在于皮,皮的制作要用到澄粉,澄粉即小麦磨浆压干后反复暴晒的产物。澄粉粉质幼滑,色洁白,最大的特点是加温后呈半透明状,软滑带爽。”“软滑带爽”这种北方人不在意的口感更常见的广东说法是“清甜弹牙”。从这个角度去吃,才能更好体会历代粤菜大师的用心。
烧麦分干蒸烧麦与烧麦,烧麦与北方烧麦算是亲戚,干蒸就更加广东化了。皮中有鸡蛋液与玉米粉,所以偏黄色。多种馅料里有北方罕见的肥猪肉粒、虾与马蹄粒(荸荠),让口感往“清甜弹牙”的方向走得很远。叉烧包在北方人的印象里唤起的是几部香港惊悚片。在广东人看来,叉烧包是一种西关的传统点心。太传统了,以至于拿来形容人的老迈。倒是用吃惯各类包子的北方人的眼光去看,叉烧包带一点喜感,因为它被看作是“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
蛋挞显然是西点,广州与蛋挞曾有过一段纠结而惆怅的关系。据香港业余历史学家吴昊考证,19世纪20年代广州的百货公司就推出了蛋挞招揽顾客,而香港要迟至40年代才出现蛋挞。
今天无疑是“葡挞”的天下了。在澳门买“葡挞”的文青,永远会纠结去玛嘉烈店还是安德鲁店排队。
这对发明出享誉世界的“葡挞”的爱侣之间的种种纠葛仍然困扰着我们大家。其中最痛心、最令人扼腕的莫过于玛嘉烈将安德鲁的秘方卖给了肯德基。我在《南方都市报》美食版读过一段疑心病发作的文字:“广州肯德基的蛋挞吃起来感觉味道和安德鲁葡挞很接近,甜而不腻做到了,香滑柔软却略嫌不足。或许因为安德鲁葡挞里面混合了安德鲁与玛嘉烈的爱之苦涩吧。”
2006年晚秋的一天,英国的安德鲁先生清晨慢跑后回家,因哮喘病发作去世。
适合钟情、适合创业,但也许更适合分手的大广东啊……
茶与革命
沈宏非解构过早茶,因为广州人24小时都在吃,那什么叫早?什么叫晚?“广州人可以算好了时间,在半小时之内驱车赶到番禺、顺德等地,享用凌晨12点从猪腹和屠房里准时出笼上市的新鲜猪杂。”
游客领略过广东早茶的细腻与体贴,也领教过广东晚餐的生猛与旷達,但未必知道早茶里除茶与点心之外的第三要素:报纸。
从发黄的旧照片里就可以看到早茶与报纸密不可分。内地人觉得广东人会做生意,但不关心时事。有本事去十年前的陶陶居或莲香楼看吧,《广州日报》与《南方都市报》激战正酣。
我刚到广州的时候,《广州日报》超过《南都》多一些,《南都》的反超来的有些缓慢。《南都》老总程益中在上海吃早餐的时候曾经叹息:“早晨在明亮安静的餐厅里喝咖啡吃牛油面包,遗憾的就是找不到一张可以看一眼的当地报纸。”
是啊,吃早餐的时候,怎么能没有一张生猛的报纸看呢?没一张热腾腾刚出印厂的报纸在手,话题能有什么质量可言?早餐怎么能称得上完美?
饮茶,又被粤人称为“叹茶”。“叹”字何意?广州、香港文人有不同的探究猜测,但都同意有“享受”的意思。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生活太久的人,“叹”字勾起的无非是“叹气”与“叹息”,早忘了“叹赏、叹服、赞叹、咏叹”的旧意思,更别提什么“一唱三叹”了。正因为珠三角有可叹之物,所以粤语中又有“叹世界”一说。美食家蔡澜主持的《蔡澜叹世界》曾是TVB很红的旅游节目。
粤语难学,听却容易。在茶楼听粤人“叹世界”,会惊叹世界之大。有家长里短,也有去世界各地旅行的观感,还有丰富细致到不可思议的个人爱好。聊天中的“喜多”正体现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富,有了这份丰富,广州人才淡定地持有一种旧观念:走到哪里,他们留心看的都是人们如何“揾食”以及“食乜嘢”。 普通话聊天里我们常常邂逅的捍卫观念却比较少见。
粤人不捍卫观念吗?二十世纪初“改良派”与“革命派”的领袖康梁与孙中山都是广东人,粤人当然会捍卫观念,只是他们捍卫的地方不在茶楼而在街头罢了。梁启超与孙中山,观念虽不同,做事风格却都一样务实。梁启超在美国依靠洪门在华侨(多半也是粤人)中的演讲筹款,孙中山也一样。梁启超在日本办报、聚会,孙中山也一样。梁启超甚至考虑过与孙中山一起做一些事,只是不想违背老师康有为的话,放弃了合作。
多年以后,另一个革命党——共产党——建立了共和国。据粤菜大厨讲,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去北京看望邓颖超,带的手信就是广东早茶里最常见的“萝卜糕”。吃过香糯的“萝卜糕”,你会同意,广东人是理解萝卜最深的人。
百年普洱
都说早茶的重点在于吃点心,但广东人并非不重视茶。孙中山说过:“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不愧是茶叶消费最大省份出来的革命家,一锤定音。
美食家唐鲁孙说,在茶馆里看茶客喝什么茶,就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但什么茶都喝的广东人就不一样了。在茶楼,珠三角的茶客常喝普洱(熟)、乌龙、白茶、花茶、龙井。香港人还会喝六堡、老生普等传统茶,而内地快速兴起的立顿在香港销量较少。1997年,香港年消费普洱茶达6000吨,那时内地喝普洱茶的人可能仅有两千人。
普洱茶是云南少数民族喝的一种大叶茶,在陶罐中翻烤,放入糖、炒米等一起喝,浓酽香甜。清代皇室很喜欢用来做奶茶。经过一百多年,普洱茶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澜说:“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街去喝上两杯……”
二十世纪80年代,台湾茶商发现了普洱茶的价值。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虎视眈眈、蓄谋已久的台湾茶商从忐忑不安的香港商人手里将茶席卷而去。从此,普洱价格扶摇直上。2013年嘉德秋拍,产于20世纪初的福元昌圆茶(一筒七饼)拍出了1035万的惊人高价。
在20世纪上半叶,香港人就这么吃着虾饺烧麦,喝掉了大量的极品普洱。
幸运的是,台湾茶商的强大触角没有伸入广州。所以,至今有一些广州人家里藏着价值连城的茶。有朋友不仅有一屋子好茶,还一改广东人的慵懒作风,直接飞去云南,采茶,炒茶,保证自己的收藏连绵不绝。前几天得知佛山茶人的家事,儿女们分家都不要房子,只要堆成山的好茶。
在广州茶博会或宇宙茶叶中心——芳村,仍然会遇到那些买茶回家收藏的广州人,他们多数已近中年,勤勉、瘦削而沉默。他们在茶博会上辨认懂茶的人,细细问那个永恒的问题:“请问,到底什么茶算是好茶?”
茶商的冲动是劝人们多多喝下今年的生普。但生普“刮油”非常犀利,虚弱的朋友根本招架不住。我有一朋友属金链汉子,魁梧彪悍,但半个钟便败下阵来。“感觉像做了一台手术!”他偷偷告诉我,我遥指那些仙风道骨的瘦子们,他们仍端坐如仪,饮下香气袭人的茶汤。金链汉子自愧不如,连连拱手告退。
陶陶居是广东著名的茶楼,提起广东早茶的人都会说起。前不久在陶陶居吃完饭,掌柜海燕女士请我们去她的茶室喝茶,是她自己去云南做的百年古树茶,茶香盈室,另一个房间传来音乐,音质极佳,原来是她在上海找人打造的音响。“做餐饮太累,做茶可以放松自己。”夜晚谈了很多,连财务状况都谈了几句,干净利落,也不觉得不雅,喝茶喝到不知今夕何夕的境地,第一次觉得茶离人太近,根本无法分开。
丝袜奶茶
北方人来到广东,原先的茶叶观念往往会受到颠覆。其实这种颠覆的过程早就发生了,可惜经过二十世纪的纷扰,这个民族积累了几百年的茶叶知识消散了。比如说吧,人们的认知往往跟领导走,北方领导爱喝龙井,龙井就变成了标准。
清朝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关于茶的议论最近才频频被人引用:“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如果这段文字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关于茶叶的争论就会少一些。首先,茶叶的作用真的就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如果效果不明显,再贵也没用,一件商品贵要贵得有道理,让人猜、让人悟的极品恐怕小心一点为好。其次,“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这句话虽然在茶人中不算出格,但在普通人听来却如晴天霹雳。普通人虽说从龙井中品尝不到多少“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的效果,但多数会极力捍卫龙井的地位,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大致勾勒出茶叶的版图与歧视路线图,我们再来谈谈奶茶吧。在茶人世界里,往茶杯里加任何东西都是没有品的,但奶茶却在这种歧视的气氛中慢慢生长成一种怡人的饮品,真是耐人寻味。
广州随处可见大杯奶茶。大多数旅游者起初只能品尝到奶茶中的“奶茶”味,至少要喝二三十杯从冰冷到滚烫之間不同温度的奶茶,才意识到其中的茶是红茶而不是绿茶,其中的奶也不是鲜奶,而是要香浓很多的某种奶制品(新闻报道里面奸商使用的化学代用品名字是很可怕的)。
广州毗邻香港,港式奶茶也有市场。还有小店卖制作港式奶茶原料的“锡兰红茶”。“锡兰”即斯里兰卡,香港的译法。我在澳门工作过一年多,对早餐中必有的港式奶茶先是肃然起敬,后来安之若素。与超市供应的“立顿奶茶”香气扑鼻不同,港式奶茶质朴浓郁,提神效果更好,更适合缺少睡眠的白领,更能抚慰白领对即将面临的文山会海的恐惧心理。
港式奶茶在木牌上常常写成“丝袜奶茶”,表面上与制作高档哈瓦那雪茄传说中的保密工艺类似:热带美女曾将贵重烟叶在大腿上揉搓,这项工艺赋予雪茄烟叶一种似有似无的神秘吸引力。但是,“丝袜奶茶”的制作与丝袜却没有关系,只是因为过滤茶叶的滤网成分为棉纱,被茶汁浸染后疑似丝袜颜色,故名。让有些人失望了?
香港作家林奕华对此有更深体悟。他在《香港制造》一书中写道:大排档牛奶红茶喝在外国人的嘴里,浓的太浓,奶多的太多,但是感受着自己的文化经过改造,变成不同滋味,却又不失其本身的身份,谁说不也是对原创者的一种恭维?
未免有些过度诠释了。这种揣摩外国人心理的心态,大概与他在香港、伦敦两地生活的经历有关,与英国与香港的关系有关,但与一杯朴实无华的奶茶关系不大。在我看来,茶的喝法,蒙古族和藏族同胞与我们就不相同。今天汉族人已能放松警惕,坦然接受一杯茶里掺入许多成分不明的内容,味蕾们舞之蹈之足矣,非要辨认其中的地缘政治与文化强权,就过了。
责任编辑 何冰凌
大约是1979年之后,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广东人的早茶与宵夜,也都爱说广东人在早茶中如何“谈生意”,情况大致属实。
广东人的早茶的确离不开几千年的开埠史,即使在号称“闭关锁国”的清朝,广州仍未断绝与世界的往来。从珠三角出去,远航船舶的吃水线被茶叶与瓷器压得很低。昔日葡萄牙帝国与大英帝国属地所产的物资和全人类烹饪的秘密,都汇聚于珠江三角洲的澳门、香港与广州的茶楼了。
一盅两件
早茶首先是“茶”,英语中“tea”的发音据说来自最好的茶产区福建。其次是点心,英语中的“dimsum”无疑来自粤语。在珠三角这个“小国际”里,福建茶成了中国茶的代表,广东点心则代表了全中国的点心。
计划经济时代,美食家赵珩对广州早茶有过精准描述,其中提到两人份的早茶价格在三四十元。而我从小听说的价格就已经是七八十元了。奇怪的是,等我来广州之后,这个价格一直就不变了。
有名气的茶楼需要等位,少则半个钟,多的时候会到一个钟。记得一次我持号逡巡良久,发现有一空位,叫来领班问可否就坐。领班笑了,回头看一眼前台大钟说:“这个位,有位老人家每天来。三十多年了。”不久,真有一颤巍巍的老人家拄着四脚拐杖,一步一步挪到那个位坐下。我留意她的一盅两件:熟普、一碗粥、一碟白灼芥蓝。据说“文革”期间,粤人仍淡定地在国营茶楼饮茶。
今天,茶楼已成为游客必去场所。不用听口音,就能分出本地人与游客,本地人一盅两件,游客往往会点一大桌子菜。
一盅两件指的是一壶茶,两种点心。点心多如繁星,常点的不外四种:虾饺、烧卖、叉烧包和蛋挞。第一次在广东见到虾饺的人,会惊叹虾个头之大,但其实更讲究的是皮,这点赵珩说的最好:“虾饺讲究皮色白且薄,呈半透明状,略略透出点虾色。虾饺成败的关键在于皮,皮的制作要用到澄粉,澄粉即小麦磨浆压干后反复暴晒的产物。澄粉粉质幼滑,色洁白,最大的特点是加温后呈半透明状,软滑带爽。”“软滑带爽”这种北方人不在意的口感更常见的广东说法是“清甜弹牙”。从这个角度去吃,才能更好体会历代粤菜大师的用心。
烧麦分干蒸烧麦与烧麦,烧麦与北方烧麦算是亲戚,干蒸就更加广东化了。皮中有鸡蛋液与玉米粉,所以偏黄色。多种馅料里有北方罕见的肥猪肉粒、虾与马蹄粒(荸荠),让口感往“清甜弹牙”的方向走得很远。叉烧包在北方人的印象里唤起的是几部香港惊悚片。在广东人看来,叉烧包是一种西关的传统点心。太传统了,以至于拿来形容人的老迈。倒是用吃惯各类包子的北方人的眼光去看,叉烧包带一点喜感,因为它被看作是“有叉烧肉馅的开花馒头”。
蛋挞显然是西点,广州与蛋挞曾有过一段纠结而惆怅的关系。据香港业余历史学家吴昊考证,19世纪20年代广州的百货公司就推出了蛋挞招揽顾客,而香港要迟至40年代才出现蛋挞。
今天无疑是“葡挞”的天下了。在澳门买“葡挞”的文青,永远会纠结去玛嘉烈店还是安德鲁店排队。
这对发明出享誉世界的“葡挞”的爱侣之间的种种纠葛仍然困扰着我们大家。其中最痛心、最令人扼腕的莫过于玛嘉烈将安德鲁的秘方卖给了肯德基。我在《南方都市报》美食版读过一段疑心病发作的文字:“广州肯德基的蛋挞吃起来感觉味道和安德鲁葡挞很接近,甜而不腻做到了,香滑柔软却略嫌不足。或许因为安德鲁葡挞里面混合了安德鲁与玛嘉烈的爱之苦涩吧。”
2006年晚秋的一天,英国的安德鲁先生清晨慢跑后回家,因哮喘病发作去世。
适合钟情、适合创业,但也许更适合分手的大广东啊……
茶与革命
沈宏非解构过早茶,因为广州人24小时都在吃,那什么叫早?什么叫晚?“广州人可以算好了时间,在半小时之内驱车赶到番禺、顺德等地,享用凌晨12点从猪腹和屠房里准时出笼上市的新鲜猪杂。”
游客领略过广东早茶的细腻与体贴,也领教过广东晚餐的生猛与旷達,但未必知道早茶里除茶与点心之外的第三要素:报纸。
从发黄的旧照片里就可以看到早茶与报纸密不可分。内地人觉得广东人会做生意,但不关心时事。有本事去十年前的陶陶居或莲香楼看吧,《广州日报》与《南方都市报》激战正酣。
我刚到广州的时候,《广州日报》超过《南都》多一些,《南都》的反超来的有些缓慢。《南都》老总程益中在上海吃早餐的时候曾经叹息:“早晨在明亮安静的餐厅里喝咖啡吃牛油面包,遗憾的就是找不到一张可以看一眼的当地报纸。”
是啊,吃早餐的时候,怎么能没有一张生猛的报纸看呢?没一张热腾腾刚出印厂的报纸在手,话题能有什么质量可言?早餐怎么能称得上完美?
饮茶,又被粤人称为“叹茶”。“叹”字何意?广州、香港文人有不同的探究猜测,但都同意有“享受”的意思。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生活太久的人,“叹”字勾起的无非是“叹气”与“叹息”,早忘了“叹赏、叹服、赞叹、咏叹”的旧意思,更别提什么“一唱三叹”了。正因为珠三角有可叹之物,所以粤语中又有“叹世界”一说。美食家蔡澜主持的《蔡澜叹世界》曾是TVB很红的旅游节目。
粤语难学,听却容易。在茶楼听粤人“叹世界”,会惊叹世界之大。有家长里短,也有去世界各地旅行的观感,还有丰富细致到不可思议的个人爱好。聊天中的“喜多”正体现的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丰富,有了这份丰富,广州人才淡定地持有一种旧观念:走到哪里,他们留心看的都是人们如何“揾食”以及“食乜嘢”。 普通话聊天里我们常常邂逅的捍卫观念却比较少见。
粤人不捍卫观念吗?二十世纪初“改良派”与“革命派”的领袖康梁与孙中山都是广东人,粤人当然会捍卫观念,只是他们捍卫的地方不在茶楼而在街头罢了。梁启超与孙中山,观念虽不同,做事风格却都一样务实。梁启超在美国依靠洪门在华侨(多半也是粤人)中的演讲筹款,孙中山也一样。梁启超在日本办报、聚会,孙中山也一样。梁启超甚至考虑过与孙中山一起做一些事,只是不想违背老师康有为的话,放弃了合作。
多年以后,另一个革命党——共产党——建立了共和国。据粤菜大厨讲,康有为的女儿康同璧去北京看望邓颖超,带的手信就是广东早茶里最常见的“萝卜糕”。吃过香糯的“萝卜糕”,你会同意,广东人是理解萝卜最深的人。
百年普洱
都说早茶的重点在于吃点心,但广东人并非不重视茶。孙中山说过:“就茶言之,是为最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不愧是茶叶消费最大省份出来的革命家,一锤定音。
美食家唐鲁孙说,在茶馆里看茶客喝什么茶,就知道他是什么地方的人,但什么茶都喝的广东人就不一样了。在茶楼,珠三角的茶客常喝普洱(熟)、乌龙、白茶、花茶、龙井。香港人还会喝六堡、老生普等传统茶,而内地快速兴起的立顿在香港销量较少。1997年,香港年消费普洱茶达6000吨,那时内地喝普洱茶的人可能仅有两千人。
普洱茶是云南少数民族喝的一种大叶茶,在陶罐中翻烤,放入糖、炒米等一起喝,浓酽香甜。清代皇室很喜欢用来做奶茶。经过一百多年,普洱茶成为香港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蔡澜说:“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街去喝上两杯……”
二十世纪80年代,台湾茶商发现了普洱茶的价值。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虎视眈眈、蓄谋已久的台湾茶商从忐忑不安的香港商人手里将茶席卷而去。从此,普洱价格扶摇直上。2013年嘉德秋拍,产于20世纪初的福元昌圆茶(一筒七饼)拍出了1035万的惊人高价。
在20世纪上半叶,香港人就这么吃着虾饺烧麦,喝掉了大量的极品普洱。
幸运的是,台湾茶商的强大触角没有伸入广州。所以,至今有一些广州人家里藏着价值连城的茶。有朋友不仅有一屋子好茶,还一改广东人的慵懒作风,直接飞去云南,采茶,炒茶,保证自己的收藏连绵不绝。前几天得知佛山茶人的家事,儿女们分家都不要房子,只要堆成山的好茶。
在广州茶博会或宇宙茶叶中心——芳村,仍然会遇到那些买茶回家收藏的广州人,他们多数已近中年,勤勉、瘦削而沉默。他们在茶博会上辨认懂茶的人,细细问那个永恒的问题:“请问,到底什么茶算是好茶?”
茶商的冲动是劝人们多多喝下今年的生普。但生普“刮油”非常犀利,虚弱的朋友根本招架不住。我有一朋友属金链汉子,魁梧彪悍,但半个钟便败下阵来。“感觉像做了一台手术!”他偷偷告诉我,我遥指那些仙风道骨的瘦子们,他们仍端坐如仪,饮下香气袭人的茶汤。金链汉子自愧不如,连连拱手告退。
陶陶居是广东著名的茶楼,提起广东早茶的人都会说起。前不久在陶陶居吃完饭,掌柜海燕女士请我们去她的茶室喝茶,是她自己去云南做的百年古树茶,茶香盈室,另一个房间传来音乐,音质极佳,原来是她在上海找人打造的音响。“做餐饮太累,做茶可以放松自己。”夜晚谈了很多,连财务状况都谈了几句,干净利落,也不觉得不雅,喝茶喝到不知今夕何夕的境地,第一次觉得茶离人太近,根本无法分开。
丝袜奶茶
北方人来到广东,原先的茶叶观念往往会受到颠覆。其实这种颠覆的过程早就发生了,可惜经过二十世纪的纷扰,这个民族积累了几百年的茶叶知识消散了。比如说吧,人们的认知往往跟领导走,北方领导爱喝龙井,龙井就变成了标准。
清朝的袁枚在《随园食单》里关于茶的议论最近才频频被人引用:“余游武夷到曼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
如果这段文字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关于茶叶的争论就会少一些。首先,茶叶的作用真的就是“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如果效果不明显,再贵也没用,一件商品贵要贵得有道理,让人猜、让人悟的极品恐怕小心一点为好。其次,“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这句话虽然在茶人中不算出格,但在普通人听来却如晴天霹雳。普通人虽说从龙井中品尝不到多少“释躁平矜,怡情悦性”的效果,但多数会极力捍卫龙井的地位,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大致勾勒出茶叶的版图与歧视路线图,我们再来谈谈奶茶吧。在茶人世界里,往茶杯里加任何东西都是没有品的,但奶茶却在这种歧视的气氛中慢慢生长成一种怡人的饮品,真是耐人寻味。
广州随处可见大杯奶茶。大多数旅游者起初只能品尝到奶茶中的“奶茶”味,至少要喝二三十杯从冰冷到滚烫之間不同温度的奶茶,才意识到其中的茶是红茶而不是绿茶,其中的奶也不是鲜奶,而是要香浓很多的某种奶制品(新闻报道里面奸商使用的化学代用品名字是很可怕的)。
广州毗邻香港,港式奶茶也有市场。还有小店卖制作港式奶茶原料的“锡兰红茶”。“锡兰”即斯里兰卡,香港的译法。我在澳门工作过一年多,对早餐中必有的港式奶茶先是肃然起敬,后来安之若素。与超市供应的“立顿奶茶”香气扑鼻不同,港式奶茶质朴浓郁,提神效果更好,更适合缺少睡眠的白领,更能抚慰白领对即将面临的文山会海的恐惧心理。
港式奶茶在木牌上常常写成“丝袜奶茶”,表面上与制作高档哈瓦那雪茄传说中的保密工艺类似:热带美女曾将贵重烟叶在大腿上揉搓,这项工艺赋予雪茄烟叶一种似有似无的神秘吸引力。但是,“丝袜奶茶”的制作与丝袜却没有关系,只是因为过滤茶叶的滤网成分为棉纱,被茶汁浸染后疑似丝袜颜色,故名。让有些人失望了?
香港作家林奕华对此有更深体悟。他在《香港制造》一书中写道:大排档牛奶红茶喝在外国人的嘴里,浓的太浓,奶多的太多,但是感受着自己的文化经过改造,变成不同滋味,却又不失其本身的身份,谁说不也是对原创者的一种恭维?
未免有些过度诠释了。这种揣摩外国人心理的心态,大概与他在香港、伦敦两地生活的经历有关,与英国与香港的关系有关,但与一杯朴实无华的奶茶关系不大。在我看来,茶的喝法,蒙古族和藏族同胞与我们就不相同。今天汉族人已能放松警惕,坦然接受一杯茶里掺入许多成分不明的内容,味蕾们舞之蹈之足矣,非要辨认其中的地缘政治与文化强权,就过了。
责任编辑 何冰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