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4.0”时代企业员工素质需求的高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oryanz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进入“工业4.0”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素质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仍然存在理念落后、供需错配等问题,需要高职院校通过实施“三转、三优、三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精准供给。
  [关键词]“工业4.0” 员工素质 高职院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简介]李菲(1964- ),男,湖北枣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张润昊(1974- ),男,湖北南漳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副所长,副教授,博士。(湖北 襄阳 44105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7-0044-04
  “工業4.0”标志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来袭。当前,高职培养学生与“工业4.0”时代企业新员工素质需求之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新员工不能“拿来就用”,需要重新回炉,导致企业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因为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不配位”,也造成学校资源的浪费。企业新员工“不够用、不好用、不敢用、又不能不用”,呈现出“五味杂陈”的为难心态;学生“才华配不上梦想”,出现“大事干不了、小事不肯干”的尴尬局面。
  一、“工业4.0”时代企业员工素质需求转变
  (一)从标准化思维向系统化思维转变
  传统制造业通过三次工业革命迭代,形成规模化生产,导致标准件产能过剩。企业员工通常在固定岗位进行生产线上的重复操作,获得固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不了解生产线上其他岗位的要求。“工业4.0”时代的智能工厂采用数字模拟运行,预见生产过程中将出现的问题,通过尝试、比较多种解决方案,降低风险和投入。在智能工厂中,机器被赋予自我学习的能力,将人工智能完全融合到生产线上。在新的生产方式下,员工的岗位职责从标准件生产线上某一固定环节转变为对柔性生产线的计划、控制、操作和协调,智能生产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由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构成的系统的有机整体,特别要求员工具备系统化的思维。
  (二)从专业化素质向复合化素质转变
  “工业 4.0”时代,新的知识技术不断出现,企业的组织结构不断更新,更加需要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人员胜任新的工作岗位。未来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这类人才能够把信息技术与机械制造技能实现完美结合,成为 “信息—数字—机械”工程师。这类人才需要具备融合跨学科知识的能力,那些具有跨学科经验或者曾经做过交替性工作的员工成为企业首选。
  (三)从侧重应用型向侧重创新型转变
  “工业4.0”时代,智能工厂中智能生产系统的应用将使得员工从固定生产线上的操作工,转变为柔性生产线的设计者和管理者。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具有较高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及时应对定制产品生产线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所以,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仅仅要求员工完成程序性、操作性的工作,而要求他们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快速做出灵活处理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四)从阶段性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
  “工业4.0”时代高新技术的交叉应用促进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扁平化的企业组织结构使不同岗位,比如分析员、工程师和程序员,必须在商业模式、生产工艺、机械技术和数据程序的不断转换中进行思考。通过阶段性学习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的制约,只有在不断发展的环境中通过终身学习方式获取的知识才能够胜任企业不断变化的岗位需求,而终身学习正是“工业4.0”时代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二、“工业4.0”时代高职人才培养供给问题分析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供需错配,具体到高职教育,就是解决高职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求错配的问题,打通企业用人与高职人才培养之间的“断头路”。
  (一)教育观念滞后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受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教育普遍存在重书本理论、轻技能技术,重课堂讲授、轻生产实践的问题。另外,受制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式,高职教育往往缺乏与企业和行业的深度互动,导致高职人才培养与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相脱节。
  (二)培养目标与需求错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同类化,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有限的职教资源被大量浪费,导致利用效率低下。高职学生一是显性素质训练存在缺陷,专业通用能力不过关,专业特殊能力不过硬,专业发展能力不厚实;二是隐性素质培养重视不够,包括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
  (三)培养手段与能力要求不搭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仍然局限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被动接受,师生缺乏互动。同时,无法从视觉感官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导致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另外,教学方法陈旧,过去的讲授法、作业法使用较多,而更适合职业教育的任务导向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使用较少。现在部分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开设实践课程,但是实践教学的水平不高,一方面是实践条件有限,另一方面是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限,使得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技能水平距离企业岗位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
  三、“工业4.0”视域下高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
  让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对新员工的素质要求,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南针”、人才培养过程的“路线图”、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高职教育要打出一套“加减乘除”的组合拳,从需求端、供给端两方面协调共振,通过实施“三转、三优、三强”,使企业需求与高职人才供给从“拉郎配”转变为“天仙配”。
  (一)树立“基础化、综合化、实践化、个性化、终身化”人才培养新目标
  “工业4.0”时代对人才的技术技能及综合素质要求更为严格。未来人才不仅要在某一领域中独当一面,还要在其他不同的领域中有所涉及,甚至在不同的技能领域之间能够实现多面兼顾。因此,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素质为基础,按照“重视基础、提升素质、拓宽技能”的基本原则,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要求,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提供个性化特色教育,确定“基础化、综合化、实践化、个性化、终身化”的人才培养目标。瞄准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的素质需求方向,立足学生特点,利用“互联网 ”、大数据、人工智能,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手段方法、校园文化、育人环境等关键要素上实施创新,提供丰富、多元的优质资源和服务,努力满足学生个性化、特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转换教学理念、教学思维,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进专业、进课程、进教材、进讲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普伐他汀逆转颈动脉斑块的效果。方法将70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危急,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甚至出现肺水肿、脑水肿而危及生命,如不及时抢救,病死率较高。我科采用血液灌流(HP)加血液透析(HD)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取
目的观察血脂康胶囊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72例血脂异常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血脂康胶囊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
本文报告了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33例。其中单侧28例,双侧5例。4例合并中央管狭窄,2例合并马尾综合征,1例合并椎体滑脱。根据各自的病理特点分别行全椎板、半椎板或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碘酸(TNBS)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及雷公藤多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急性脊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MPFF治疗;对照组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后改为甲泼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