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小提琴家 盛中国逝世 一生拉过上万次”梁祝“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数中国人的记忆中,小提琴这个乐器都是和盛中国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其小提琴协奏曲《粱祝》,发行的唱片、录像和演出影响了中国近四十年,整整几代琴童。同时盛中国对中国作品的演绎和推广影响深远,不少乐迷表示当年都是通過盛中国第一次听到了高雅的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乐曲,因此留下了感动又美好的回忆。
  两个荷包蛋之后,他与父亲成了师生
  盛中国1941年出生于音乐之家,父亲盛雪是著名的小提琴教授,母亲朱冰专攻声乐。家中11个孩子,10个走上了音乐之路,9个拉小提琴,身为长子的盛中国更在全国拔得头筹。小提琴几乎陪伴了盛中国的全部人生,5岁他便开始跟父亲学琴。母亲清楚地记得,“拜师”当天,从来不下厨的盛雪专门煮了两个荷包蛋,还撒上白糖,吃过这顿早饭,父子俩就成了师生。盛中国对小提琴有着超出父母预料的痴迷,为了能多练会儿琴,小小的他还曾踩在凳子上,把钟表往回拨。盛雪知道儿子是“一匹千里马”,因此对他的要求十分严格,情绪一上来,盛中国挨骂甚至挨打都不在少数。朱冰有时实在看不下去,但年幼的盛中国却说什么都不肯放弃。“儿子并不领我的情。”朱冰在《盛中国学琴记》中这样写道,“他……挣脱了我,要把小提琴拿回去,嘴里不停地哼着说:‘妈妈,我没有受罪!我要拉琴嘛!’”
  7岁时,盛中国第一次公开演奏。9岁时,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并广播了他独奏的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大作曲家的经典作品,全国听众都称赞他是“天才琴童”。1954年,13岁的盛中国以最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盛雪敏锐地感觉到,被掌声鲜花环绕的盛中国开始有了一点儿自满浮躁的苗头。一天,课间操集合时,盛中国“正旁若无人地拉着小提琴”,最担心儿子炫耀琴技的盛雪怒不可遏,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打了他一巴掌,盛中国委屈地跑回了家里。尽管后来也多少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失当,但盛雪无论如何都希望儿子记住,“年轻人还是收敛些好。”每次拉“梁祝”,都让观众有新感觉
  1960年,盛中国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留学,师从著名小提琴大师列·柯岗。1962年,他在莫斯科举办的第二届国际柴可夫斯基小提琴比赛中获奖,成为最早在国际上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一批演奏家。1964年,盛中国学成归国,在原中央乐团担任独奏员。1979年,著名小提琴大师梅纽因来华访问时曾与盛中国合作演出,并称赞他是“我在中国演奏巴赫双提琴协奏曲的最好的合作者”。1980年,盛中国出访澳大利亚举行独奏音乐会,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将盛中国的名字列入了“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之列。
  在盛中国的众多代表作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莫过于缠绵凄美的小提琴协奏曲《粱山伯与祝英台》。盛中国与“梁祝”的故事离不开一个“多”字:他演奏“梁祝”的场次最多,录制的音像也最多。生前接受采访时,盛中国从不吝惜对“梁祝”的赞美和喜爱。“我拉‘梁祝’,就是把西方传统的小提琴演奏技法和中国民族的戏曲音乐语言做一种结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刻画梁山伯和祝英台两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他们渴望美好的爱情,以死相拼,同时我叉把封建的残暴和矛盾冲突加大,越残暴,你就越同情这对年轻人。”
  也正是因为这份独到深入的理解与演绎,盛中国的“梁祝”成为北派演奏的代表,更走进了无数人的心底。一生中,盛中国拉过上万场“梁祝”。对待这首像是已经长在了手上的曲子,盛中国仍然不敢有一丝的松懈。“每次演‘梁祝’,我不是机械地重复,我会有新的处理,随着我的阅历,要常演常新。哪怕你的听众听一百回,他都会觉得有新的东西。”
  晚年仍一年演出百场,扶持中国曲目
  七十岁高龄的盛中国与他的日籍夫人、钢琴家濑田裕子每年仍要在国内、国外演出100多场。盛中国说:“人不能不吃饭,但人绝对不是为了吃一口饭而活着的。人是有理想、有追求的。我觉得我在国外做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愿望:展示中国的风采,让他们感到我们国家非常美好,让他们通过演奏家的一言一行,觉得今天的中国确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国家。我欣慰的是,通过小提琴这个载体,我在国内外听众心中撒下了艺术的种子和对美的追求。”盛中国对中国的艺术普及工作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唱片流传于世,他在演奏会上也是格外青睐中国民族作品,例如马思聪的《牧歌》《春天舞曲》《思乡曲》;施光南的《瑞丽江边》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针对西洋乐器、音乐在中国普及的情况,盛中国认为把手伸向西洋是对的,但更应关注和扶持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像小提琴这样的西洋乐器,也要尽可能地表现本民族的东西,具有民族魂。“人有灵魂,国家有国魂。国魂是从文化上体现的所以要像办教育一样扶持它。”
  学琴练琴绝不是为了考级,而是美育
  盛中国不仅是杰出的演奏家,也是一位非常有想法的小提琴教育家。他的演绎非常注重音乐的整体性和情感性,并在演奏和教学当中灌注了他的教育思想:教琴首先是教育人。琴童们是从考级曲目的示范视频中认识了盛中国,而盛中国却始终教育我们,学琴练琴绝不是为了功利与外在的考级,而是出于一种美育的作用,使接触到艺术的孩子成长为更好的人。盛中国认为,热爱和学习古典音乐的孩子,一定是情感丰富、易于感动、善良、有审美格调的孩子。音乐是崇尚美好的,受过音乐熏陶的孩子本能的会拒绝丑恶和暴力,会很容易融入社会,也会成为一个容易受公众欢迎的人。
  而他却认为,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不能以郎朗、李云迪等音乐天才为榜样。纵观学乐器的孩子中,95%是做不了专家的,学习音乐不是为了成家,而是为了成人。而那5%能在专业音乐道路上走的更远的孩子,不仅自己要有极高的天分,还得遇到‘明’师,这里的‘明’不是‘有名’的‘名’,是‘明白’的‘明’,现在想有名太容易了,而明白的师傅全世界没几个。李云迪、郎朗都碰到了明白的师傅,因此才造就了他们。
  摘编自《北京晚报》、新华网
其他文献
[第五十八辑]您知道祈年殿念“旗年殿”吗?  离西城区的三不老胡同不远,有条“刘兰塑胡同”。为什么-叫这个名儿?难道刘兰塑是个人名吗?  人名是没错儿,不过,您先别望文生义地猜测。历史上压根儿没有刘兰塑这个人。敢情这仨字是老北京人的讹化音。  原来元代的北京城,有位非常有名的雕塑家叫刘元。他雕的像栩栩如生,京城许多寺庙的塑像都出自他的手,他也受到人们喜爱,但后人在写书的时候,误将刘元写成了刘銮。銮
期刊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与来自日本仙台的妻子松本米子拥有一段长达58年之久的异国婚姻。他们的异国恋历经了不同文化背景、战争、贫穷、疾病的考验,历久弥新。纵使困难重重,他们还是用终身相伴去证明了爱。这是一段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异国恋,而作为远嫁中国的日本妻子松本米子,她的贤惠、坚韧、执着也感动人心。  一朝学成即归去  苏步青出生在雁荡山,那是人间仙境。22岁时,已在日本求学四五年的他去了仙台,同样是个名字
期刊
前文我们说到龚鼎孳携眷赴京后,被授予了礼部尚书之职,主管全国文教事业,顾横波亦被诰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龚心中自然是很高兴,但顾横波却对丈夫这种投降行为大为嫌恶,竟至与龚分居,眼不见为净。  龚鼎孳毕竟也是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人,当然知道自己身为前朝重臣,任职新朝,是很失气节的一件事。是以他在横波面前,终是有些抬不起头。开始,他也厚着老脸劝过横渡:“横渡啊,顾全气节,我当然也想过,但蝼蚁尚且贪生,人岂有
期刊
如果說摄影技巧的掌握,决定着一个人是否能够走进摄影的大门,那么对创意摄影师来说,想象力则决定着他们到底能走多远。贾斯汀·彼得斯是一位来自德国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他的作品,就如大家所看到的一样,是摄影与后期制作的结合,虽然是常见的套路,但不得不说他要比大多数人做的好得多。
期刊
“王老邪”是一名国宝级锔瓷匠人,人称“天下第一锔”。因为全国会锔瓷的高人只剩他一个。数1年间,他已经锔了近10万件作品。2017年春登上北京卫视《匠心非凡》节目后,神技老人一夜走红。  今年62岁的王振海,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穿戴上自己最得意的“三大件”:丝绸唐装、事事如意镜、陨石手链。这三大件可都是奇物,比如他那眼镜,镜片是用1921年的水晶磨成的,传自他爷爷手中,已有近百年历史。原先全国只有1
期刊
摄影年賽第七期优秀作品展示3
期刊
2017年,张嘉译到郴州参加一个义演,活动组织者是一位与他私交甚好的导演。  按照演出协议,演员都不拿报酬,演出的门票收入会全部捐给当地的福利院。但参演人员的名单,会公布于众。然而,由于组织方的疏忽,在演出地点贴出的海报上,却漏掉了张嘉译的名字。且在微信推广平台上,也没有张嘉译的名字。这个问题,张嘉译早在演出前就发现了。  当时,张嘉译参演的节目是一个双人诗朗诵。当和他一起朗诵的那位演员发现了组织
期刊
1979年,《如此照相》迎着改革春风而生;2017年,《新虎口遐想》依旧与时代并肩而行。姜昆在舞台上陪伴观众近40年,也见证了中国相声40年的风雨兼程:“相声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事业,我为相声而生,也将为相声永远奋斗。”姜昆走进会客室的一瞬间,让人不禁感叹当年风靡春晚舞台的那个年轻人未曾老过。虽然刚刚结束在新加坡的讲座匆匆返京,但是这位68岁的艺术家依旧神采奕奕,脸上始终绽放着亲切的笑容。1987年春
期刊
美网女单决赛,见证了日本20岁新星大阪直美一黑到底,直落两盘击败小威,拿下首个大满贯冠军。本场决赛大阪直美不仅表现堪称完美,出色的发球和超强的底线相持能力完爆小威;还展现出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面对小威和裁判的冲突,大阪直美完全不受任何干扰。大阪直美的美网冠军,也是亚洲女选手继李娜之后,再次站上大满贯最高处。  黑马赛前像粉丝  日本20岁小将大阪直美在美网之前并不被看好,尽管被认为是一名有潜力的新
期刊
在首都公安队伍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他们中有人奋战在打击犯罪的战场,有人奔跑在救助群众的现场,也有人坚守在拯救失足心灵的地方。  55岁的周茂丽,东城区看守所民警,从事监管工作整整23个年头。工作中,周茂丽以在押人员心理为切入点,以重塑在押人员人格为己任,根据女性在押人员有别于男性在押人员的心理特点,通过平时多观察、闲来勤思考,总结出“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