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带血 当心肠癌

来源 :健康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痔疮,大家都不陌生,可如果出现便血之后误以为自己只是得了痔疮,那危害可就大了。“我只是偶尔大便中带有血丝,以为长痔疮了,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竟是肠癌。”38岁的周先生切除了一小段大肠,回想患病经历,仍心有余悸。周先生身体健康,平时在工地干活,因为劳动强度大,为补充体力,平时喜欢吃些油腻、重口味的菜,再配上点小酒。一年前他偶尔发现大便带有血丝的情况,由于肠胃没有明显不舒服,便认为只是长了痔疮,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配了点药,出血就止住了。
  直到两个月前,周先生的大便次数明显增加,便血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大半年的时间里便血的情况没好转,还出现了腹泻便秘交替、血便、黑便、脓便的情况,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他去医院查找便血的原因。经过肠镜活检,他被诊断为肠癌,医生建议他立即手术。
  “医生,我家里人没人得过这个病啊,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周先生感到很奇怪,对此肛肠科医生表示:“周先生没有家族史,主要问题应该是出在饮食上,再加上發现便血后认为是痔疮,耽误了治疗,这种情况很常见。如果他在症状出现之后及时到医院做检查,我们可以选择在内镜下进行干预,治疗的方案会简单地多,并且可以恢复得更快。”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结直肠癌总体发病率已跃升至第二位。在结直肠癌患者中,40岁以上人群是高发人群,但近年来,有逐渐年轻化趋势。

便血是痔疮和大肠癌的共同表现但两者有差异


  临床上发现不少大肠癌患者都将大便带血误以为是痔疮出血。痔疮因多在肛门附近,位置靠外,出血通常为鲜红色,与大便混合性不强,常附在大便表面。肠癌出血暗红色,常与粪便混合在一起,且有黏液、血污。因此当你发现自己持续便血,或有无故消瘦、腹部不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次数无故增加等情况建议到医院排查一下是否患上了大肠癌。既有痔疮,又患上大肠癌的病例并不少见,这部分人群更要提高警惕。

除便血外还有哪些大肠癌征兆


  ●大便习惯改变
  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形状变细、变形、排便费力;时有排便感,却无大便解出。
  ●肠梗阻
  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情况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绞痛以及便闭的症状,进行体检时容易产生肠型、腹部隆起,还有局部压痛,且伴有亢强的肠鸣音。
  ●贫血、消瘦
  肿瘤的溃烂失血,导致患者出现低热、乏力、贫血、消瘦以及浮肿等,尤以贫血及消瘦最为多见,是该病早期极为明显的表现。
  ●腹部包块
  患者的腹部易触摸到肿块,且肿块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大,当疾病发展到中期时会出现按压疼痛。
  ●肠道息肉
  90%以上的大肠癌是息肉演变而来的,大肠癌从正常的黏膜发生、发展到一个转移性癌到最终导致病人死亡,经历了“正常粘膜上皮—增生性息肉—腺瘤—早期癌—进展癌—广泛转移—死亡”这样一个过程,整个过程长达10~15年。
  一旦出现上述可疑症状,一定不可忽视,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必要时需要做肛门指诊、直肠镜、结肠镜等检查。

早期筛查很重要


  大肠癌虽然高发,但是可防可控,早期发现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我国大肠癌死亡率之所以如此之高,与公众缺乏早筛意识有关。调研数据显示,许多患者往往等到身体已经出现不适才去医院检查,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导致“一发现就是晚期”的悲剧。肠镜检查是诊断肠癌最主要的手段。直肠癌患者早期是没有症状的,所以定期体检,早期筛查很重要。
  以下高危人群应及时进行肠镜筛查:



  ●大便潜血阳性。
  有便血症状的人,或者体检大便潜血阳性,或者体检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等)升高的人群,建议要行肠镜检查。
  ●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
  ●以往有肠道腺瘤史。
  ●有癌症史。
  ●有大便习惯的改变。
  ●符合以下任意2项: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

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是祸根


  除家族遗传因素外,大肠癌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所以预防大肠癌首先要从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开始。
  ●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水果和蔬菜含有大量纤维素,可溶性植物纤维素能够吸纳较多水分软化大便和增加大便体积,刺激直肠,更容易排便,从而减少毒素在体内聚集。
  ●少吃肉类食物
  脂肪等肉类食物摄入过多会导致大肠癌发病率增加,来源于动物的饱和脂肪与大肠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改变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烧烤、油炸及高脂油腻食物,尤其是油煎或焙烤的肉类,在烹制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提高大肠癌的风险;腌制食品和放得太久的食品,也应尽量远离。
  ●控制饮酒、戒烟,警惕超重肥胖
  酒精的摄入和吸烟,会给消化道带来长期的毒性和炎性刺激。成年后的体重增加与肠癌风险之间也有显著相关性。
  ●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促进排便,利于减少肠道内致癌物质的停留,预防肠癌发生;运动还能自我放松,缓解压力,影响荷尔蒙水平、新陈代谢速度,而且对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很有帮助。
  ●养成良好排便习惯
  要保持大便畅通,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重视便意,不强忍大便,上厕所时减少玩电子产品以免分心,不久蹲厕所。
其他文献
什么是“過劳死”  “过劳死”一词属于舶来品,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腾飞时期,日本人称为“karoshi”,2002年被正式收录到《牛津英语词典》,英文解释为“death from overwork”。  日本研究过劳死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上畑铁之丞在著作《过劳死》一书中提出,对“过劳死”的定义不单纯是医学或统计学上的概念,而是属于社会医学范畴。过劳死,通常被认为是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劳动导致疲劳
总感觉下体(会阴部)酸酸胀胀,老有东西脱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有可能是膀胱膨出、子宫阴道脱垂惹的祸!家住杭州临安的杨女士就亲身经历了这一烦恼。  5年前,年仅38岁的杨女士不知怎么了,每天一到下午,就感觉下体酸酸胀胀的,特别难受。洗澡的时候,她特意自己检查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杨女士觉得或许是工作、带孩子劳累所致,也就没有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5年来,这些症状反反复复,杨女士总是忍一忍就过
54岁的张大姐愁眉苦脸,同事们都说这两年她像变了个人一样。要说张大姐的生活也是非常稳定,儿子已经离家去上海工作,她和丈夫两个人小日子过得也很舒畅。  好几年前,张大姐就开始进入了更年期,咨询过医生,医生表示:这个年纪进入更年期也正常。但是,张大姐却一直有一道难以言说却过不去的坎儿。痛,痛得受不了  这一两年来张大姐总感觉下身干涩,时不时会有疼痛的感觉,平时倒还能忍受,但是一旦和丈夫同房,这疼痛就难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减少健康不公平,降低社会成本。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养和期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并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一直侧重于职业培训,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培养,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各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朱绍兴呼吁男性关注自己的“生命腺”,每年做一次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筛查。前列腺癌发病具有地域、家族性等因素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朱绍兴介绍说,前列腺癌发病率随年龄而增长,50岁以下的患者少见,高发于60岁以上的男性群体。  除了年龄因素,地域因素也不可忽视。前列腺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欧美地区较高,其发病率位居所有恶
今年46岁的胡先生(化名)是一名国家公务员,正值事业的上升期,他全身心都扑在工作上,经常没日没夜工作。胡先生不怕工作难,就怕生病,每次有点不舒服,他都会预防性地买一堆感冒药,像吃糖豆儿似的塞进嘴里。  一个多星期前,开了一天会议的胡先生回家后有些头疼脑热,像是感冒了,于是赶紧找出家里囤积的感康和泰诺林,加量服用,可这次的“感冒”连续吃了3天左右一点也没见好;胡先生又听同事说三九感冒灵颗粒和维C银翘
说到夏季餐桌,主旨当为清淡,但清淡不等于清汤寡水,与油荤绝缘.反倒是夏季气温居高不下,人体在高温下代谢提速,体能消耗更大,补足营养比其他季节更为重要,于是“清补”的概念应运而生. 何谓“清补”?即以清淡平和的食物来滋补身体,清除体内毒素,起到扶正固本之效.换言之,度夏的清淡饮食既要有补养之功, 又要能生津液,解渴消暑,具体办法就是优选那些营养丰富且具有祛暑生津功效的食物来补充体力的消耗.除了谷物类主食与蔬菜瓜果类副食外,鱼肉当仁不让地肩负起了清补的重任.
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根据中医的说法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少汗养心,夏季天气炎热,微微出汗能够调节体温,调和营卫,利于气血调畅。如不顾养护,因天气炎热,经常大汗淋漓,不利于身体健康。中医有“汗血同源”之说,汗液是人体内的津液在阳气的蒸腾气化作用下,从汗孔排出体外的液体。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的生成都来
前几日,一位家长带着6岁的小男孩来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看耳朵。家长告诉医生:“刚放暑假就给孩子报了游泳学习班,可才学了几天,孩子就说耳朵疼。”  医生为小朋友做了耳内窥镜检查。耳镜下发现,孩子的双侧外耳道通畅,右侧鼓膜充血,鼓室内可见少量积液,左侧鼓膜未见异常。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得了急性中耳炎,很可能与游泳有关。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去游泳馆里游泳的人也越来越多,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