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在需要层次理论的启示下,提出主要从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扶持三个方面着手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帮助。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精神帮助
中图分类号:G6457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理论,又在其后的理论研究中不断对该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马斯洛的著作中,他曾以这样的语句对需求理论进行了描述:“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了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在马斯洛的语境中,需求是多层次的一个体系,多层次也意味着人的需求心理与行为有着自下而上的上升趋势,人在满足其低阶的需求后必然会寻求高阶需求的实现。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被马斯洛比喻成为金字塔形的结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就是人的低程度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往上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需求层次里面的高层次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是相对较容易满足的,而愈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的概率愈小。马斯洛认为多层次的需要在同一主体的行为动因中可能会同时存在,这就意味着驱动行为主体采取具体行为的必然是几种需要,尽管每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不同,但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
需要层次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贫困大学生个体作为需要的主体,其对外界环境的感应与内在的需要动因的相互作用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在进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时,应当正视这种因素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不应仅将立足点局限于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救济方面,而要重视贫困大学生需要的多层次性,从而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自尊、价值体现等进行多方面的救济。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还在于应当从需要理论对人的激励作用入手,对贫困大学生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救济予以各方面的支持。需要理论可以用以度量贫困大学生的需求情况,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救济政策。需要层次理论提示我们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依赖于经济资助,还要对他们的精神等其他需求予以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救助。社会学家李未来指出:“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地从经济上帮助他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在于提高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可能性。” 大学生资助研究专家张民选也指出:“贫困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对贫困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综合素质等方面产生深层影响。” 因此,在经济上给予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同时,社会和高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实现经济和心理上的“双脱贫”,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一、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大弱势群体,长期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由此产生了各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甚至在道德方面出现偏差。为此,我们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对待贫困和资助的思想,防止他们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世界;要加强艰困奋斗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要加强挫折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要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信用理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要加强感恩教育,使贫困大学生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
二、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方面,由于贫困生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以及各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贫困生容易出现自卑、内向、抑郁、嫉妒、怨恨、沮丧等不健康心理,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需要比普通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加强与贫困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三、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能力的扶持
贫困大学生受经济困难的影响和制约,容易产生自卑、内向等心理现象,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往往在高校各类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必须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能力这一目标出发,锻炼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专项能力培训,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作者:冯燕,四川省川北医学院,会计师,主要从事经济及相关方向研究;陈卫星,魏人民,均任职于四川省川北医学院)
注释:
豍[美]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北华夏出版社,1987.
豎北京青年报.救助高校贫困生靠给钱是不够的.http://news.qq.com/a/20060119/001541.htm,2006.1.19.
豏黄富慧,刘威 .我国关注贫困大学生精神健康.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8/06/content_513083.htm,2002-8-6.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精神帮助
中图分类号:G6457 文献标识码:A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理论,又在其后的理论研究中不断对该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马斯洛的著作中,他曾以这样的语句对需求理论进行了描述:“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当这个满足了又会有一个站到突出的位置上来。人几乎总是在希望着什么,这是贯穿了他整个一生的特点”。 在马斯洛的语境中,需求是多层次的一个体系,多层次也意味着人的需求心理与行为有着自下而上的上升趋势,人在满足其低阶的需求后必然会寻求高阶需求的实现。马斯洛对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有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层次被马斯洛比喻成为金字塔形的结构,在金字塔的最底层也就是人的低程度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往上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则是需求层次里面的高层次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是相对较容易满足的,而愈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的概率愈小。马斯洛认为多层次的需要在同一主体的行为动因中可能会同时存在,这就意味着驱动行为主体采取具体行为的必然是几种需要,尽管每个阶段占主导地位的需要不同,但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
需要层次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贫困大学生个体作为需要的主体,其对外界环境的感应与内在的需要动因的相互作用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行为产生影响。在进行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时,应当正视这种因素对贫困大学生成长的作用。我们应当认识到在高校贫困生资助中不应仅将立足点局限于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救济方面,而要重视贫困大学生需要的多层次性,从而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自尊、价值体现等进行多方面的救济。需要层次理论给我们的启示还在于应当从需要理论对人的激励作用入手,对贫困大学生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救济予以各方面的支持。需要理论可以用以度量贫困大学生的需求情况,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救济政策。需要层次理论提示我们在解决贫困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依赖于经济资助,还要对他们的精神等其他需求予以重视,并进行相应的救助。社会学家李未来指出:“高校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困难问题,而且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单纯地从经济上帮助他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重要的在于提高他们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可能性。” 大学生资助研究专家张民选也指出:“贫困生问题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可能会对贫困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生活信念、综合素质等方面产生深层影响。” 因此,在经济上给予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同时,社会和高校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离心理危机,实现经济和心理上的“双脱贫”,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
一、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大弱势群体,长期受到经济问题的困扰,由此产生了各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错误认识,甚至在道德方面出现偏差。为此,我们在经济资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对待贫困和资助的思想,防止他们成为“精神上的贫困者”。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贫困大学生构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世界;要加强艰困奋斗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要加强挫折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要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和培养贫困大学生的信用理念,养成诚实守信的好品质;要加强感恩教育,使贫困大学生常怀回报社会的感恩之心。
二、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的重要方面,由于贫困生个人认知态度和认知方式以及各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贫困生容易出现自卑、内向、抑郁、嫉妒、怨恨、沮丧等不健康心理,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需要比普通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和讲座,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加强与贫困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三、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能力的扶持
贫困大学生受经济困难的影响和制约,容易产生自卑、内向等心理现象,也没有精力和能力去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往往在高校各类竞争中处于劣势。为此,必须从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能力这一目标出发,锻炼他们勇于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从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和帮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专项能力培训,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作者:冯燕,四川省川北医学院,会计师,主要从事经济及相关方向研究;陈卫星,魏人民,均任职于四川省川北医学院)
注释:
豍[美]马斯洛著.许金生等译.动机与人格.北华夏出版社,1987.
豎北京青年报.救助高校贫困生靠给钱是不够的.http://news.qq.com/a/20060119/001541.htm,2006.1.19.
豏黄富慧,刘威 .我国关注贫困大学生精神健康.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08/06/content_513083.htm,20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