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承担着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使命。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應该从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两方面去达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目标;培养方法
  历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作为研究对象。因此,决定了中学历史学科在弘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人文精神方面,肩负重要使命。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这一目标,是摆在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任务。
  所谓人文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具有进步性、人民性、革命性的精神。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 或者是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自我完善为终极目的。同时,它又是内在的精神品格。这种品格体现在:作为群体的民族精神的发展和作为个体的人的精神世界。也即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情感之中;在微观方面,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
  人文精神具有以下特点:
  历史性和时代性。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思想情感是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的产物。不同时代的精神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人文精神的本质内容、思想形式及特征,都是受它所在的历史时代及具体条件制约的。
  民族性和开放性。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会有不同的体现。在历史的辨证发展中,民族的精神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根据,但同时又是互相吸收、互相开放的。尤其是世界进入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各民族间优秀文化的开放和交流日益成为历史的潮流。 笔者认为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人文素质的提高。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的研究过程、历史发展的社会影响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养成实证、独立、探索、创新的历史精神和信念,以及解释、预见、认知、审美的价值取向及科学的思维方式。
  第二层次:人文素养的改善。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形成一种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尊重他人,关照后人,公平对待社会的全新的文明观。
  第三层次:人文关怀的培养。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重视人的地位、命运、价值与尊严,改善人的情感生活,完善人的道德理想,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形成悲天悯人的品格。
  第四层次:人文理想的树立。培养目标是: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尚理、爱美的精神情操;有宁静致远、从善抑恶、昭明废幽的追求;热爱和追求真理;注重社会责任,关心社区、国家以至世界和全人类。
  四个层次是一个统一的结构体。人文素质与素养是基础,人文关怀是核心,人文理想是最高追求目标。
  在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须注意:①在总结不同时代人文精神共性的同时,注意不同时代的区别,注重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精神。②在注重整个人类文化生活的同时,更注 重本民族的精神品格。③在注重群体民族风貌的同时,更注重个体命运的发展。
  现代的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珍视人的自由进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因此,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的实现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创造平等、和谐、重视个性的人文环境;二是历史知识要联系现实,在历史知识中凝练、深化人文精神。前者要求教育思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人文化,是基础和前提;后者要求教育内容人文化,是关键和目的。
  1. 在人文环境方面重视人本主义课程的开发
  人本主义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人文主义教育。它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教育要研究对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该课程强调个体 与群体统一,传统与现代整合,科学与人文并重,知识与道德兼顾;强调 “情意教学论”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主张以学生为中 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
  1.1 提倡以人为本主体性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指出:“不是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主体,只有当人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并现实作用于客体的时候,他才可能成为活动的主体,并具有主体性。”课堂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三方面:①自主性:表现在学生对课堂历史活动诸因素的占有和支配;②能动性:表现为学生对历史活动的自觉选择和参与;③创造性:表现为独立思考,求新求异,想象丰富,有较强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历史教师要树立两种意识:一是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体;二是注重客体主体化转变,促进学生人文内化。通过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自主思考、选择、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最后内化成人文品质。
  1.2 注重历史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参与性。
  苏 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主体参与性教育思想。所谓主体参与性,就是在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参与教育实践,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现代教育教学论,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育和教学的 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认识的主体是学生,没有学生的主 体地位,没有主体的主观 能动作用,认识是不可能有效进行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与社会课的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呢? 应该从改变教师角色,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入手: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而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师生交谈、互动。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反映希腊地理环境的图片资料,并对中国和希腊的地理环境进行比较,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或回答以下问题:希腊为什么能发展起民主政治?它具备哪些发展民主政治的条件?希腊雅典政治制度跟地理环境究竟有什么关系?通过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共同分享彼此的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取得了新的发现,从而在师生之间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师 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生之间的自主讨论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师由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新型的师生关系也由此逐步确立。
  2. 灵活运用和拓展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并不是死去的,反而对当今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人文意义,对于历史知识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结合现实来看待,从而使学生理解历史和现实的紧密关系,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在学习西周宗法制的影响时,可结合现实的例子引申出宗法制对我国当前社会的影响。在讲述这一知识点时,本人结合了自身一段旅行的经历,由火车上一个女士不让铺位(下铺)的理由是“不认识你,你又不是我亲戚朋友”启发学生思考宗法制对我国当今社会的影响:受宗法制影响的关系社会和人情社会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造成影响。通过联系现实,学生能逐渐理解我国当前的社会制度 受到怎样的传统影响,进而明晰地把握当下的社会矛盾和责任。
  我们一定要明确人文精神培养的目标,掌握好培养方法,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3-06-27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资源,实现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丰富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了学生多种数学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使用存在一些误区,“如何使用多媒体”问题正逐步变成“如何恰当使用多媒体”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教学;多媒体;合理应用  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科
期刊
培养学习型、研究型、评价型的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其关键在于教师的发展。所以请各位同仁们增强专业发展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1. 充分认识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学校教育所谈的发展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这三个发展最重要的是教师发展。教师是教育的执行人,是人才的缔造者,是教育的灵魂和主宰
期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最终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儿童的成长,但《纲要》所追求的教育理想是通过教师的工作去实现,同时对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刻不容缓,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只有与幼儿园改革及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以园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儿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
期刊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 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说的“好”与“乐”就是一种兴趣,一种愉悦的心理,一种力求认识和创造的倾向。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服装专业劳动者和实用型的服装技术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服装专业的责任和义务。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服装专业学习的基础和入门课程。通过对教材的处理,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关键词】服装结构制图;立转平; 一体化教学  服装结构设计对于人们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服装从其心理功能及其社会属性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设
期刊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工具学科,更是一门情感学科。要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教育,除了教师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材料、善辩的口才和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外,阅读教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阅读是一项最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初中学生获取信息,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发展智力的教学环节,还是陶冶情操和塑造
期刊
思维是学生心灵的火花,没有思维就没有生命,一个学生如果失去了思维能力,那将是一潭死水,永远无所作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1)借助感性事物,培养抽象思维。小学生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要获取抽象的知识很不容易,我们在教育学生时
期刊
美术教学大纲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联想能力的培养。  联想属想象的范畴,但又不同于想象。联想就是在头脑中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件事物的心理活动,其形式有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  想象则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高于联想,而联想是想象的基矗学生有了较强的联想能力
期刊
【摘 要】数学文化素养作为医学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是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学生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将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中,从而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素养;提升;思考 
期刊
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的重头戏,识字教学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而写字是对识字的巩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相比之下,低年级的写字教学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多数刚刚入学的孩子而言,写字基本还是一片空白。那么,如何以最肯定、最优美的线条,在这片空白之上勾勒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对于我这一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