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足球运动的关系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xhm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现代足球对技战术要求越来越高,对抗越来越激烈,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需要具有良好的恢复能力,促进运动员疲劳恢复手段很多,可以通过训练进行积极恢复,也可以通过睡眠、物理治疗等方法,合理的营养也是消除疲劳或提高抗疲劳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科学化训练离不开营养的补充。
  关键词 足球 营养补充
  任何运动要想提高运动成绩都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训练对身体产生刺激,就一定会产生疲劳,如果运动员的疲劳得不到及时恢复就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足球运动是非周期性同场对抗性项目,具有参赛人数多、场地大、对抗性强、技战术变化复杂、运动持续时间长、强度高、能量消耗多、对心理素质要求高等的特点。
  一、足球运动能量代谢特点
  足球运动时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运动。糖酵解供能大概会占20%,包括往返快跑与长距离的冲刺等;场上的起动、短距离冲刺、射门、带球、头球等都属于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占16%;运动员不但要具备良好的快跑、快速运动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持续快速运动的能力,包括慢跑、抢位、行走、攻防中中等强度的跑动,还有快速恢复能力,这些都属于有氧氧化供能,占64%。足球比赛制胜法宝往往取决于无氧代谢的能力,由于每次短时间运动后得不到充分休息,并且还要保持较长时间的激烈运动,所以有氧代谢供能系统也很重要,是足球运动的基础。因此,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三大供能系统任何一个供能系统能力的低下都会制约足球运动员的体能发展。
  一、足球运动员的营养补充
  一场高水平的比赛中,优秀运动员跑动距离男子可达10000-13000米,女子可达7000-9000米,要做上百个对抗和非对抗、有球和无球的动作,高水平运动员每周至少要参加5次训练或比赛,男子每天需要大概3000-3500大卡,女子每天大概需要2500-3000大卡热量。所以平衡多样、营养完善的饮食对足球运动员非常重要。
  (一)糖的补充
  糖是人体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来源,在运动供能中具有很多优势:易吸收,产能快;与蛋白质和脂肪相比,糖在氧化分解时所需要的氧量最少,是经济的能量来源;在缺氧条件下只有碳水化合物可以分解供能,生成ATP和乳酸;它最终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对内环境影响少;当血糖浓度降低时,首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产生疲劳或头晕等现象,从而影响运动能力[1]。膳食中糖供热所占比例大于蛋白质和脂肪,以60%-70%为宜。在高水平的足球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多是在快速、对抗情况下完成动作,消耗热量大,对于糖原储备的要求极高,足球运动员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糖原耗竭,补糖可提高机体肌糖原和肝糖原储备,肌肉中糖原储备充足,运动时间就长,因此保证体内有充足的糖原贮备就要摄取含糖丰富的食物。
  (二)蛋白质的补充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机体重要组成部分,调节各种生理活动并且参与供应能量。它由20多种天然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种是“必需氨基酸”,这8种氨基酸人体无法自行合成,必须定期少量摄取。足球运动员的体脂低,肌肉体积大,运动员通过运动刺激机体肌肉组织,引起肌纤维损伤,大量蛋白质用于修护及组织的再生,在膳食中应及时补充优质蛋白。短时间,高强度运动中蛋白质的氧化作用并不明显,足球训练与比赛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当运动员糖原水平低时,蛋白质的动用会高达总能量需求的5%甚至更多。在含有优质蛋白食物的选择上应以鱼类、肉类为宜[2]。蛋白质是唯一含氮的营养素,过多摄入对身体不利,因为蛋白质代谢时耗氧多,在代谢和排泄中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还会导致运动员的脂肪摄入过多,肉类属酸性食物,过多的蛋白质会使体内ph值降低,导致人体对乳酸的耐受性降低,所以足球运动员蛋白质的补充适量就好,以占总热量的15%-20%为宜。
  (三)补液
  长时间运动中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减少会使运动员产生疲劳,但体液丢失造成的脱水也是产生疲劳的另一重要因素,足球运动员在长时间训练和比赛中会大量出汗,这导致体液的大量丢失,使血液浓缩,体温上升,体温调节能力严重下降,增加心脏的负担[2]。补充丢失体液的最佳方式是就是补水,这种补水不是单纯的补水,而是补充含有电解质和糖的混合液体,维持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衡,增进运动能力。
  (四)其他营养素的补充
  三大供能物质中脂肪发热量高,是机体长时间、低强度运动的主要供能物质。虽然脂肪氧化释放的热量比同等数量的蛋白质和糖类产生的热量大一倍多,但耗氧量大,脂肪代谢会降低耐力并引起疲劳,摄入过多会降低蛋白质和铁等一些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足球运动强度相对较大,一次训练后心率可达120-160次/分,最高可达180次/分。机体在短时间内得不到充足的氧,不可能有效地分解脂肪,所以脂肪不是足球运动员的主要能源。而且脂肪的摄人量过高,会使身体发胖,尤其会因氧化不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所以脂肪的摄入量不宜过高,以适当为宜。
  二、总结
  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要想保持良好的竞技能力,决不能忽视营养的补充,通过及时合理的营养使身体达到最好的机能状态,在比赛中才会有出色表现。但是营养的补充并不是一日之功,要通过长期规律的饮食,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李莉,游战澜,汪宇峰.体育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29-31,34.
  [2] 邹修竹.足球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及食品的选取[J].内江科技.2012(09):172-17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随着篮球职业化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学生的技术与战术水平也将不断提高,攻防对抗的程度将不断加强,这将要求学生不仅善攻还需善守,基本功扎实,拥有良好的篮球进攻与防守意识,这不是哪个球队哪个队员在短时间能够解决的,必须从小抓起,中学时期是关键时期。  关键词 中学生 篮球 防守意识 训练探讨  一、前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的方法和技巧。那么,如何做好生物课的复习呢?  1.要做到抓放适度结合  所谓放是指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复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前提。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迅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有些做法对生存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最显著的结果是资源浪费与枯竭,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于是治理环境、生态补偿等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2006年,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正式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概念。由此,各地也开始纷纷关注生态补偿。从2010年开始,苏
有些反应涉及多种物质的多种反应,也有时涉及多种物质之间的某些关系。遇到纷杂交织情况难于判断时,常用到极限思维法。如:  (1)判断反应物过量和生成物种类  可把某物质设为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众所周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而且最受大众喜爱,普及程度最广泛。因此无论是从小学到大学开设有乒乓球的课程,还是比较专业性的教学训练,主要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上。在乒乓球教学中,需要学生刻苦训练以外,为了提升学生对乒乓球技术与战术的紧密结合能力,本文着重的探讨了如何提升在乒乓球的教学中技战术训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足球运动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称,是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具有对抗激烈、技术要求高的优势,尤其是在校园内的足球教学中,要求严苛,在实际的训练中发现了一些根本上的问题,这是改变足球影响足球结果的关键。因此,本文对中职足球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自由泳作为启蒙泳姿较蛙泳更能有效发展儿童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协调性,提高神经系统对远端肢体信号传递的支配能力,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功能的发展较蛙泳效果更佳;迎合中考体育发展需要,能吸引更多儿童进行游泳学习、锻炼,有更多后备人才可选。  关键词 竞技游泳 选材 启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2  摘 要 体操运动是一项极易发生损伤的项目,专项技能复杂,动作难度要求高,动作失误的发生率高,动作的危险性也高。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文章通过对体操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了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以期能为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促进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体操训练 运动损伤 预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1  摘 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1000例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海南省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找出一般规律,从而为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促进海南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 体育运动 运动损伤 高校 运动康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致国家不再那么硬性的限制教师的自由流动,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教师换岗或离职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些教师的非理性流动一方面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