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习武能锻炼人的筋骨皮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又能培养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本文对如何更好的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武术教学进行了探讨, 为从事低年级武术教学工作者提供教学理论参考。
关键词:武术 儿童 教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武术运动动作复杂又比较枯燥单调和球类运动相比趣味性不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要开展好这项活动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从事小学低年级武术教学多年,对于在小学低年级如何开展好武术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小学低年级武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武术教师先自身要做到修身正心、勤职敬业以身作则,在武德、武技、文化学识等方面也能够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武术教练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教练的语言发音必须标准,示范动作必须规范,教练坐立行走姿势要舒展大方、雷厉风行,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和信赖自然容易激起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并接受教师的教导。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教师还必须懂得儿童心理活动倾向,有爱心,会用儿童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懂得儿童的兴趣爱好,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武术并积极参与到武术活动中来。
二、安排合理的武术教学内容,提高孩子们对武术课堂的兴趣
(一)低年级武术教学要有科学性
1、是指武术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科学,要符合武术本身的内涵和儿童教学的规律。一般来说,小学启蒙武术教学都是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从一定的武术系统中选择、编排而成的。因此,教学中,学生身体各个部分都要得到练习,并且强度适度;其次,动作的选择要使儿童能够完成,能保证动作的简单、利索,从而保证整套动作的美感。刚刚开始练习时,一般可学冲拳、推掌、马步、弓步等,再练习踢腿和摆腿动作,在编选套路时,只适宜做一个简单套路,由10-12个动作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同时选择动作还要富于美感,以增加儿童活动的兴趣,如马步辟掌,弓步转身抱拳、弓步连环冲拳、高虚步亮拳、扑步亮拳等。也可变成武术操来做。练到一定基础时,可采用按图练习法,编排队形,如“人”字型,梅花型等。
是针对某一次武术活动而言,活动的过程要有科学性,活动量遵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采用分段练习的办法,分组练习办法,随堂考核办法(两人或多人为一组进行考核)
(二)武术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武术训练的形式是单一的。而低年级武术活动则是包含了各种类型活动的一个集合体。这其中包括音乐和童谣等等。如:武术操,将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编排,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一些难度不高、整齐优美的武术动作,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感受和学习武术的方式。在武术课堂还可以加入童谣,顺口溜等等。童谣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学习内容变成童谣,或者是通过童谣,学习一定的知识和行为规范,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如:“我是一个小木偶,抬头挺胸走;我是一只小鸟,飞呀飞得高”。在武术教育中,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如:通过“弓步弓步像跑步,后腿伸直前腿弯”的童谣,使学生更好的记住和体会动作。
(三)低年级武术活动的游戏性
低年级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兴奋强于抑制,因此,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孩子身体的耐力不够,因此不宜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且,由于孩子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儿童对于武术的专业术语的理解较困难,因此,结合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和形式,容易为学生接受和了解。利用形象化讲解来教授教学内容:虽然武术的发展以术语化为主,但是这些专业的术语对于初学的幼儿来说,抽象难懂,因此,应该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动作做出概括,给儿童以具体的具象,便于理解、记忆、再现。比如“提膝穿掌”,可以形象化为“金鸡独立”,既形象化了动作,又是学生很快理解动作的内涵,并且非常有兴趣再现动作,掌握相应的技巧。游戏则是低年级课程实施的最为主要的方式,采用游戏化的语言、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武术的一些专业的动作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武术教练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还要有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采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通过游戏进行活动的组织。尤其是年龄较小的一年级学生,接触武术的初始阶段,这些将武术动作、要求变成游戏的方法来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武术基础的加强,教学的进度可逐步加快,这时再增加专业的术语和适当的练习。
三、举办校园内部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
(一)开设兴趣班,提高学生习武兴趣
对于一些对武术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采用开设兴趣班的方法,满足孩子们对于武术的专业和技能上的更高的要求,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兴趣班的活动的开展,也必须适合学生的学习及生理特点,否则,过度的训练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单一的训练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原有的兴趣。
(二)定期举办校园内部武术比赛,提高学生习武兴趣
各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场地、师资等)和学生及家長的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武术活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使孩子接受到武术的熏陶。例如:定期举办学校内部武术比赛,使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和对武术的兴趣得到提到。
参考文献:
[1]秦丹妮.《论武术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科技.2000.1
[2]李幼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6
关键词:武术 儿童 教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一颗绚丽多彩的明珠,是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武术教育对培育民族自豪感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武术运动动作复杂又比较枯燥单调和球类运动相比趣味性不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要开展好这项活动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笔者从事小学低年级武术教学多年,对于在小学低年级如何开展好武术教学,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小学低年级武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武术教师先自身要做到修身正心、勤职敬业以身作则,在武德、武技、文化学识等方面也能够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武术教练的言行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要求教练的语言发音必须标准,示范动作必须规范,教练坐立行走姿势要舒展大方、雷厉风行,在生活和工作中处处身体力行发挥表率作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爱戴和信赖自然容易激起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热爱,并接受教师的教导。在教学过程中,武术教师还必须懂得儿童心理活动倾向,有爱心,会用儿童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懂得儿童的兴趣爱好,让更多的小朋友喜欢武术并积极参与到武术活动中来。
二、安排合理的武术教学内容,提高孩子们对武术课堂的兴趣
(一)低年级武术教学要有科学性
1、是指武术活动内容的选择要科学,要符合武术本身的内涵和儿童教学的规律。一般来说,小学启蒙武术教学都是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从一定的武术系统中选择、编排而成的。因此,教学中,学生身体各个部分都要得到练习,并且强度适度;其次,动作的选择要使儿童能够完成,能保证动作的简单、利索,从而保证整套动作的美感。刚刚开始练习时,一般可学冲拳、推掌、马步、弓步等,再练习踢腿和摆腿动作,在编选套路时,只适宜做一个简单套路,由10-12个动作组合起来就可以了。同时选择动作还要富于美感,以增加儿童活动的兴趣,如马步辟掌,弓步转身抱拳、弓步连环冲拳、高虚步亮拳、扑步亮拳等。也可变成武术操来做。练到一定基础时,可采用按图练习法,编排队形,如“人”字型,梅花型等。
是针对某一次武术活动而言,活动的过程要有科学性,活动量遵循由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采用分段练习的办法,分组练习办法,随堂考核办法(两人或多人为一组进行考核)
(二)武术与其他活动相结合
武术训练的形式是单一的。而低年级武术活动则是包含了各种类型活动的一个集合体。这其中包括音乐和童谣等等。如:武术操,将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配合相应的音乐进行编排,使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一些难度不高、整齐优美的武术动作,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感受和学习武术的方式。在武术课堂还可以加入童谣,顺口溜等等。童谣是小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学习内容变成童谣,或者是通过童谣,学习一定的知识和行为规范,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如:“我是一个小木偶,抬头挺胸走;我是一只小鸟,飞呀飞得高”。在武术教育中,也可借鉴这种方法。如:通过“弓步弓步像跑步,后腿伸直前腿弯”的童谣,使学生更好的记住和体会动作。
(三)低年级武术活动的游戏性
低年级学生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兴奋强于抑制,因此,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孩子身体的耐力不够,因此不宜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同样的活动;而且,由于孩子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儿童对于武术的专业术语的理解较困难,因此,结合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和形式,容易为学生接受和了解。利用形象化讲解来教授教学内容:虽然武术的发展以术语化为主,但是这些专业的术语对于初学的幼儿来说,抽象难懂,因此,应该尽量用形象化的语言将动作做出概括,给儿童以具体的具象,便于理解、记忆、再现。比如“提膝穿掌”,可以形象化为“金鸡独立”,既形象化了动作,又是学生很快理解动作的内涵,并且非常有兴趣再现动作,掌握相应的技巧。游戏则是低年级课程实施的最为主要的方式,采用游戏化的语言、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武术的一些专业的动作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武术教练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还要有对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采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通过游戏进行活动的组织。尤其是年龄较小的一年级学生,接触武术的初始阶段,这些将武术动作、要求变成游戏的方法来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武术基础的加强,教学的进度可逐步加快,这时再增加专业的术语和适当的练习。
三、举办校园内部武术活动,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
(一)开设兴趣班,提高学生习武兴趣
对于一些对武术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学校可以采用开设兴趣班的方法,满足孩子们对于武术的专业和技能上的更高的要求,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兴趣班的活动的开展,也必须适合学生的学习及生理特点,否则,过度的训练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单一的训练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原有的兴趣。
(二)定期举办校园内部武术比赛,提高学生习武兴趣
各学校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场地、师资等)和学生及家長的需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武术活动。或多或少、或深或浅,使孩子接受到武术的熏陶。例如:定期举办学校内部武术比赛,使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和对武术的兴趣得到提到。
参考文献:
[1]秦丹妮.《论武术操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体育科技.2000.1
[2]李幼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