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等教育逐渐普及化今天,部分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严重。音乐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在人文素养方面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音乐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艺术,人文素养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音乐表达能力,从而充分发挥音乐的感染传递功能。提高人文素养对高校音乐专业生具有重要意义。改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本身的人文素养,在专业相关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团体活动是培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音乐专业;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1]人文素养不仅包括文学、哲学等人文方面知识;也包括精神层面上的道德理念、人格修养、民族精神等精神文明;此外,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也是衡量人文素养高低的标准。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的素质,也影响着其他各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二、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人文素养现状
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生中属于一群特殊的群体,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他们身上不但有大学生的基本特点,也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特质。
(一)文化知识较弱
由于音乐专业的招生规则和普招生存在很大的不同,相较于普招生,他们在升学时对文化知识要求较低,这就造成了音乐专业生的文化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很多学生不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甚至于音乐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也存在轻视心理,有些学生还出现了只学习专业技能的现象。在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导下,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技能较强而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二)思维活跃,个性较为自由
音乐专业的学生思想较为自由,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追求个性发展。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喜欢获得关注。这种特性也让他们在音乐的传递和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过度地追求所谓的“自由”和“个性”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纪律意识淡薄,只重视个体而忽视集体的发展是大部分音乐专业学生的通病。具体表现为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公共场所举止不文明、不服从管理等有失规范的日常行为。
三、加强培养高校音乐专业生的人文素养的意义
音乐的传播不仅是声音上的传播,更多的是精神上、感情上的传播。如今许多音乐专业生无法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乐谱表面的音符、节奏上。音乐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能力,更要通过自身的表演技能融合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将音乐通过情感传递出去,使更多的听众能够被感染,得到共鸣。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作为基础,则会导致音乐理解力浅薄,情感表达苍白无力,表演犹如机器毫无感染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多层面深入地分析理解音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诠释音乐。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作为基础,表演者才能从历史时期、艺术背景、时期特点、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全面,正确地分析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从而产生自身情感的共鸣,演奏出带有生命和情感的的音乐。
四、高校音乐专业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一)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当前,很多高校逐渐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少高校也开设了很多有关人文方面的课程。但是人文素养的高低并不是人文类课程越多,期末成绩越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越高。另外,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喜欢把时间用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上,对于那些本身对人文学科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选修课也许只是一种取得学分的途径,并不能从根本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目前,音乐专业类课程在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类课程也是学生花费最多也最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融入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例如,在专业技巧课的授课过程中加入与此相关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去领悟体会,使学生从音乐专业角度和精神角度等多个层面深刻地理解作品,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从音乐中受到人文的熏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善校园人文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及团体活动
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校园的整体氛围对学生有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制度管理以及学风建设、开设系列讲座、举行各项校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开展团体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3]例如,创建重奏乐团、合唱团等团体组织,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积极开展各项演出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教师人格素养、价值观、审美情感等, 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4]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尤为重要,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当教师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在授课的同时挖掘作品深层的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领悟体会,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莫军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103.
[2]夏毅.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05):110-111.
[3]梁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5):48-49.
[4]韩奇生.卿中全.大学生人文素养: 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 2008(05):135-136.
【关键词】音乐专业;人文素养;培养途径;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什么是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方面。[1]人文素养不仅包括文学、哲学等人文方面知识;也包括精神层面上的道德理念、人格修养、民族精神等精神文明;此外,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也是衡量人文素养高低的标准。人文素养是一种基础性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文素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的素质,也影响着其他各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对大学生而言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二、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人文素养现状
音乐专业学生在大学生中属于一群特殊的群体,和其他专业大学生相比,他们身上不但有大学生的基本特点,也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特质。
(一)文化知识较弱
由于音乐专业的招生规则和普招生存在很大的不同,相较于普招生,他们在升学时对文化知识要求较低,这就造成了音乐专业生的文化知识普遍较为薄弱。很多学生不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甚至于音乐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也存在轻视心理,有些学生还出现了只学习专业技能的现象。在这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导下,相当一部分学生专业技能较强而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二)思维活跃,个性较为自由
音乐专业的学生思想较为自由,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追求个性发展。大多数音乐专业的学生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喜欢获得关注。这种特性也让他们在音乐的传递和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过度地追求所谓的“自由”和“个性”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纪律意识淡薄,只重视个体而忽视集体的发展是大部分音乐专业学生的通病。具体表现为组织纪律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淡薄、公共场所举止不文明、不服从管理等有失规范的日常行为。
三、加强培养高校音乐专业生的人文素养的意义
音乐的传播不仅是声音上的传播,更多的是精神上、感情上的传播。如今许多音乐专业生无法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情感,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乐谱表面的音符、节奏上。音乐不仅需要高超的技巧、能力,更要通过自身的表演技能融合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情绪将音乐通过情感传递出去,使更多的听众能够被感染,得到共鸣。没有足够的人文素养作为基础,则会导致音乐理解力浅薄,情感表达苍白无力,表演犹如机器毫无感染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多层面深入地分析理解音乐,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诠释音乐。有深厚的人文知识作为基础,表演者才能从历史时期、艺术背景、时期特点、人物性格等多个方面全面,正确地分析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从而产生自身情感的共鸣,演奏出带有生命和情感的的音乐。
四、高校音乐专业生人文素养培养途径
(一)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当前,很多高校逐渐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少高校也开设了很多有关人文方面的课程。但是人文素养的高低并不是人文类课程越多,期末成绩越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越高。另外,大部分音乐专业的学生更喜欢把时间用在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上,对于那些本身对人文学科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选修课也许只是一种取得学分的途径,并不能从根本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目前,音乐专业类课程在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此类课程也是学生花费最多也最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融入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例如,在专业技巧课的授课过程中加入与此相关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去领悟体会,使学生从音乐专业角度和精神角度等多个层面深刻地理解作品,在提升专业水平的同时深入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从音乐中受到人文的熏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善校园人文环境,鼓励学生参加实践及团体活动
环境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校园的整体氛围对学生有著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校园制度管理以及学风建设、开设系列讲座、举行各项校园活动。通过一系列的人文素养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在学生中开展团体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提升。[3]例如,创建重奏乐团、合唱团等团体组织,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积极开展各项演出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引导者,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教师的人格魅力则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教师人格素养、价值观、审美情感等, 是学生人文素养建构的重要参照。[4]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技能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也尤为重要,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只有当教师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在授课的同时挖掘作品深层的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领悟体会,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莫军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探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103.
[2]夏毅.对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05):110-111.
[3]梁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5):48-49.
[4]韩奇生.卿中全.大学生人文素养: 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 2008(05):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