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参数对钢筋骨架主筋力学性能影响

来源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bert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CO2气体保护焊中不同焊接参数对钢筋骨架主筋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提高钢筋骨架自动成型生产线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方法 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结合钢筋骨架自动成型生产线焊接钢筋骨架,研究焊接时间、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箍筋间距4个因素对钢筋骨架主筋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展性的影响,通过优良率的对比明确各因素对焊接结果的影响程度和最佳的焊接参数组合.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焊接电流为300 A、电弧电压25 V、焊接时间1.3s、箍筋间距100 mm时焊接效果最佳.结论 4个焊接因素对钢筋骨架焊接结果影响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时间、箍筋间距,并且电流对钢筋骨架主筋的焊接结果影响最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 对钢骨方钢管混凝土短柱施加火灾作用,进而研究火灾后试件的轴压力学性能.方法 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建立温度场分析模型,明确试件各组分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高温后试件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形态,并分析受火时间、内置钢骨形式、钢管壁厚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是否内置钢骨对试件破坏形态具有一定影响,无内置钢骨的试件破坏时主要表现为中部发生鼓曲,钢管褶皱,内置钢骨的试件在破坏时呈双波型鼓曲;受火时间增加,试件劣化程度加剧,钢管壁厚为6mm和7.5mm的试件极限承载力相对于厚度为4.5m
目的 建立精度更高,适用性更广的岩爆预测模型,提高岩爆预测工作效率,得到最优的岩爆预测评价指标组合,解决岩爆样本数据不均衡、量纲不同的问题.方法 改进模型和优选评价指标两个角度构建岩爆预测改进模型.以预测性能较佳的Random Forest为基本算法,结合基于AdaBoost集成和参数寻优两种思路改进模型,建立GSK-AdaBoost-Random Forest模型.根据样本实际及岩爆成因,构建6组岩爆评价指标组合,分别作为输入变量训练模型.应用随机过采样、统一极差处理法等技术对实测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应
目的 研究硝酸根型钙铝水滑石(CALN)的制备与性能,并探究其掺量对水泥净浆力学性能和氯离子固化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模拟孔溶液中浸泡前后的CALN样品分别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综合热分析;并取浸泡过CALN的模拟孔溶液进行棕色环试验;对CALN掺量为0%、1%、2%、3%、4%的水泥净浆试块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基于力学性能测试得到CALN的最佳掺量,并进行电通量与氯离子固化量试验.结果 自制CALN的物相与硝酸根插层钙铝水滑石标准卡片(PDF#89-6723)匹配;模拟孔溶液中浸泡后其物相为Friedel盐,
目的 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水化硅酸钙(C-S-H)早期生长的影响机理,比较有无GO环境下C-S-H的结构差异.方法 采用反应分子动力学,利用氧化硅溶胶凝胶合成过程的硅链结构聚合反应,模拟在4 nm GO纳米狭缝中C-S-H的生成过程,分析体系内C-S-H结构演变、径向分布函数、化学组分及Qn单元的分布.结果 GO体系内,钙、硅离子分布出现富集区,硅原子与桥位氧原子键连单元比例增加,Q3、Q4等高聚合度单元数量大幅提高.结论 GO的位阻效应以及含氧基团的离子吸附作用,降低了C-S-H的聚合势垒,提高了C
目的 探究由纳米SiO2浸泡的再生粗骨料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对SO42-的抗侵蚀性.方法 利用不同强度等级的再生粗骨料制备成改性再生混凝土,将其浸泡在质量分数为5%的Na2SO4溶液中,侵蚀龄期满30 d后测试离子侵蚀前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离子侵蚀浓度,并通过显微硬度仪和扫描电镜对老骨料-老砂浆界面的微观性能分析.结果 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纳米SiO2改性对强度等级为C30的再生粗骨料(RCA30)改善效果最为显著,再生混凝土经5%的Na2SO4溶液浸泡30d后,抗压强度值都略有增加,老骨料-老砂浆界面显微
目的 研究四点加载状态下OGFC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变形破坏行为,提出基于弹性变形的应力重构,探究其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数字散斑方法结合四点弯曲试验,分析小梁试件完全破坏前应变场分布规律,并量化分析应变集中带区域应变变化规律.结果 水平应变场随加载由均匀分布向应变集中带状区域渐变,具有局部化特征;通过关注点的点应变非线性增长曲线得到其起裂时间点、起裂应变以及变形时间段;基于DSM的应力重构可用于分析OGFC混合料变形阶段应力变化规律.结论 赋予材料属性的应力重构与数字散斑方法相结合使得OGFC
目的 模拟CIGS薄膜光伏余热-土壤源热泵双热源系统运行特性以及性能表现,优化CIGS-BIPV/T组件参数,建立组件发电量预测模型.方法 通过DeST平台搭建沈阳市某居住建筑模型,模拟其建筑冷热负荷,并以建筑负荷为目标需求,通过TRNSYS平台构建CIGS-BIPV/T-土壤源双热源热泵系统模型;通过Genopt软件调用Hooke-Jeeves算法对系统参数进行迭代计算优化;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CIGS-BIPV/T组件发电量预测模型.结果 CIGS-BIPV/T组件的倾角设置范围为42°到45°,
目的 针对古建筑木结构裂缝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的缺点,提出利用YOLO v5对古建筑木结构裂缝实现智能检测.方法 首先,利用佳能照相机采集古建筑木结构裂缝图片,建立Pascal VOC数据集;其次,基于Facebook开发的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用数据集对YOLO v5进行训练,同时分析各项性能参数指标;最后,以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八王寺为例,进行裂缝识别验证.结果 在迭代350次的情况下,训练损失可以降到0.042,AP值达到0.918,裂缝检测精度达到91%左右.结论 笔者利用YOLO v5
目的 通过对风机运行信息进行分析,找出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和某些设备的关联关系,从而解决风机设备故障的诊断问题.方法 采用关联规则经典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建立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关联规则的风机故障诊断模式;以国内某风场为例,获取大约4T的数据,选取其中某个故障发生时所有的传感数据进行分析,并找出故障和设备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结果得到传统的没有加粗糙集理论模型的故障检测准确率为54.5%,改进模型的故障检测准确率为65.78%.结论 笔者提出的方法针对某些类型的故障的预警具有一定的有效
目的 研究既有历史建筑在进行绿色改造之后室内人体的热舒适性,制定相应的检测和评定方案,得出既有历史建筑的改造方案.方法 以沈阳市第124中学为研究对象,对选取的5个典型房间采用现场测试的方式对建筑室内相关物理参数进行实测,通过迭代公式计算出房间内的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PMV)和预计不满意率(PPD),客观评测建筑室内的人体热舒适度.结果 123办公室PMV值为0.16,PPD值为5.53%;礼堂PMV值为-0.23,PPD值为6.1%;206教室PMV值为0.43,PPD值为8.9%;208办公室PMV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