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少儿艺术教育中,舞蹈属于重要内容,在增强儿童体质的同时,可对儿童艺术水平、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同时,通过舞蹈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还能够对其大脑想象空间进行扩展,促进其思想表达、情感抒发与控制能力的培养。对此,本文基于舞蹈表现力培养的重要意义,提出相关的舞蹈教学建议。
关键词:儿童舞蹈;教学;表现力;培养
一、 前言
对于儿童舞蹈教学,以往家长、教师的观念大多为对孩子的身体进行锻炼,以促进其健康的维持,大多未涉及孩子表现力方面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儿童舞蹈教学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对此,相关儿童舞蹈教师需积极对观念进行转变,有意识地将表现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体系中,通过多种措施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促进其艺术水平、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二、 表现力培养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价值
舞蹈这有着较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精神内涵,也属于表演艺术的一种,只有通过肢体动作对人物进行刻画、对故事情节进行展现,才能够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传递给观众。总的来说,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具有以下多个方面的价值:首先,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对美的理解与感受能力方面,儿童尚处于较弱状态,进行舞蹈教学时,需注重此能力的培养。此时,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引导其应用美的姿态来对自己进行展现,通过舞蹈作品的形象来对世界进行认识,可使孩子感受与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其次,使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与成人一样,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会全部外露,但在获得成功、遇到挫折等时,儿童会有不同的表现。对此,教师可通过表现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舞蹈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达,并通过舞蹈对不同从场景、情景进行展现,以使其情感世界更为丰富。最后,使孩子的艺术修养得以提升,舞蹈不仅是身体上的律动与舞台的一种娱乐形成,更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身体的律动、表情等对故事、自己内心世界进行表现,可使孩子艺术修养得以提升。
三、 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表现力进行培养的建议
(一) 培养舞蹈兴趣,让孩子勇于表现
对于舞蹈的教学,儿童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对舞蹈教学中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时,需从兴趣培养方面入手,使孩子能够主动融入到舞蹈的氛围中。具体而言,教师应依据儿童的特点、兴趣等,对相应的舞蹈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使儿童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孩子对动物都有喜爱的情感,展开舞蹈教学时,教师应将一些对动物进行模仿的活动加入,小猪是怎么吃饭的、小鸡是怎么走路的、小狗是怎样跑的等。这样,可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等对动物的形态进行表现,这些舞蹈动作不但能够对儿童的身体进行锻炼,而且能够使儿童的舞蹈兴趣得到培养。在兴趣的驱动下,儿童必定会对教师组织的舞蹈活动进行积极性配合,对舞蹈表现产生欲望,主动通过自己的舞蹈动作对故事、情景等进行表现,从而实现其舞蹈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 强化动作训练,让孩子正确表现
舞蹈实际上是人体动作的一种艺术,动作方面的指导直接关系到舞蹈水平。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时,需从动作的训练入手,为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需注重动作训练的强化,第一,对某一动作进行讲解时,应该要求、指导学生对动作进行到位、标准的展现,帮助儿童打下坚实的基本功。第二,注重模仿的应用,引导孩子对动物进行模仿,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小蜜蜂进行模仿,先以小蜜蜂为“主人公”对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构建与讲解,将小蜜蜂的形态特点展现给学生,再要求儿童进行模仿,以对小蜜蜂的形象特点进行表现。第三,注重表演实践的组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可对汇报表演的活动进行组织,对演出气氛进行营造,并引导儿童应用规范的动作、丰富的情感进行表现,在舞蹈实践中对其表现力进行提升。总的来说,对儿童舞蹈表现力进行培养时,舞蹈动作方面的训练不可忽视,只有对其规范、准确的舞蹈动作进行培养与训练,才能确保儿童能够通过准确的动作对舞蹈进行表现。
(三) 通过故事引领,让孩子理解表现
相较于成人,儿童的理解能力比较简单,理解能力也尚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针对此,展开舞蹈教学时,通过故事进行引导,可使其对舞蹈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自然地进行表现。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表现,可使儿童的舞蹈表达能力、艺术水平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通过故事对情节进行再现,让儿童有身临其境之感,把故事中的内容、情感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可对《猫鼠之夜》的情景舞蹈进行编排,老鼠想要偷大米,猫通过一系列动作阻止了老鼠。教师可先对故事背景、情节进行讲解,再引导儿童通过舞蹈对故事情节进行表现,使儿童在对故事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现,从而促进其表现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儿童对此故事进行自主发挥,在对故事情节进行再现的基础上,自主对舞蹈作品进行展现,使其舞蹈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表现力进行培养极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儿童舞蹈艺术水平的提升,也关系到舞蹈在儿童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对儿童舞蹈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与开展时,需积极将表现力的培养融入到其中,通过兴趣培养、动作训练、故事引领等方式,引导儿童自主对舞蹈进行表现,以实现其舞蹈表现力、艺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叶丽娟.初探情感教育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艺,2016,(24):245.
[2]朱瑾斐.浅析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与少儿舞蹈教学[J].青年时代,2015,(21):41.
作者简介:
董艳丽,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儿童舞蹈;教学;表现力;培养
一、 前言
对于儿童舞蹈教学,以往家长、教师的观念大多为对孩子的身体进行锻炼,以促进其健康的维持,大多未涉及孩子表现力方面的培养,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儿童舞蹈教学在儿童教育中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对此,相关儿童舞蹈教师需积极对观念进行转变,有意识地将表现力的培养纳入到教学体系中,通过多种措施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促进其艺术水平、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
二、 表现力培养在儿童舞蹈教学中的价值
舞蹈这有着较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精神内涵,也属于表演艺术的一种,只有通过肢体动作对人物进行刻画、对故事情节进行展现,才能够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传递给观众。总的来说,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具有以下多个方面的价值:首先,促进孩子审美能力的有效培养,在对美的理解与感受能力方面,儿童尚处于较弱状态,进行舞蹈教学时,需注重此能力的培养。此时,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引导其应用美的姿态来对自己进行展现,通过舞蹈作品的形象来对世界进行认识,可使孩子感受与欣赏美的能力提升。其次,使孩子的内心世界更为丰富,与成人一样,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不会全部外露,但在获得成功、遇到挫折等时,儿童会有不同的表现。对此,教师可通过表现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舞蹈对内心世界进行表达,并通过舞蹈对不同从场景、情景进行展现,以使其情感世界更为丰富。最后,使孩子的艺术修养得以提升,舞蹈不仅是身体上的律动与舞台的一种娱乐形成,更是艺术的一种形式,通过身体的律动、表情等对故事、自己内心世界进行表现,可使孩子艺术修养得以提升。
三、 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表现力进行培养的建议
(一) 培养舞蹈兴趣,让孩子勇于表现
对于舞蹈的教学,儿童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因此,对舞蹈教学中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时,需从兴趣培养方面入手,使孩子能够主动融入到舞蹈的氛围中。具体而言,教师应依据儿童的特点、兴趣等,对相应的舞蹈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使儿童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孩子对动物都有喜爱的情感,展开舞蹈教学时,教师应将一些对动物进行模仿的活动加入,小猪是怎么吃饭的、小鸡是怎么走路的、小狗是怎样跑的等。这样,可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动作、语言等对动物的形态进行表现,这些舞蹈动作不但能够对儿童的身体进行锻炼,而且能够使儿童的舞蹈兴趣得到培养。在兴趣的驱动下,儿童必定会对教师组织的舞蹈活动进行积极性配合,对舞蹈表现产生欲望,主动通过自己的舞蹈动作对故事、情景等进行表现,从而实现其舞蹈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 强化动作训练,让孩子正确表现
舞蹈实际上是人体动作的一种艺术,动作方面的指导直接关系到舞蹈水平。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对孩子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时,需从动作的训练入手,为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打下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需注重动作训练的强化,第一,对某一动作进行讲解时,应该要求、指导学生对动作进行到位、标准的展现,帮助儿童打下坚实的基本功。第二,注重模仿的应用,引导孩子对动物进行模仿,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小蜜蜂进行模仿,先以小蜜蜂为“主人公”对相应的故事情节进行构建与讲解,将小蜜蜂的形态特点展现给学生,再要求儿童进行模仿,以对小蜜蜂的形象特点进行表现。第三,注重表演实践的组织,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可对汇报表演的活动进行组织,对演出气氛进行营造,并引导儿童应用规范的动作、丰富的情感进行表现,在舞蹈实践中对其表现力进行提升。总的来说,对儿童舞蹈表现力进行培养时,舞蹈动作方面的训练不可忽视,只有对其规范、准确的舞蹈动作进行培养与训练,才能确保儿童能够通过准确的动作对舞蹈进行表现。
(三) 通过故事引领,让孩子理解表现
相较于成人,儿童的理解能力比较简单,理解能力也尚处于较为薄弱的状态,针对此,展开舞蹈教学时,通过故事进行引导,可使其对舞蹈有更为深入的理解,从而自然地进行表现。另外,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舞蹈进行表现,可使儿童的舞蹈表达能力、艺术水平得到有效培养。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对儿童的表现力进行培养时,教师可通过故事对情节进行再现,让儿童有身临其境之感,把故事中的内容、情感表达出来。例如,教师可对《猫鼠之夜》的情景舞蹈进行编排,老鼠想要偷大米,猫通过一系列动作阻止了老鼠。教师可先对故事背景、情节进行讲解,再引导儿童通过舞蹈对故事情节进行表现,使儿童在对故事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现,从而促进其表现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儿童对此故事进行自主发挥,在对故事情节进行再现的基础上,自主对舞蹈作品进行展现,使其舞蹈表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儿童舞蹈教学中,对孩子表现力进行培养极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儿童舞蹈艺术水平的提升,也关系到舞蹈在儿童教育中作用的发挥。因此,教师对儿童舞蹈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与开展时,需积极将表现力的培养融入到其中,通过兴趣培养、动作训练、故事引领等方式,引导儿童自主对舞蹈进行表现,以实现其舞蹈表现力、艺术水平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叶丽娟.初探情感教育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艺,2016,(24):245.
[2]朱瑾斐.浅析少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与少儿舞蹈教学[J].青年时代,2015,(21):41.
作者简介:
董艳丽,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柳树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