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开往锦州的589次列车早晨6:35正点到达锦州站,列车上最后下来一位上身一件半新防寒服、下身是脏乎乎单裤,浑身哆嗦、满脸憔悴的青年。
青年20多岁模样,过出站口时,工作人员示意他出示车票。小青年在身上摸索一阵,却掏出一张站台票,于是他被请进车站派出所。还没等干警发问,小青年虚脱地一头摔倒在地板上。有气无力地说:“我,我没票,我告诉你们我家的电话,快打电话,打电话叫家里送钱来……”
清醒后,青年向在场的人讲述了自己一场生死劫难:
青年叫谢小飞,今年22岁,两年前,他投奔沈阳的一位熟人到饭店打工,并很快成为独当一面挥大勺子的师傅。
一天,同在一家大饭店打工的安徽厨师对他说:“就凭咱俩这手艺,到哪不混碗饭吃。听说广州能挣大钱,我们不如去闯一闯?”两人年纪相仿,年轻又有股闯劲,这一说来感觉志同道合,两人合计一番,第二天就不辞而别。
这俩人一个来自辽西农村,一个来自安徽乡下,虽说在沈城混了两年,但为了学艺挣钱,还从来没正儿八经逛过大街,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初到广州,人地两生,两人多少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神不够用。在车站广场,他俩正在商量着去处,这时身边走过四个年轻人,听他们说着普通话,就又转回来,亲热地打着招呼:“你们是刚下车的吧?一看就知道你们要找事做。”
“是啊,我们是想找个地方呆。”谢小飞接上话茬。“一听口音就知你是东北人,说说看,看我能否帮上忙?”两个人说会厨师手艺,对方一个高个说:“巧了,我们那家宾馆正缺厨师呢。”
就这样,谢小飞与安徽同伴没加考虑,就与这四个“古道热肠“的人打的东拐西转,于夜暮时分来到一个去处。上得二楼一个房间,房门“咣”的一声被反锁上了。四个人立即露出奸笑,谢小飞心知不好,还没等做出什么反应,四人一齐动手,将谢小飞二人摁倒在地,强行扒下衣服,赤身裸体地绑在床腿上,嘴里堵上臭袜子。
到这时,谢小飞二人才明白遇到了歹人,进了狼窝,但为时已晚。
谢小飞二人各自带了2000多元钱,被四人搜光后,接着被威逼给家里打电话,寄1万元钱来,否则就别想活着离开这个房间。
在打骂威逼下,谢小飞拨通了辽西家里的电话,按照歹徒意思,让家里速汇1万元钱到指定地点,说是打工交押金用。
谢小飞家里虽把儿子埋怨了一顿,但仍按要求汇去了1万元钱。见效果不错,歹徒加紧威逼安徽仔,安徽仔家里实在拿不出1万元钱,四个歹徒眼看榨不出油水,在一个夜间,当着谢小飞的面用一根绳子将安徽仔当场勒死。
同伴临死绝望的眼神让谢小飞半梦半醒时也常常惊起,浑身冷汗淋漓……
过了几天,四个歹徒又威逼谢小飞让家里寄钱。四人收到钱后,一时高兴,喝酒庆贺。三人喝得酩酊大醉,负责看守谢小飞的人也有八分醉。入夜,四人都睡着了,谢小飞从昏迷中醒来一想,此时不跑早晚命也难保。
谢小飞开始悄悄磨绑在手腕上的绳子,大气都不敢出,四个歹徒一翻身,他就停止动作。不知过多久,绳子终于磨断了,他活动一下手脚,感觉自己还能动。负责看守的那个歹徒就睡在门口,从门跑显然是不行,他想到跳楼。来时他清楚地记得这是二楼,抓起一条短裤,小心移到窗前,身子朝下,双手扒住窗台,谢小飞一咬牙跳了下去。
谢小飞爬起来,也不知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一瘸一拐没命地向前跑。几天来一直被捆绑着,吃的残羹剩饭,浑身无力,脚下无根,不知摔了多少跤,爬起来再跑。如果被抓回去绝对没有命了。
身后有动静,一回头,不好,一个身影正向他跑来,谢小飞一头摔倒在地。颤栗着抬起头一看,却是一个无法估计年纪的老乞丐站在他面前。老乞丐身穿脏乎乎的衣裤,脚穿一双破胶鞋,头发乱草似的。
谢小飞胆都吓破了,不知是人是鬼。那人突然问道:“小伙子,看你半夜三更赤身裸体地乱跑,莫不是遇到了坏人?”那人一开口,谢小飞判断出是个神经正常的人,心里才稍稍踏实一点,看这人不像坏人,就如实相告了真相。
老乞丐一听,神色顿时紧张,他说:“啊,你遇上了这些人,你如果信得着我老头子,就赶紧跟我躲起来,否则你很可能被抓回去,那时再逃魔掌恐怕就难了。”
谢小飞别无选择,就与老乞丐来到一个垃圾场附近的一个小窝棚里,小窝棚里里外外都堆满了捡来纸壳子、酒瓶子、旧衣物……气味令人作呕,但谢小飞却有到天堂之感。
老乞丐找出不知从哪捡来的衣服,胡乱地让谢小飞穿上,谢小飞感激得直掉泪,当场就要给老乞丐跪下磕头。老乞丐扶他起来说:“孩子,出门难哪,在这里让你受委屈了,现在你不能轻易出去了,他们车站码头肯定有人,你必须装成乞丐,才能不被歹徒注意和怀疑。”老乞丐找来锅灰,一把把抹在谢小飞脸上。
谢小飞在垃圾场的小窝棚里足足睡了三天。第三天,老乞丐对谢小飞说:“今天晚上,我送你到火车站,车票我已经给你买好了,没离开广州之前你一定要装成乞丐。”临行前,老乞丐又掏出仅有的20元钱和一件半新的防寒服给小飞。
谢小飞给老人跪下,请求老人家一定告诉他姓名,回到家后,加倍奉还。“行乞之人不言谢,只要你一路安全到家,就算我做了一件善事。”老乞丐摇摇头,蹒跚着走开。
第二天一早,二人悄悄离开垃圾场,小飞也不知道路径,迷糊着跟着老乞丐,在车站,他真的撞见四人中那个高个,两人相距不过30米远,如果不是装成乞丐,他恐怕就被发现了。
谢小飞在站台上含泪与老人家挥手告别了,自始至终也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
列车飞驰,很快离开了广州。在北京转车时,为了能顺利回到家,小飞买了一张站台票,瞅准北京到锦州的列车,希望上车后趁人不备,迅速钻进车座下,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
青年20多岁模样,过出站口时,工作人员示意他出示车票。小青年在身上摸索一阵,却掏出一张站台票,于是他被请进车站派出所。还没等干警发问,小青年虚脱地一头摔倒在地板上。有气无力地说:“我,我没票,我告诉你们我家的电话,快打电话,打电话叫家里送钱来……”
清醒后,青年向在场的人讲述了自己一场生死劫难:
青年叫谢小飞,今年22岁,两年前,他投奔沈阳的一位熟人到饭店打工,并很快成为独当一面挥大勺子的师傅。
一天,同在一家大饭店打工的安徽厨师对他说:“就凭咱俩这手艺,到哪不混碗饭吃。听说广州能挣大钱,我们不如去闯一闯?”两人年纪相仿,年轻又有股闯劲,这一说来感觉志同道合,两人合计一番,第二天就不辞而别。
这俩人一个来自辽西农村,一个来自安徽乡下,虽说在沈城混了两年,但为了学艺挣钱,还从来没正儿八经逛过大街,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初到广州,人地两生,两人多少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眼神不够用。在车站广场,他俩正在商量着去处,这时身边走过四个年轻人,听他们说着普通话,就又转回来,亲热地打着招呼:“你们是刚下车的吧?一看就知道你们要找事做。”
“是啊,我们是想找个地方呆。”谢小飞接上话茬。“一听口音就知你是东北人,说说看,看我能否帮上忙?”两个人说会厨师手艺,对方一个高个说:“巧了,我们那家宾馆正缺厨师呢。”
就这样,谢小飞与安徽同伴没加考虑,就与这四个“古道热肠“的人打的东拐西转,于夜暮时分来到一个去处。上得二楼一个房间,房门“咣”的一声被反锁上了。四个人立即露出奸笑,谢小飞心知不好,还没等做出什么反应,四人一齐动手,将谢小飞二人摁倒在地,强行扒下衣服,赤身裸体地绑在床腿上,嘴里堵上臭袜子。
到这时,谢小飞二人才明白遇到了歹人,进了狼窝,但为时已晚。
谢小飞二人各自带了2000多元钱,被四人搜光后,接着被威逼给家里打电话,寄1万元钱来,否则就别想活着离开这个房间。
在打骂威逼下,谢小飞拨通了辽西家里的电话,按照歹徒意思,让家里速汇1万元钱到指定地点,说是打工交押金用。
谢小飞家里虽把儿子埋怨了一顿,但仍按要求汇去了1万元钱。见效果不错,歹徒加紧威逼安徽仔,安徽仔家里实在拿不出1万元钱,四个歹徒眼看榨不出油水,在一个夜间,当着谢小飞的面用一根绳子将安徽仔当场勒死。
同伴临死绝望的眼神让谢小飞半梦半醒时也常常惊起,浑身冷汗淋漓……
过了几天,四个歹徒又威逼谢小飞让家里寄钱。四人收到钱后,一时高兴,喝酒庆贺。三人喝得酩酊大醉,负责看守谢小飞的人也有八分醉。入夜,四人都睡着了,谢小飞从昏迷中醒来一想,此时不跑早晚命也难保。
谢小飞开始悄悄磨绑在手腕上的绳子,大气都不敢出,四个歹徒一翻身,他就停止动作。不知过多久,绳子终于磨断了,他活动一下手脚,感觉自己还能动。负责看守的那个歹徒就睡在门口,从门跑显然是不行,他想到跳楼。来时他清楚地记得这是二楼,抓起一条短裤,小心移到窗前,身子朝下,双手扒住窗台,谢小飞一咬牙跳了下去。
谢小飞爬起来,也不知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一瘸一拐没命地向前跑。几天来一直被捆绑着,吃的残羹剩饭,浑身无力,脚下无根,不知摔了多少跤,爬起来再跑。如果被抓回去绝对没有命了。
身后有动静,一回头,不好,一个身影正向他跑来,谢小飞一头摔倒在地。颤栗着抬起头一看,却是一个无法估计年纪的老乞丐站在他面前。老乞丐身穿脏乎乎的衣裤,脚穿一双破胶鞋,头发乱草似的。
谢小飞胆都吓破了,不知是人是鬼。那人突然问道:“小伙子,看你半夜三更赤身裸体地乱跑,莫不是遇到了坏人?”那人一开口,谢小飞判断出是个神经正常的人,心里才稍稍踏实一点,看这人不像坏人,就如实相告了真相。
老乞丐一听,神色顿时紧张,他说:“啊,你遇上了这些人,你如果信得着我老头子,就赶紧跟我躲起来,否则你很可能被抓回去,那时再逃魔掌恐怕就难了。”
谢小飞别无选择,就与老乞丐来到一个垃圾场附近的一个小窝棚里,小窝棚里里外外都堆满了捡来纸壳子、酒瓶子、旧衣物……气味令人作呕,但谢小飞却有到天堂之感。
老乞丐找出不知从哪捡来的衣服,胡乱地让谢小飞穿上,谢小飞感激得直掉泪,当场就要给老乞丐跪下磕头。老乞丐扶他起来说:“孩子,出门难哪,在这里让你受委屈了,现在你不能轻易出去了,他们车站码头肯定有人,你必须装成乞丐,才能不被歹徒注意和怀疑。”老乞丐找来锅灰,一把把抹在谢小飞脸上。
谢小飞在垃圾场的小窝棚里足足睡了三天。第三天,老乞丐对谢小飞说:“今天晚上,我送你到火车站,车票我已经给你买好了,没离开广州之前你一定要装成乞丐。”临行前,老乞丐又掏出仅有的20元钱和一件半新的防寒服给小飞。
谢小飞给老人跪下,请求老人家一定告诉他姓名,回到家后,加倍奉还。“行乞之人不言谢,只要你一路安全到家,就算我做了一件善事。”老乞丐摇摇头,蹒跚着走开。
第二天一早,二人悄悄离开垃圾场,小飞也不知道路径,迷糊着跟着老乞丐,在车站,他真的撞见四人中那个高个,两人相距不过30米远,如果不是装成乞丐,他恐怕就被发现了。
谢小飞在站台上含泪与老人家挥手告别了,自始至终也不知道老人姓甚名谁。
列车飞驰,很快离开了广州。在北京转车时,为了能顺利回到家,小飞买了一张站台票,瞅准北京到锦州的列车,希望上车后趁人不备,迅速钻进车座下,于是出现了开头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