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结构、实际利率与财政空间

来源 :财政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iaoe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建立一个生命周期模型解释并模拟人口结构对于财政空间的影响,人口结构通过改变劳均资本和边际储蓄倾向,从资本回报率和资本供给两个角度决定实际利率,进而影响财政空间.经验证据表明:少年人口(0-24岁)占比上升会引起财政支出下降,但伴随着实际利率的上升,压缩了财政空间;而中老年人口(45岁及以上)占比上升,对应财政支出上升,但由于实际利率的下降释放了一定的财政空间.基于模型的模拟表明:人口结构因素可能将使2050年、2100年中国实际利率比2015年下降1.35和1.98个百分点;而中国政府债务占GDP比重最大可以达到2050年的128.43%及2100年的129.85%.本文明晰了一种人口结构老龄化可通过实际利率下降来缓解财政负担的自动调节机制,政策含义在于:老龄化带来的利率下降会减缓自身带来的财政负担,这一发现也为未来中国“以债养老”提供了理论借鉴.
其他文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财政作用的发挥.研究认为:经济学意义上分配平等本质上是居民效用平等,促进居民效用平等的分配有可支配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间接税分配、公共服务分配和财富分配,它们贯穿于国民收入循环全过程;根据部门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城乡或区域的组间差距较大;个人所得税调节分配作用不应被高估,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在缩小.本文得出四点政策建议,包括兼顾公平与效率、重点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如何较为准确地测度财富不平等是改善财富分配格局的基础.本文使用2013-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并结合各年度胡润富豪榜数据,借助广义帕累托插值法研究了中国居民财富不平等的动态演变趋势,较好地修正了因调查数据覆盖率不足而导致财富不平等低估的问题.研究结论表明:(1)我国居民财富不平等处于较高水平,财富分配后90%群体所拥有的财富份额从2012年的34.2%下降至2016年的32%;(2)农村内部财富不平等是否高于城市取决于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种不同的衡量方
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建立了以公共风险、财政风险、债务风险为主线,以地方政府公共、民事双重属性和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为框架,以区域差异性分析为拓展的模型.在公共风险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将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分为体现政府民事属性的微观管理和体现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宏观管理,建议构建地方政府债券的微观管理、宏观管理并促进两个管理的统一,有效对冲公共风险,促使公共风险最小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多措并创,赋予财政“基础说”与“支柱说”的历史新定位,适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矛盾,让财政嵌入“五位一体”变革中,形成财政治理新体系,同时围绕“两个积极性”构建财政管理新体制,“以数治财”形成财政管理新手段,生成新时代中国道路的财政之治.其治理实践,既有历史财政智慧的现代化创新,也有外来财政理论的中国化创新,还有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治理的集成化创新,从而形成基于中国语境的财政治理之智.新时代财政的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还是在中华文明史,亦或是
本文主要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以下简称民办社工机构)人才流失困境进行综合评述,从民办社工机构目前面临的困境出发,发现资金来源的困境、管理体系的困境、社会认同度低的困境会导致机构人才流失,然后呈现和评述民办社工机构人才流失的特征、原因,发现民办社工机构人才大量流失是阻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本土化发展的瓶颈之一.同时,本文提出了民办社工机构应该如何储备人才的路径.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社会发展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水环境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这也推动了我国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在水环境的保护工作中,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是重要的技术应用手段,它具有诸多的技术优势,能够实现对水质的高效、准确和全面监测效果.
在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关键时期,财政制度创新面临“两翼一主线”改革权衡.文章立足全景视野,基于财政制度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有效测度财政制度改革的综合评价指标,实证评估“两翼一主线”改革的高质量绩效,研究发现:财政制度改革促进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需要,全景制度改革的力度亟待增强;财政制度改革通过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提升路径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但资本配置路径不畅;2013年后,财政制度改革的加速推进强化了高质量发展的正向绩效.鉴于此,我国应逐步深化“两翼一主线”改革,
理论与实践的紧迫需求呼唤关于财政本质的社会交换过程理论建构,以形成最佳解读与构思财政安排、集体行动、公共治理和共同体叙事的标准模型.本文把社会交换的必要过程界定为代价-手段-目的链表达的“财政负荷→集体支出→集体产能→集体产出→合作收益”,涵盖作为四个交换层级的财政负荷→集体支出,财政负荷→集体产能,财政负荷→集体产出,财政负荷→社会合作收益.社会交换定义为由中介主导的个体-集体间交换,即“个体的我”和“集体的我们”以财政负荷交换社会物品.通过界定必要过程去认知社会交换的最大优势不仅在于反映客观现实,更在
振兴实体经济防范经济“脱实向虚”是新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任务.作为财政的重要制度安排,政府采购能否承载治理“脱实向虚”的政策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基于2008-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政府采购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政府采购显著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促进了企业心无旁鹜做实业;政府采购主要通过增加实业相对盈利、缓解融资约束和稳定预期抑制了企业金融化程度,但并未通过激励创新施加影响,政府采购嵌入的创新促进功能有待加强;当政府采购持续性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以及市场关注弱时,政府采
有效提升脱贫质量是“十四五”时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的关键.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从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的视角衡量脱贫质量,分析基本公共服务减缓家庭多维贫困及多维贫困脆弱性进而影响脱贫质量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家庭发生多维贫困与多维贫困脆弱性的概率,因此可以有效提升脱贫质量.机制分析表明,能力提升与不确定性风险冲击缓解是基本公共服务提升脱贫质量的重要传导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对多维贫困高分位点家庭的脱贫质量提升效应更大,起到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