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衰减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

来源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xiaole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快速老龄化过程中,肌肉衰减症(sarcopenia)现患率呈现明显增高趋势,已成为威胁全民健康、降低生活质量和消耗医疗资源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欧洲(EWGSOP)和亚洲(AWGS)肌肉衰减症工作组对其诊断路径和标准进行了多次修订,在最新指南中将肌肉力量作为诊断可能肌肉衰减症的重要指标.肌肉衰减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影响了精准化防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目前认为,老龄化过程中肠道微生态环境变化是导致肌肉衰减的重要基础;而静态活动方式和高脂肪膳食可致慢性炎症环境和胰岛素抵抗,成为肌肉衰减症发
其他文献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GEP-NENs)是一组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在过去30年中其发病率逐渐升高.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分级和不同原发部位的NENs具有不同的分子特征,可能是NENs临床表现异质性的原因.手术仍然是治愈局限期GEPNENs的方法,术后辅助治疗缺少前瞻性
期刊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多为良性,但因其自身激素分泌和/或对周围腺垂体及组织器官的压迫,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垂体腺瘤新分型,以垂体分化为基础,根据腺垂体细胞谱系对垂体腺瘤进行分类,这对临床诊治策略和肿瘤预后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难治性垂体腺瘤的诊治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近年来对其定义和治疗有较多进展.多学科团队协作是垂体腺瘤诊治的基石,患者将从垂体瘤卓越
期刊
在肾上腺肿瘤诊治的百年历程中,北京协和医院从探索疾病的病理生理、组织解剖、内分泌生化检查、特异性核素扫描、复杂病例的多学科讨论、手术方式的不断改良、微创手术的广泛应用、分子机制的不断探索、基因诊断等各个方面,为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摸索了一套北京协和医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PUMCH)模式.继发性高血压危害大,多与肾上腺肿瘤相关.需要排除的易混淆
期刊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是一类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的罕见恶性肿瘤,该肿瘤发病年龄轻,主要呈现2个峰值,即0~4岁的幼女阶段和青春期至年轻女性阶段.该肿瘤普遍对化疗敏感.其治疗目标是,追求肿瘤治愈的同时,尽量保留年轻女性的生育功能,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高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内外临床和基础研究主要聚焦于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分层管理及精细化治疗、监测和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对晚期和复发耐药患者的治疗及耐药机制研究.
期刊
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依赖于准确的影像学检查定位.以胰腺β细胞为靶点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GLP-1 receptor)显像是近年来建立的定位诊断胰岛素瘤的核医学分子影像新技术,有很高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综述回顾了GLP-1受体显像的建立和临床研究情况,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期刊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及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乳腺超声是乳腺癌的常用影像学筛查及诊断手段.自20世纪60~70年代至今,伴随超声成像领域的三次技术革命,多种新技术不断涌现,我国乳腺癌超声筛查及诊断已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体系.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科作为国内最早开展相关工作的单位之一,在该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部分成果在国际上形成了一定学术影响力.本文将结合北京协和医院超声医学
期刊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放射治疗作为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以内、外照射的合理搭配、协同配合,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外照射的照射区域范围较大,主要解决腹盆淋巴结转移的问题;内照射通过完全适形的高剂量照射,消灭局部侵犯的肿瘤.北京协和医院在建院之初即开始使用放射线治疗肿瘤,距今已有百年历史,放疗科数十年来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领域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建立了宫颈癌精确放疗的协和模式.本文以宫颈癌放疗技
期刊
免疫系统在肿瘤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以单克隆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领域中取得了成功,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本文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4, CTLA-4)、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pathway, PD-1/PD-L1)通路、新型免疫检
期刊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是古老而有挑战性的疾病,其病死率在百余年来居心脏瓣膜病死亡率之首. IE的治疗方法由最初的单纯抗感染治疗,向活动期抗感染+愈合期手术治疗转变,逐渐发展为今天的活动期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IE本身具有多系统受累、病情多变的特点,在复杂的IE病例中,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把握恰当的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准确评估手术风险仍为目前亟待讨论的问题
期刊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良性肿瘤,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直是整形外科领域的治疗难题.近些年来关于瘢痕疙瘩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较为广泛和丰富,也有成功的临床转化案例.本文对过去近20余年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瘢痕疙瘩基础、临床研究以及临床转化成果的相关进展,并展望瘢痕疙瘩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