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仓储网络规划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信息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oFei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电力系统仓储已由过去单一的库存管理模式转变为集运输、转换、集散、加工、保管以及检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仓储模式。这种综合性的仓储网络能提高电力系统场所的时间效益和价值,保护货物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所有权,加快货品流转速度,提高物流的质量和效率,增加企业效益。
  [关键词]电力系统;仓储网络;规划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74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1
  现代化的仓储网络综合了单证流、资金流和物流,利用信息系统,能实时查询仓库的相关信息,是企业基于物资规范管理并融合智能化与自动化所建立的。这种仓储网络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 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规范
  1.1 优化管理流程
  应积极优化现有的管理流程,整合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重新规划仓库布局,集中管理现有仓库,利用配送、转仓等方式,统筹管理所有物资。在仓库管理工作中,应将工作延伸到废旧物资的回收和维护、配送、采购以及项目规划等方面。同时要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统筹管理,实现管理流程的优化。
  1.2 强化采购计划管理
  在强化采购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应从源头抓起,对预测本身、生产计划、订单管理以及强化预测等进行加强。在全年采购预算的制定方面,应由各个部门对月度采购计划进行上报,然后由物流中心统一出库或采购。通过强化采购计划管理,妥善处理库存物资资金占用,保证库存安全。
  1.3 设置合理库存限额和分类管理
  基于仓库集中管理,进行统筹汇总,设置安全库存最高和最低点的预警标准。应详细计划、精心管理占用资金大、品种少的设备和物资,尽量将相应的库存数量控制到最低标准。平衡调节一般性生产物资的库存量,集中批量采购占用资金小、品种多的设备和物资,合理控制库存。
  2 合理规划仓储空间
  2.1 加强区域联合
  在同一区域或同一投资主体的电力系统中,整合仓储资源,实行联合仓储的模式,降低仓储网络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在这样的仓储网络中,每个项目单位可将其他项目单位的库存资源等同于自己的库存资源,实现虚拟仓储,有效降低成本和风险。
  2.2 供应商库存管理
  在电力系统仓储网络中,为降低库存,可由上游的供应商进行库存管理。如果电力系统的物资和设备库存量低于安全标准,则由供应商主动补货。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标准的物资和耗材。由于需要在信息系统、供应商以及库存用户之间进行交互,因此供应链的选择应更加科学合理。
  2.3 仓储区域划分
  在通常情况下,可将仓储区域划分为危化品存储区、立体库区以及库外存储区等。其中,危化品存储区主要用于存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以及有腐蚀性的物资。立体库区包括货车操作站台、室内操作区、平面存储区、恒温恒湿存储区、悬臂货架区、普通立体货架区以及自动化立体货架区等。库外存储区主要是露天存放物资。
  3 应用先进的仓储设施
  基于科学化的仓储管理规范和合理化的仓储空间规划,配备适当的设备在立体库区。可应用一些新型的数码自动识别系统、托盘以及货架等,实现对仓储物资的包装、加工和分拣。这些设备的应用,能为电力系统带来十分可观的回报收益,提升管理效率。同时,对于仓储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和物流运作效率的提高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此外,还能避免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物资丢失和损坏,提升电力系统仓储网络的管理效果。
  具体来说,可在普通立体货架区采用标准化的货架、料箱和托盘,用于标准包装、大储量的物资存放。将杆状物料、绝缘子等异形物料、钢管等物资存放于悬臂货架。将工具、消耗材料小型备品等物资存放于小型货架。将有特殊存放条件要求的物资存放于恒温恒湿存储区。将辊套、磨辊、型材、钢材以及线缆等要求较低的物资存放于室内平面存储区。
  4 引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
  在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中,应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管理信息化仓储,并且进行机械化搬运和包装,统一编码物料,物品信息利用条形码进行携带。通过集成信息的方式,实现配送、出库、收货、采购以及规划等过程的信息一体化。利用硬件信息采集器,快速进行入库操作。利用该项技术,还可实现货位管理、智能盘点、过期提示以及智能定位等功能。可利用RFID技术管理变压器等贵重物资,掌握其基本信息,实现在途跟踪,预测送货周期等。
  在仓储管理中,货架摆放可利用立体仓储,合理堆放物资,使系统能自动检查物资数量。在物资存取的过程中,实现仓储数量的自动变更。应用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化管理物资的入库和出库,及时、准确地提供信息服务和货物的进出仓信息,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仓储网络的运行和管理效率。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瑞云,夏祖治,于尔铿.用网络规划法计算电力系统的机组最优组合问题[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8(3):26-32.
  [2]宛力,谷水清,马昭彦.电力系统有功校正控制的网络规划法[J].东北水利水电,1992(6):38-41.
  [3]杜晨昭,朱莹.电力系统智能电网通信网络规划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4(22):4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化教育越来越多地被大众关注。在职业院校兴起了课程教学改革的浪潮,学校要求老师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来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本文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例,通过教学设计和改革,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希望能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学设计;项目化教学;实践指导  doi:10.3969/j.issn.16
[摘 要]校企合作,育人实践活动,展示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理念,凸显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注重实践的特色,活动深受校园学生喜爱和认同。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经过实践,效果显著。  [关键词]校企合作;实践育人;办学理念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6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
[摘 要]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助于扩大党的执政组织基础,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存力,有利于维护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存在着党建认同度不高、管理体制不畅及组织活动难以开展等困境。本文尝试以私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天长市为例,考察其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发展的现状,推广好的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建议及
[摘 要]社会保障学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但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严重落后于社保政策的发展,教师知识和信息更新过慢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社会保障学课程的改革需要从调整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关注学科热点,促进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doi:10.3969/j.issn.1673
摘要:财务信息是能够向外界传递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企业价值等最直观的信息,能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投资参考。因此,财务信息对公司的管理层和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都显得至关重要。为了向外界传递公司经营业绩良好的积极信号,个别公司管理层不惜通过粉饰报表的行为来夸大公司的业绩指标,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本文通过对风电行业龙头华锐风电信息披露资料的研究,对其财务信息披露水平进行整体评价,指出其中信息披露不足之处,并且得
[摘 要]货币资金是宾馆酒店企业中收付非常频繁且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非法使用及贪污等违法、违纪现象,因此,对宾馆酒店企业而言做好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扬州市SXH公司为例,分析了公司货币资金管控的现状,揭示了货币资金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企业货币资金管控的对策,希望对宾馆酒店行业的货币资金的管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宾馆酒店;货币资
[摘 要] 随着科技和交通的日益发达,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直运销售业务扩展趋势明显。因此掌握ERP系统的直运销售业务操作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授课计划中一般排有6个课时的课堂讲解及相应的综合实训。文章详细介绍相关的操作,供初学者学习和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 直运销售;采购管理;销售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
[摘 要] 进行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成因研究,可以为制定合理科学、针对性强的节能减碳政策提供信息支持。论文较准确地测算了1995-2013年我国各省市的碳排放,从空间统计学的角度分析碳排放的区域特点,并构建空间滞后模型考察造成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的成因。结果表明:一是我国各省市碳排放区域差异明显,且存在“北高南低”的特点;二是我国各地区碳排放差异存在空间集聚效应,雾霾现象会跨地区连片形成;三是科技创新
[摘 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 教育的结合日益体现出了优势,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平台实施信息化教学,是现今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本文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仓储管理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重点介绍了基于“3 5”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希望能对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3 5”模式  doi:10.3969
[摘 要]本文从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消费现状入手,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设计了针对本研究的问卷,分别对中国西部两个城市(绵阳和西安)的相关人群发放问卷,接着通过SPSS 21.0对问卷调查搜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文提取出了5个主要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因子。并得出结论: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因素有“质量因子”“能耗因子”“使用成本因子”“清洁环保因子”“政府补贴因子”这五大因子。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