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马古道,藏汉民间商贸传奇走廊,漫长的岁月已经抹去了古道昔日的繁荣,叮叮咚咚的马铃只是留在书中的印记。从梅里沿214国道北上,我惊喜地发现,在横断山的深谷中,在滇藏交接处还隐藏着一处滇藏茶马古道活着的遗迹,这就是芒康盐井镇的古盐田。得益于澜沧江边自然冒出的盐卤水,盐井盐田从唐代到今天一直保持着从不间断的产盐历史,江边岩壁上密密麻麻的木质晒盐台和传统原始的人工晒盐工艺,是我此行不可多得的一道人文风景线。
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是川藏线上入藏后的第一个县城,海拔3780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这几百公里的范围内,平行着百里竞流,构成所谓“两山夹一江,两江夹一山”的三江地区。芒康境内层峦叠嶂,峡谷众多,地形复杂,国道G318(川藏南线)和国道G214(滇藏线)便在芒康会合,然后一起蜿蜒着伸向左贡县境。
今天我将要面临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垭口考验。5000米是人类生命的禁区,稀薄的空气会让天空更蓝,也会让生命更短暂。当我征服自然的时候,也就征服了自己。在路上我还碰到一位刚从山上下来的藏族妇女向我们兜售刚采到的雪莲和新鲜的虫草,还有一些不认识的药材,她不会说汉语,我也听不懂她说的啥,但看得出她不是来贩卖的。加上用不同币值的人民币比划,终于明白虫草15元一个。我刚进藏区不明就里,对于这些刚采回来的东西也不知道该怎样保管,还有十几天路程会不会在路上坏掉?最终我们选择了放弃。到拉萨后才后悔当初应该全部买下才对。
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的盐井乡藏在这道拐弯里。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千百年来的积淀,使这里成为藏区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澜沧江边也有很小的农田种植着庄稼,牦牛真是耐寒的动物,在流淌着雪水的河里洗澡也不用担心感冒。西藏的神山、圣湖几乎都有随风飘扬的经幡。一般都挂在山巅、路口、湖边或屋顶上,这些印有诸多经文并裁成长条的五彩织物,呼啦啦地在风中飘扬,而每一次被风飘动,都代表风儿替主人念一遍经文,寄托了人们虔诚美好的祈祷。我环顾四面,均是高山峻岭,山连着山,坡连着坡,杳无人烟。
从德钦开始一直沿着连绵的澜沧江大峡谷穿行,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之后,进入了滇藏交界的芒康县盐井镇。未进镇界,沿岸层层叠叠的井架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盐井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盐井,纳西语称“察卡”,藏语则称“察卡洛”,“察”意为盐,“卡”或“卡洛”意为井眼或洞眼,翻译成汉语即盐井。盐田都是居民们自己搭建的。澜沧江沿岸建好的盐田静静伫立,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工艺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盐田人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曾有人试图用水泥建盐田,结果卤水很难干透,远远比不上传统的盐田。
盐井古镇古老制盐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盐井乡目前有三个村子保留着古老的盐井盐田,据说他们已有上千年制盐的习俗。这个古镇有上盐井村和下盐井村在江的东边,江西边还有一个加达村。其实制盐的工艺并不复杂,每天早晨女人们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腰倒在盐田里。一般先倒自家盐池里沉淀杂质,然后再放进盐田里开始晒盐。水要倒进簸箕里防止冲坏盐田。一位妇女一天要沿着木梯和到江边小路的几百道坎,来来回回背50~100桶盐水,一桶水的重量大约是40公斤。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在这远离海洋几千公里的地方制出了盐。制盐的工作都是由女人们来完成的。强烈的阳光,使她们的脸上过早刻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以我们外人的眼光看, 在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最灿烂的笑容。平整的盐田像镜子一样,有种神秘的美感。
尽管同取一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泾渭分明地出现红、白两色。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红色,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白色,并因此被称为红盐井和白盐井,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加达村有红土铺盐田,而上下盐井却用细沙或白土铺田。每年的3至5月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不但阳光明媚,掠过河谷的风也非常强劲,很容易出盐,这时盐的品质是最好的。此时也正是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节,这些在“桃花月”晒出的盐又被称为“桃花盐”。
借着日晒风吹和盐田渗漏,卤水得以蒸发、结晶,十多天后,一层层结晶盐就出现了。用木刮刀轻轻刮拢这层晶体,再装到竹背篓里沥干水分,芒康人就得到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盐。到了收获的时侯,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的笑容。收获是快乐的,却也是艰辛的,妇女们还需将收好的盐背回去。现在一部分家庭也会用骡马甚至摩托车运送,以代替古老的运输方式。
这些纳西族的妇女们日升日落每天都在这里劳作。她们把制出的盐看成是风和太阳的赏赐,实际上都是她们自己的汗水和泪水的结晶。无论多苦多累她们每天都忘不了祈福和祷告,但佛也好,主也好,并没有赐她们财富和幸福,却把她们的一生都拴在这岸边的盐田。
盐井乡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来并持续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筑,它的存在,证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谐相处。
教堂在上盐井村,这个村不到1000个村民,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这里总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里新出生的小孩也会被家长带到教堂,请神父取个“保罗”、“安妮”这样的“教名”,伴随他们终生,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他们死后也是按照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土葬。
天主教给这一村庄带来不少异国风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长久融合又呈现出别样的意趣。当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分别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会阻止他们结合。婚后,二人还是各信各的宗教,耶稣和释迦牟尼像可以共处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么,多半还看孩子本人的意愿。天主教信徒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极少数的群体,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习惯相同。尽管信仰上存在差异,但多年来,他们和周围佛教信徒从没发生宗教间的冲突。
这里的天主教信徒仍然把藏历新年当作一年的起始,传教士穿的是藏装,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筑风格,连在圣母玛丽亚像前敬献的都是藏族传统的哈达。在像圣诞节这样传统的西方节日里,村里尽管没有圣诞树或圣诞老人,但教堂仍然会邀请临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当地佛教寺庙的寺主和村里的佛教信徒前来欢聚。每年藏传佛教传统的“跳神节”到来时,神父与天主教徒们也会得到邀请,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赏“神舞”来欢庆佛教节日。
盐井除了产盐,还产葡萄酒,这里在100多年前由法国传教士从波尔多带来的葡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结果。
芒康藏语意为“善妙地域”,是川藏线上入藏后的第一个县城,海拔3780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在这几百公里的范围内,平行着百里竞流,构成所谓“两山夹一江,两江夹一山”的三江地区。芒康境内层峦叠嶂,峡谷众多,地形复杂,国道G318(川藏南线)和国道G214(滇藏线)便在芒康会合,然后一起蜿蜒着伸向左贡县境。
今天我将要面临海拔5008米的东达山垭口考验。5000米是人类生命的禁区,稀薄的空气会让天空更蓝,也会让生命更短暂。当我征服自然的时候,也就征服了自己。在路上我还碰到一位刚从山上下来的藏族妇女向我们兜售刚采到的雪莲和新鲜的虫草,还有一些不认识的药材,她不会说汉语,我也听不懂她说的啥,但看得出她不是来贩卖的。加上用不同币值的人民币比划,终于明白虫草15元一个。我刚进藏区不明就里,对于这些刚采回来的东西也不知道该怎样保管,还有十几天路程会不会在路上坏掉?最终我们选择了放弃。到拉萨后才后悔当初应该全部买下才对。
澜沧江一路奔腾,在滇藏交界处的深谷里形成了一个近似“S”形的小小拐弯,以产盐而闻名的盐井乡藏在这道拐弯里。芒康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制盐术,千百年来的积淀,使这里成为藏区的富庶之地,同时也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澜沧江边也有很小的农田种植着庄稼,牦牛真是耐寒的动物,在流淌着雪水的河里洗澡也不用担心感冒。西藏的神山、圣湖几乎都有随风飘扬的经幡。一般都挂在山巅、路口、湖边或屋顶上,这些印有诸多经文并裁成长条的五彩织物,呼啦啦地在风中飘扬,而每一次被风飘动,都代表风儿替主人念一遍经文,寄托了人们虔诚美好的祈祷。我环顾四面,均是高山峻岭,山连着山,坡连着坡,杳无人烟。
从德钦开始一直沿着连绵的澜沧江大峡谷穿行,经过6个小时的颠簸之后,进入了滇藏交界的芒康县盐井镇。未进镇界,沿岸层层叠叠的井架就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难怪同行的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专家王大悟先生向西藏昌都政府大力提议应该致力于将盐井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盐井的正式名称是“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它地处西藏自治区东南端,位于横断山区澜沧江东岸芒康县和德钦县之间,平均海拔2400米左右。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县扎玉、碧土、门孔等相连,气候相对炎热,盛产青稞、大麦、玉米、小米等农作物,以及苹果、梨子、石榴、核桃、西瓜等水果。
盐井,纳西语称“察卡”,藏语则称“察卡洛”,“察”意为盐,“卡”或“卡洛”意为井眼或洞眼,翻译成汉语即盐井。盐田都是居民们自己搭建的。澜沧江沿岸建好的盐田静静伫立,这个传承了千年的古老工艺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盐田人先用粗大的原木搭建骨架,然后在上面横铺一层结实的木板,最后再铺上一层细细的沙土。这样卤水向上可以蒸发,向下可以渗透,简单却非常实用。曾有人试图用水泥建盐田,结果卤水很难干透,远远比不上传统的盐田。
盐井古镇古老制盐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盐井乡目前有三个村子保留着古老的盐井盐田,据说他们已有上千年制盐的习俗。这个古镇有上盐井村和下盐井村在江的东边,江西边还有一个加达村。其实制盐的工艺并不复杂,每天早晨女人们背着桶、挑着担子下到江边的卤水井取出卤水,再挑上半腰倒在盐田里。一般先倒自家盐池里沉淀杂质,然后再放进盐田里开始晒盐。水要倒进簸箕里防止冲坏盐田。一位妇女一天要沿着木梯和到江边小路的几百道坎,来来回回背50~100桶盐水,一桶水的重量大约是40公斤。他们用最原始的办法在这远离海洋几千公里的地方制出了盐。制盐的工作都是由女人们来完成的。强烈的阳光,使她们的脸上过早刻上了岁月的痕迹,然而,以我们外人的眼光看, 在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最灿烂的笑容。平整的盐田像镜子一样,有种神秘的美感。
尽管同取一江之水,两岸的盐田却泾渭分明地出现红、白两色。西岸的加达村盐田是红色,东岸上下盐井村的盐田却白色,并因此被称为红盐井和白盐井,这种看似神秘的现象源于澜沧江两岸土质的不同——加达村有红土铺盐田,而上下盐井却用细沙或白土铺田。每年的3至5月是晒盐的黄金季节,不但阳光明媚,掠过河谷的风也非常强劲,很容易出盐,这时盐的品质是最好的。此时也正是澜沧江两岸桃花陆续开放的时节,这些在“桃花月”晒出的盐又被称为“桃花盐”。
借着日晒风吹和盐田渗漏,卤水得以蒸发、结晶,十多天后,一层层结晶盐就出现了。用木刮刀轻轻刮拢这层晶体,再装到竹背篓里沥干水分,芒康人就得到了大自然馈赠的财富——盐。到了收获的时侯,那一张张脸上总是能找到最质朴的笑容。收获是快乐的,却也是艰辛的,妇女们还需将收好的盐背回去。现在一部分家庭也会用骡马甚至摩托车运送,以代替古老的运输方式。
这些纳西族的妇女们日升日落每天都在这里劳作。她们把制出的盐看成是风和太阳的赏赐,实际上都是她们自己的汗水和泪水的结晶。无论多苦多累她们每天都忘不了祈福和祷告,但佛也好,主也好,并没有赐她们财富和幸福,却把她们的一生都拴在这岸边的盐田。
盐井乡也是一个在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和藏族的本土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入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有着上百年历史的盐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来并持续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筑,它的存在,证明了不同宗教在西藏可以和谐相处。
教堂在上盐井村,这个村不到1000个村民,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这里总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里新出生的小孩也会被家长带到教堂,请神父取个“保罗”、“安妮”这样的“教名”,伴随他们终生,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他们死后也是按照天主教的仪轨进行土葬。
天主教给这一村庄带来不少异国风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长久融合又呈现出别样的意趣。当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恋爱的时候,分别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会阻止他们结合。婚后,二人还是各信各的宗教,耶稣和释迦牟尼像可以共处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么,多半还看孩子本人的意愿。天主教信徒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极少数的群体,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习惯相同。尽管信仰上存在差异,但多年来,他们和周围佛教信徒从没发生宗教间的冲突。
这里的天主教信徒仍然把藏历新年当作一年的起始,传教士穿的是藏装,信徒使用的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套藏文版《圣经》,教堂外部也是藏族民居的建筑风格,连在圣母玛丽亚像前敬献的都是藏族传统的哈达。在像圣诞节这样传统的西方节日里,村里尽管没有圣诞树或圣诞老人,但教堂仍然会邀请临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当地佛教寺庙的寺主和村里的佛教信徒前来欢聚。每年藏传佛教传统的“跳神节”到来时,神父与天主教徒们也会得到邀请,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赏“神舞”来欢庆佛教节日。
盐井除了产盐,还产葡萄酒,这里在100多年前由法国传教士从波尔多带来的葡萄种子,在此生根发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