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信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klsdjflka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仁义礼智信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思想,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促进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足的问题凸显,本文就当前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现状进行讨论,分析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对于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提出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人才;素质培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2-0221-01
  一、高校人才素质培养现状
  (一)传统文化的精神教育受到忽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迎合社会期望、追随社会热门,如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在课程设计上为考虑学生就业需要,多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大学中多为专业课,而思想教育课程偏少,停留在几门最基础的通识课程,如思修、大学语文等。语文课程虽然涉及传统文化,但文言文式的教学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被语法教学剖解得支离破碎,加上古文翻译程白话文使得原来课文美感全无,更谈不上文化熏陶[1]。这种知识型教学本就不应成为教学方式的主流,哪怕因高考制度的弊端也只是在中学时期因为需要知识的积累而死记硬背,大学语文仍旧这样学习完全与学习语文本身本末倒置。由此窥见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单一、内容孤立、与现实脱节,不成系统。本身是一门传统文化、传统语言的学习,结果脱离了文化背景,就只成了一个冰冷的工具,丧失了学习者对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浪费了优秀文化的情感内涵。加之这些纯理论课程比较枯燥,学生对这些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达不到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效果。大学中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影响较小,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严重缺失。
  (二)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缺失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良好的大学氛围学习知识、充实自己、锻炼能力、树立价值观。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却造成大学生道德素养低、精神信仰缺失的局面。快餐文化带来的侵袭、社会世俗风潮影响学生注重享乐,学习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一纸文凭,日常生活铺张浪费,追逐奢侈生活[2]。
  (三)西方文化侵蚀造成崇洋媚外
  文化输出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全球霸权战略的实施手段之一。西方经济国家实力雄厚,强势宣传其国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被青年人订上过时的标签,象征着没有古老、落后。西方文化传播的意识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在深层次的作用于中国青年的生活和思想之中。中国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尽管很多现代青年自幼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熏陶,但长大后又受到很多西方文化影响,英文歌曲、欧美电影、时尚时装等大量充斥于现代年轻人的饿生活,文化的矛盾使得大学生普遍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表现为思想浮躁、追求新鲜刺激,热崇于西方文化。
  二、传统文化对的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丰厚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因传统文化之优秀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立起强大的民族自信和发展源动力。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当给与足够的重视,理性客观的对待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以将其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做法之一就是将传统文化纳入高校教育系统,鼓励大学生学习,使得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提高高校人才伦理道德思想
  我国古代一直坚持道德教育,崇尚以德治国,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豐富的内涵,社会坚持遵守礼制规范。古代文人对传统伦理道德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孝敬父母、兄弟相敬、尊师重道、仁爱之心等伦理道德传统。因此,高校在进行全面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之中,以独立的课程加入大学课程设置或专门开设国学专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一片专业的土壤。注重大学生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提升,从古代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大学中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促进高校人才素质培养[3]。
  (二)有效抵制西方文化侵袭
  西方文化带来的过分自我、道德缺乏、自私自利等严重伤害了大学生,也影响了社会变得世俗化,对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极大的冲击。现代教育强调全面素质低培养,传统文化应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面临着严峻考验,高校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使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进化、使思想意识得到提高、使言行举止得到规范,以传统文化的优秀素养来塑造有价值追求、有精神寄托、有文化品位的高素质人才。对西方快餐文化进行有效的抵制。
  三、基于仁义礼智信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对策
  (一)建立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机制
  良好的教学机制、学习方式是深入学习、深层提高的关键举措。传统文化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机制可以帮助传统文化以正式的、系统的、全面的姿态进入高校教育系统,执行教育感染功能。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求学生在专业领域达到应有的要求,还要在传统文化学习上具有一定成果,在思想熏陶上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些成果和作用或许不能通过具体的量化数据说明,但是一定可以在大学生内心帮助他们成长成材。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在备课时要将传统文化设计参与到课程教学环节之中,课堂教学以传统文化为主体进行发散,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全方位受到传统文化洗礼。
  (二)注重精神文明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礼、智、信”是人们普遍称颂的道德规范,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会受到普遍尊崇,人的道德品行高低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为人处世、与人交流的基本保证,不论思想家、高官还是何种名人,无一例外都重视道德追求,在古代如此,在当今更应如此。高校应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且着重强调精神文明教育。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水平,提升道德修养。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道德意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伴随他们一生的成长。因而在此期间的思想道德教育应注意在学生的道德观念形成上多下功夫,指导其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是一条时间漫长的、任务艰巨的又不得不走的道路,做好高校人才素质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感染力,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为实现我国精神文化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2016CG6305.
  参考文献:
  [1]方丽.协同创新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选择[J].江苏高教,2014,02:107-109.
  [2]殷春华.“仁义礼智信”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8:118-122.
  [3]钱畅.弘扬传统“仁义”精神,加强大学生德育[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116-118.
其他文献
对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虽然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但仍存在覆盖范围小、社会化程度低等问题,需要提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并提出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包括基本的思维习惯、品质,它决定了对某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今天的我们更加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它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之向思维的广度、深度发展是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追求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7-0015-01  数学的学
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鄂北岗地依托资源、科技优势发展支柱产业,以农副产品加工、贸易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综合开发之路,以实现鄂
通过明晰科技项目评估概念的界定.确立基于项目生命周期的整体评估模型,定义评估整体概念和层次环节.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评估控制提供理论平台。
摘要: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治教”无疑成了这一年最为鲜明的印记之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为“依法治国”做出关键性顶层设计的同时,也给我国教育吹来了依法治教的东风。面对困扰多年的教育顽疾,选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求解,成为主动而为的选择。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启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成为当今依法治教工作的重中之
针对双机拖动与自动控制装置的原理、抽油机的应用情况及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对节能方面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改进方向。
“文脉”一词,在语言学中指“上下文”关系。英文可以有两个词来表示。“Context”和“Complexity”,前者即“语境”,后者表示“文体结构”。引申到现代设计中的“文脉”,被理解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新兴的综合信息技术,在军事仿真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虚拟现实技术在战略导弹部队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从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内容及实现方法入手,提出了现阶段以城市规划来指导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对规划提出的新要求和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