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腰椎融合术前相邻节段已存在退变因素及对其处理方式的不同对术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入选标准:责任节段为L4~S1,且责任节段的相邻节段不存在不稳定因素。术前及随访时完成腰椎MRI及腰椎正侧伸屈位X线片检查,评估责任节段及相邻节段退变状态。依据术前相邻节段椎管形态及手术处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A组,术前L3/4节段椎管形态为0级,手术单纯融合责任节段L4~S1;B组,术前L3/4节段椎管形态≥1级,手术单纯融合责任节段L4~S1;C组,术前L3/4节段椎管形态≥1级,手术将退变的相邻节段一并处理,L3~S1固定融合。术后进行至少1年随访。记录患者术时年龄、性别、术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麻醉ASA分级、术后随访时间、手术相关数据,术前及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腰椎功能评分、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及随访时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根据术前及随访时的MRI和X线片上改变诊断有无ASD。结果:共有98例纳入A组,85例纳入B组,87例纳入C组。B组与C组患者年龄显著性大于A组(P<0.05),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显著性大于A组与B组(P<0.05)。三组之间患者性别分布、BMI、ASA分级、随访时间、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21例(21/98,21.4%)出现ASD,B组53例(53/85,62.4%)出现ASD,C组42例(42/87,48.3%)出现ASD,B组、C组术后ASD的发生率显著性高于A组(P<0.01),B组与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现ASD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椎管狭窄程度的加重;三组均无患者出现相邻节段病。末次随访时三组患者的临床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性改善;A组和B组的ODI改善率显著性高于C组(P<0.05),JOA和VAS评分改善率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将患者末次随访时有无术后ASD分为ASD组与非ASD组,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BMI、术前相邻节段椎管形态分级是术后早期发生ASD的影响因素。结论:术前相邻节段存在退变的患者术后早期ASD的发生率较术前相邻节段无退变的患者显著性增高。将责任节段和术前相邻退变节段一并处理的患者并未获得更好的临床功能改善。术前矢状位参数不是术后发生ASD的影响因素,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平衡与术后ASD发生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