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城市如何实现低碳转型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索以“煤电之都”著称的山西省朔州市,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煤电产业占GDP的份额高达70%,产业格局具有明显的高碳性。近年来,朔州市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集约发展,提高碳汇能力。努力探索高碳能源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0年1月,朔州市荣获“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称号。朔州市在能源产业领域致力于低碳发展的积极尝试。被低碳经济专家称为“朔州途径”。
  
  上游清洁化,下游资源化
  
  作为资源大市,朔州的工业经济以煤电产业为主,大量积存的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治理与利用,成为朔州市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此,朔州采取“两脉相承”的办法,一手抓“动脉”,即煤电清洁化,一手抓“静脉”,即废弃物的资源化及其产业化,从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两个方面实现节能减排。
  一是努力发展新能源。近年来,朔州市利用清洁能源发展机制,成功引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等项目;其中,朔州市区垃圾发电项目和应县秸秆发电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100兆瓦太阳能单晶硅生产线正在引进建设。二是在工业发展中立足循环经济。朔州市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主导,冶金、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食品、医药等新型、多元、稳固的工业产业体系。三是加强煤化工基地建设。四是加大以沼气为主的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力度。五是延伸发展链条,走资源综合利用、吃干榨尽的路子。充分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矿伴生资源,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高级铁合金材料、复合铝型材料、镁合金材料、高级耐火材料、新型墙体材料和特种水泥等。
  
  产业升级:变输煤为输电
  
  低碳经济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劲力量。
  近年来,朔州市坚持以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清洁化、安全化为重点,坚持资源整合,致力于清洁发展,加快煤炭产业升级改造步伐,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将目标锁定为“四个70%以上”:即70%以上的煤矿与大企业大集团合作;70%以上的煤矿实现机械化开采;煤炭回采率达到70%以上;煤炭洗选率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变输煤为输电。坚持以上大型、上环保、上节能为核心发展坑口电厂、煤矸石发电、热电联供和风力发电项目,朔州市电力装机容量近期将有望突破1000万千瓦。
  此外,朔州市大力倡导全社会开展节能降耗。加大对六大高耗能行业的能耗监测和审计力度,建立节能目标考核制度。近年来累计投资52亿元,新上节能项目210个,朔州市GDP能耗逐年下降,2008年下降7.92%,被评为山西省节能先进市。在由《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九届中国经济论坛上。笔者荣获“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市长奖”。
  
  “以煤补林”,提高碳汇能力
  
  按照生态优先战略的要求,朔州坚持“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让绿色成为主色调。本着“把风沙挡在朔州,把新鲜空气送到北京,当好首都绿色屏障”的总原则,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为重要抓手,全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近年来,朔州市植树造林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推进,朔州市林草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3%。朔州市形成万亩以上连片的生态示范区域10多个。特别是朔州市区西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连片规划面积已经达到20多万亩、130公里。
  “‘以煤补林’,增强碳汇能力”是朔州的又一举措。碳汇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2006年以来,朔州在矿区严格实行“谁破坏谁修复”的原则,创造性地实行“以煤补林”、“以黑补绿”,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做到挖1吨煤种1棵树,切实保证矿区生态的绿化和修复,森林碳汇能力的显著增强。按北方每公顷森林每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0.73吨氧气计算,朔州市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1130万吨,多释放氧气820万吨。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交易市场年规模到2012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朔州作为新型的能源基地,未来的碳减排潜力巨大,碳交易前景极其广阔。朔州要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方针不动摇,持续开展大规模的全民造林活动,并密切关注国内外碳金融及碳交易市场动态,适时建立碳交易体系,参与低碳经济全球竞争,使生态林业成为朔州市最具潜力的碳汇产业。
  
  高碳城市亟待破解的“共性问题”
  
  总体看,朔州市在能源产业领域致力于低碳发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处于一个低水平起步阶段,面临诸多问题。而这恰恰也是许多资源型城市的共性。具体体现在:
  一、认识尚需深化。笔者在调研中感觉到,目前各界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还普遍比较模糊,低碳经济、生活、消费等理念还没有在全社会真正形成。一些地方和领导对低碳发展的意义认识不够,单纯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进行考核部署,甚至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会影响经济快速发展。有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逃避社会责任,不能很好地执行环保要求,导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象仍然存在,妨碍了低碳发展社会氛围的形成。
  二、减排压力加大。随着煤炭资源整合、煤炭产量的大幅增加和电力规模的显著扩大,产业高耗能的特征,对朔州市环境容量及低碳发展的要求挑战越来越大。如何加快提升朔州市节能减排技术,以及在碳贸易体系中谋求发达地区的碳权益补偿,是朔州未来将要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体制机制缺位。低碳经济仍然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还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形成稳定的政府、企业等多元投入机制。金融体系对低碳技术和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政府对产业园区规划的落实,对高排放、高污染等行为的监督制约,对各级政府和千部的低碳政绩考核约束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产业比重偏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低碳产业发展不充分。具有低碳特征的文化、旅游、物流、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低碳效应。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一次深刻的经济产业和社会观念的革命。在今后的发展中。朔州还要进一步拓宽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多措并举,努力探索走出一条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首先,要做到超前编制规划,确定发展战略。突出规划的长远性、系统性、协调性、创造性、约束性和指导性。避免各自为政,盲目发展,随意布局。重复建设。其次,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资金投入低碳项目试点,要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同时,构建低碳体系,打造新型绿色基地,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碳汇林业,建设固碳型生态农业;坚持试点先行,城乡统筹推进、强化组织引导,形成良好发展氛围;要从科学发展观等战略高度,强化低碳理念知识的普及宣传,把低碳文化和节能意识变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
其他文献
如何留住人才,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领导非常棘手的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提高薪酬及福利待遇,而福建福人木业有限公司则认为搞好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既能留住人才,又能保持企业持
创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推动,以形成有利于创业、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在我国,随着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的发展变化,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灵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不断的提升,多媒体设备成为教育事业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多媒体给学生和教师带来的便利不仅仅停留于它生动形象地展示课程,更能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
教育改革的深化开展背景下,加强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改革就显得比较重要,这是促进学生历史知识学习效率提高的重要举措,只有改革才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本文主要就历史课堂教
在施工当中,就必须要了解掌握造成影响机械设备应用性能的制约原因,以科学合理的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与保养,在实际工作中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因此,本文详细探析施工机械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组建过程巾山现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ML和Petri网相结合的层次化建模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统一建模语言(UML)和Petri网的优点,首先利用UML为系统搭建上层框架,进行
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三面临海,渔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为此,威海市水产学校突出"渔"字这一特色,为该市渔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随着职业教育整体发展和渔业经济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现代音乐课堂中实现信息技术和音乐学科的有效融合,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从鼓励学生利用
一、权衡职业教育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职业教育应当强调为立即就业做准备还是为终身适应能力做准备?可以二者兼得吗?我在这里解释一下从对教育经济和对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罗门哈斯目前宣布,将对其位于德国Marl工厂的丙烯酸装置进行扩能改造,使装置的产能提高5.9万t/a,预计在2006年7月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