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无缝对接实践与探索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x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解决高校毕业生的人才培养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研究高校和企业的有机结合模式非常有必要。本文通过我院多年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困难,探讨了建立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长效机制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无缝对接 长效机制
  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时代的重要责任。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实与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集中表现在教育与社会的供需要求不平衡,特别是学校教授的知识和企业所求的高级技能人才的现状难以承担起企业支柱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高职教育带有鲜明的职业岗位性,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教育,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使之适应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需要。再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业能力非常薄弱,校企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能力。在高职院校中,专业设置与岗位脱节的状况非常严重,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走向社会后的动手操作能力非常欠缺,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毕业就失业”,所以,研究高校和企业的有机结合模式非常有必要。高职院校积极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加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到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能熟悉企业生产管理过程,动手能力很强,学生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承担相应的岗位角色,深受企业欢迎。高职学生通过多种“教、学、做”结合的实践,可以更有效地实现毕业后立即就业的目标。
  近几年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工商管理系探索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有赴上海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有与正邦集团的“订单式”培养,也有与江西欧亚旅行社的现代学徒制合作培养实践。同时,与这些合作企业也进行了一些合作的尝试:比如专业与产业的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对接;课程与岗位的对接;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对接,引企入校,引校入企;能工巧匠入课堂以及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与用人单位对接评价,完善评价制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等等。校企合作由浅层次合作不断向深度合作延伸,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同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困惑。
  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困惑
  (一)企业动力不足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合作能力与企业的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过去的中专升格上来的,师资层次不高,科研能力较弱,产品开发、技术攻关的能力不强,加上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缺乏应有的内涵、现有的教学安排不能与企业对接、办学思想落后、缺乏改革的勇气和创新的能力等原因,导致企业 “看不上眼”。此外,我国很多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对大多数员工的要求较低,缺的是高水平、高素质的员工,企业不愿承担风险花钱培训员工,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参与热情。由于学校的合作能力与企业的参与动力难以对接,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缺乏众多企业、特别是缺少知名企业的积极参与,许多校企合作项目成为高职院校的“一头热工程”,有的甚至难以为继。如何使校企双方都能够积极主动,缺乏制度规范和法律保证。
  (二)劳动关系模糊
  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合作,还存在一些法律真空,如进行订单式培养,企业是与高职院校签协议还是与学生签协议?学生在企业实习,是否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和学生签订劳动合同该如何操作?一旦出现劳动纠纷该怎么处理?还有安全问题,学生实习受到伤害很难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这无形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学校和企业都难以承担这个风险。此外,校企联合办学中,企业参与办学的管理度不同,有的企业把实习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由于实习学生的 “实习 ”和“学生”身份,难以被认定为与企业形成劳动关系,在工资报酬和劳动保护等方面均享受不到有力的保障。企业和实习学生的法律关系还有很多盲点,在现实中容易产生纠纷。
  (三)岗位互动不深
  企业提供的岗位、实习时间与学校培养目标之间难以对接,形式上热热闹闹,但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互动匮乏,彼此的影响有限。企业提供实习岗位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 “劳力型 ”岗位,很少提供技术含量较高的 “技术型 ”岗位,有的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根本不相关,加上校企合作期限较短,很多校企合作是一次性合作,实习中缺乏技术师傅的言传身教,有的师傅理论基础不足,不善于表达,无法很好地把自己所掌握的经验与技术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多数学生实习后对岗位技能的掌握只达到肤浅了解的程度,完全背离了学校通过实习培养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如何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实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领域,达到 “互通有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利益职责不清
  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怎样受益缺乏具体的实施规则,普遍缺乏有效的机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企业资源可以弥补学校实验建设经费的不足与实践场所的缺乏,可加强学校、教师、学生以及专业和教研等方面与企业的纵横联系和交流,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质量;对于企业来说,可为企业准备优秀的可用之才,引进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实现企业的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机制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实现校企经济信息共享等等。可以說校企合作具有多赢性。但由于校企双方在社会职责、价值取向上存在冲突,校企双方效益实现的时效性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缺乏法律规范,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模糊,个别企业甚至可以随时违约,校企合作缺乏可持续发展。
  二、建立校企合作无缝对接的长效机制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将企业的智力资源直接引入教育过程,企业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定向培训服务,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完善互惠互利、互动共建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与企业的相互协调发展。
  (一)搭建职教集团平台,建立校企合作组织机制
  目前,我院已组建江西商务职业教育集团,我认为对校企合作的发展来说,很有必要。以职教集团为合作平台,实现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对接。结合市场需求,依托高职院校,整合职教资源,以专业联合体为纽带,以实训基地为载体,逐步建立起与地区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相对接的覆盖行业领域的地区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职教集团把高职院校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资源支持,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服务、职工培训等技术和人力支持,促进校企共同发展。个人认为,要使江西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在校企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下面两项工作很有必要:   一是建立职教集团网站。全面链接集团内企业和院校网站,把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向所有成员单位推广,共享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成果、课程建设标准、企业人才需求、毕业生生源、实习资源、工作经验等信息资源,为集团内的有关行业部门、企业界人士、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人员等建立起互通信息、交流经验、切磋技艺、更新理念的平台,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的效果。
  二是建立职教集团信息交流平台。建立集团成员网络交流平台,共享就业信息,推广就业工作经验和就业研究成果,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水平和质量。实施订单教育,实现零距离就业。集团成员通过网络交流平台研讨问题、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为集团成员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员工参与各种课题的研讨提供机会和条件。
  (二)加强校企师资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
  高职院校希望企业由被动挑选人才转变为主动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学校共同培养人才。这样,企业由被动选人变为主动选人,不会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而犯愁。为此,应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全方位地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企业为高职院校输送指导老师,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如,2011年9月至12月正邦派出经验丰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订单班学员进行了8次讲座,已授课内容包括:正邦企业文化、商品基础知识、门店现场管理、商品陈列管理、构建门店商品结构、门店生鲜管理、门店风险防控、门店人力资源管理等。为我系的学生和老师带来知识的盛宴和思想的荡涤,同时也为能工巧匠进课堂、深层次校企合作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子。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我院教师也可以下企业顶岗实践。2011年,我系派万里顺老师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顶岗实践,系统学习正邦集团的物流实践,专业理论知识得到巩固,专业技能得到巨大的提升。
  (三)注重学校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内涵发展机制
  进行校企合作办学,每学年开学之前,学校都要按照企业、公司的用人计划与标准,与企业、公司一起商定招生专业和数量,一起考核录取新生,实行招生与招工相结合。学校与企业一起制定学生三年实训方案、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和要领。学生在校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企业、公司见习,或直接顶岗。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由学校负责,校内外学生实训主要由企业、公司负责。学校与企业、公司定期召集双方有关人员,一起研究教学、实习工作,协调和解决有关问题。
  开设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听取企业、公司和校(院)外专家的意见,对专业进行设置、调整、改造,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围绕职业岗位设课程,创新课程开发模式,按照基于 “工作过程、能力本位 ”的思路与企业、用人单位共同开发课程,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程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通过整合专业课程、引入企业课程、按生产流程设计课程和按实训项目编制校本教材等,积极探索行为导向、案例、模拟、项目等教学法,强调 “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理解和把握课程知识和技能,实现 “双(多)证书 ”制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提升专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支持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很有积极性,但企业会更多考虑学生去企业实习的成本和安全责任问题,没有积极性;企业需要有大量的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作支撑,学校不能进行 “适销对路 ”地满足企业的要求进行培养。因此,应多方努力,争取省商务厅及教育厅的大力支持,搭建校企对话和对接平台,在项目扶持经费上给予倾斜,让高职院校和园区企业积极互动,促进校企的深层次合作,让学校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从而建立企业与高校之间的人才供需对话对接机制,有效地解决我国的教育输出性问题和企业所需的人才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建军.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问题研究[J]. 湖北经济學院学报,2008(04).
  [2]张春生. 高职院校构建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应对危机的思考[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6).
其他文献
粉煤灰基硅酸钙(Fly ash based calcium silicate ,FACS )作为一种新型的造纸填料,与传统造纸填料相比,具有平均粒径大(24μm ),比表面积高(121 m2/g )的特点,可显著提高纸张的松厚度.为进
【摘 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在分析文化改革对高职发展带来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明确方向服务社会、创新人才培养范式、系统设计实践环节、优化人才培养评价等应对策略,以期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社会服务    2011年10月
以(邻、间、对)苯二胺为连接臂将葡萄糖酸与胆固醇相连接,设计合成了3种含苯环结构的糖类小分子胶凝剂.通过核磁、质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系统
【正】 (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特别是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心理卫生问题日益显示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1.讲究心理卫生,是培养“四化”建设人才,提高民族
本文反映了苏联教育学术界对凯洛夫的新评价,它有助于我们对这位曾于五十年代对我国教育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教育学巨子的再认识,特译作参考。
礼仪在大学校园中日益被忽视,大学生礼仪缺失的现象普遍而广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要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强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和运用,努力塑造并培养
原料羊乳中掺入牛乳会对其制品的食品安全造成损害.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检测方法检测羊乳原料乳的掺假.以牛乳αs1-CN及牛乳β-LG为检测对象,制备两者的
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了纤维筛分分级制取细小纤维试样,对比探讨了DDJ和SWE-CO圆形振动筛两种细小纤维筛分的特性,并且与标准纤维进行配抄,研究了不同细小纤维添加量对纸张性能的
【摘 要】中职教育正迎来政策利好不断的时期,中职英语也在新课标下改革顺利推进。中职英语教学效率低下一直困扰着广大一线教师,本文针对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对策,以便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课标 中职英语 教学效率 对策  一、引言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课堂存在教学理念滞后、态度不端正及教学方法生硬等问题,制约着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技术融入课堂已是大势所趋,移动终端硬件配置越来越先进,网络接入越来越便捷,其所具备的网页浏览、摄像拍照、音视频通讯、存储上传等功能在信息化教学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以QQ、微信等常见APP为例,通过对这些APP的实际应用来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关键词】APP;中职学生;语文基本能力  一、前言  中职语文教学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