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林芝去,风景自赏爱桃源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德系车的忠实粉丝,我对奥迪Q7的喜爱,从它大约十年前进入中国开始,就一直没有间断过。从喜欢它尊贵大气的设计,到喜欢它沉稳而不乏激情的操控和驾驶,以及欣赏它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的强大,它的每一处细节我都如数家珍,像一个老朋友一样熟悉它。
  
  春已至,一个想法瞬间在我脑海里迸裂开来:开着全新奥迪Q7去西藏走一遭如何?让自己来一段说走就走的藏地秘境之旅,以此作为生活的精彩点缀。
  说走就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异曲同工的造物之美
  进藏自驾游,林芝是每一个人的必到之处。雅鲁藏布大峡谷作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由喜马拉雅山运动和江水的冲刷形成,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著称。
应对西藏荒野的复杂路况,奥迪Q7游刃有余。

  如此大气、宏伟的景色和我所驾驶的全新奥迪Q7放在一起,二者在外部风格竟然生出了一丝异曲同工之妙。和老款奥迪Q7厚重、敦实的整体感觉不同,全新奥迪Q7前脸以及整个车身轮廓透露出一股力量美和锋利感:流畅的机舱盖线条,一直延伸到D柱后挡板的肩线,近乎完美地诠释了直线条设计美学。突出的轮拱与肌肉感十足的侧面,以及车门底部的quattro饰条,则展现了全新奥迪Q7的quattro基因,矩阵式LED大灯更是画龙点睛之笔。
从措高古村的湖边土路,到“桃花渐欲迷人眼”的林芝公路,奥迪Q7应对自如。

  同时全新奥迪Q7的内饰设计堪称“豪华贵宾厅”,精致的表面漆、丰富的内饰套件、便捷的操控以及科技感十足的设计贯穿整个车内。连续的通风条横跨仪表板,令前排空间尽显宽阔、明朗。独具匠心的内部灯光设计与内部轮廓相得益彰,内饰氛围灯在逐渐降临的夜色中,也呈现出一种静谧之美。
  巴松措措高村——只有征服offroad路况,才能享见眼前之美
  巴松措这个地方想必很多来林芝旅游过的朋友都不陌生,它的美丽,不仅在于那一座湖心岛,也不仅在于那片温润如玉的湖,它因那些珍稀的黑颈鹤、赤麻鸭和雪鸽等大自然的生灵而美丽,也因那座雄奇陡峻的雪山而美丽。其中“中国十大美丽村落”之一的措高村就位于巴松措湖头,这是工布地区最后一座依然保留着最传统风貌和民居建筑风格、习俗、文化和信仰的村落。
  驾驶着全新奥迪Q7从湖心岛出发前往措高村的路上是一段全路段原生态offroad道路。不过我并不担心,全新奥迪Q7配备的全新一代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为车辆带来了强劲的抓地力和精准的弯道指向,并且拥有更加宽泛的扭矩分配,使得我在行进的途中始终保持了平稳的态势,而且奥迪这套名片级的系统在全新Q7上是全系标配。在各种offroad路况条件下,全新Q7的牵引力变得更加强大,操控也变得更精准和敏锐。加上245mm的最大离地间隙、自适应空气悬架的应用、出色的底盘调教和多达7种驾驶模式的选择,使这台豪华SUV越野操控体验达到了新的水准。
  到达措高村时,面对这幅原始干净而又美不胜收的画卷,我甚至有些担心它的纯净被现代工业的气息破坏掉。但全新奥迪Q7打消了我的疑虑: 这一代的新Q7凭借其轻量化、多材质的车身和全新的底盘结构,在整备重量上减重多达300公斤。这意味着什么?一方面在于整车运动性和舒适性的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减轻重量后,全新奥迪Q7可实现更出色的动力、高能效以及更低的二氧化碳排放,完美展现了轻盈高效的设计理念。
  林芝桃花村——驾控畅快淋漓,却又如此安心
  每年3月到4月,林芝桃花就会大面积地盛开。在整个桃花季,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峭壁上,在尼洋河的河谷中,在一处处隐秘的藏寨里,桃花不以朵论,不以树论,而是成片成片地绽放着。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一团团粉红粉红的云雾。
  林芝的桃花不同于其他地方,田间垄上,纵横阡陌,无一地不是野生桃花的世界。古朴苍遒的百年、千年野生桃树上盛开着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嫩蕊繁花,与蓝天、雪山相互映衬,就算是拍摄过再多桃花的摄影师,来到这里,也一定会感受到林芝桃花充满着野性和激情的视觉冲击。
  众所周知,奥迪对于驾驶的哲学向来是讲究降低难度。在高原上行驶,动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新奥迪Q7搭载的2.0T发动机和8AT变速器的配合非常默契,加上全新奥迪Q7首次引入创新性的四轮转向技术,在低速行驶时能缩小转弯半径,而在高速状态下能提高动态灵活性,使操纵更加敏捷和稳定。
  除此之外,全新Q7还提供了目前量产车中最全面广泛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整体式预防安全系统、侧向辅助系统、下车警示系统、泊车辅助系统等众多领先科技。在享受越野快感同时,高科技装备的介入,让我可以专注于驾驶,排除那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当这一段不“7”而遇的旅途结束之时,有人问我这是不是我经历过的最美自驾游?我不敢妄下定论,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不同。但这一路的山光、花影确实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回忆,就像一束光,把快乐清晰记录,多年后可以冲洗出来晾晒成篇。尤其重要的是,有全新奥迪Q7的陪伴,我能够说走就走,想停就停,哪怕眼前出现羁绊与阻碍,全新奥迪Q7也能与我一起从容应对,最终抵达心中所向。
其他文献
促成这篇拙作有以下三方面因素:芜湖有个大修厂的军工企业,专门修理歼6、歼7战斗机,我有个哥们儿从小长在修理厂的大院里,和我都是60后。一次,我偶然向他推荐贾樟柯的纪录片《二十四城记》,他很不屑,讲了他父亲70年代在厂里,只敲了三榔头,让一架军用飞机上天翱翔的故事,一下子撑起了我膨胀的创作欲望。岁月轮回,爱恨消长,我俩纵横捭阖,沟通得酣畅淋漓。他是中文系毕业,缱绻忘返,生活的琐碎,描摹得入心入肺,这
从惯性里跳出来,当一回生活设计师,精细描绘某种不存在的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我把这样的小说叫作可以打开链接的小说。  早在几年前,我就做过这样的尝试。在长篇小说《西门坡》里,我设计了“西门坡一号”这样一个类似女性公社的地方,她们有一套简单可行的管理制度,为她们的谋生、娱乐、教育和发展保驾护航,老实说,我喜欢写这样的小说,有点像放风筝,当然不是寻常风筝,而是把手中线绳放大数十倍,把风筝放到远非肉眼所能
毫无疑问,人活着就是一个越活越有敬畏感的过程,这敬畏感不是针对人类无法主宰的神秘力量,也不仅仅是出于对命运的敬畏,更准确地说,这敬畏大约是愈来愈感觉到了人在天地间的渺小和转瞬即逝。一棵树、一块石头、一件器物,都可能比人类久远得多,它们静默地看着一个人出生,从烂漫的孩童渐渐长成为成人,又渐渐老去,最后它们又慈悲地看着他死去,看着他像颗种子一样被埋入泥土中,最终化为灰烬,滋养万物。在它们面前,人类甚至
这里只有冷暖两季  6月17日早晨,我们从嘉黎县向北出发直抵麦地卡乡。似乎为了证明草原气候的喜怒无常,我们刚到几分钟天空就下起了冰雹,于是大家躲进了乡政府,遇到了当天值守的副乡长土登巴桑和几个年轻乡干部。乡政府所在地海拔约4900米,是麦地卡湿地的腹心地带。  聊到天气多变,土登巴桑说因为这里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气候,四季不分明,只有冷暖季节之分,夏秋为暖季,温暖而潮湿;冬春为寒冷季,寒冷而风大。也
你的人生经验文学经验已经替你准备好了一切。故事是头上的苹果或者奔跑的兔子,你只不过需要坐下来,等第一个句子掉下来,或者从眼前飞驰而过。  对于《呼叫转移》而言,“苹果”是一条电信诈骗新闻,“兔子”是我当时正在重读的田纳西·威廉斯的剧本《欲望号街车》。“电击”的结果,是我打算虚构一个与我的生活拉开距离的人物——距离越远越好。男性,从县城、省城到国际大都市,他比我年轻,比我更具有在城市阶梯上攀登的动力
有人说,他与著名学者费正清、作家赛珍珠等人一同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实属那个年代不可多得的亚洲通;也有人说,左倾观念成为阻碍他事业发展的羁绊,称他是“间谍”“特务”“中国共产党的同情者”。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从来不缺少世人纷乱甚至相互对立的评价。他的名字叫托马斯·亚瑟·毕森,他撰写了一部足以媲美《红星照耀中国》的著作——《1937,延安对话》。此书于1973年在美国出版,直到近期
自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年底提出中国梦以来的一年时间里,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中国梦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要话题。外界围绕中国梦展开了多角度评论解读,既有客观积极声音,也夹杂着误解甚至歪曲。认真研究和全面把握国际舆论对中国梦的多元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外传播好、阐释好、解读好中国梦,增强中国梦在世界上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理解和认同,提升外界
2020年10月11日,在连云港港东方公司码头,一艘远洋滚装轮靠泊68泊位准备装载1500多台车辆出口埃及。(IC photo 图片)编辑朋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不断取得胜利的秘诀是什么?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现实,我认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功绝非偶然,是因为其拥有一系列优秀特质。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
三年前,我写过一部小说,叫《声音史》,小说完稿,我就有了个想法,要写一部《寂静史》。寂静而成为史,证明寂静已经过去了。事实上早就过去了。早到什么程度,我不知道。此刻,也就是写这篇创作谈的时候,我在川北山区旺苍县,旺苍地界,有两条峡谷,一名七里峡,一名仓王峡;仓王,就是仓颉,那个因造出文字使鬼神夜哭的人,据说就出生在这条峡谷里。这当然没什么证据,当地人却说得振振有辞。由此我突然想到,自从有了文字,世
《丛林》的写作老早了,在我写长篇小说《有生》之前便已完成,一直在电脑里放着。还想放一放的,因为不踏实,也许它就不露面了。宏兴主编催得紧,因为先前答应过,应了,觉得那就是一笔债,压在心里,沉甸甸的,给了他,还了债,轻松许多。只是更不踏实了,为什么呢?因为“隔”,还因为金枝这个人物。  这要从小说的写作缘起谈及。写小说是要有种子的,这种子或为人或为事,有时一句话也能触发写作的念头。上世纪90年代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