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学校发展的源动力

来源 :学子·教育新理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究竟应该怎样发展?从哪里入手进行发展?发展的源动力在哪里?怎样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经过大家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和研讨,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才是我校继续发展的源动力。
  校园文化指的是一所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等。它是一种“内在”的,看不见却又能体会得到的东西,是学校资源凝聚和生命力的源泉所在,也是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丰厚土壤。我校正努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努力形成以新时期的“山明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学校文化,全力打造核心竞争力,让文化在校园落地、滋长、生根。
  一、寻根:继承与发展
  文化是有根的,根在历史中,在社区里,在人们心灵的需要中。所以,学校文化建设一定要从物和人的因素中去寻找它的根。我们认为,只有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学校文化才有意义。
  运河泱泱,惠山苍苍,水秀山青,桃李芬芳。置身江南第一山北麓,追溯吴越春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惠山诸多千古佳话,与三千年的锡城相连,一如织布梭上的纬线,被织入历史的经线中,成就着一幅满载传说的山水长卷。
  九龙山峰斗奇妍,山水与人共育美。乾隆皇帝题写的“惟惠山幽雅闲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钟灵毓秀,于是俊彦荟萃,大开讲学之风,书院文化因而延续不断。邵宝二泉书院、尤袤遂初书院、上河塘紫院书院、锡山书院和碧山吟社等,文人雅集酬唱之文风,构成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线,绵延至今。山明中学毗邻惠山古镇,承受着千年文脉熏染、滋润,点点滴滴,绵远悠长。一个个文化坐标,一份份文脉渊源的维系,正是这些机缘与巧合,使我们还能依稀看到那里闪耀着前人的思想余光,穿越历史的长廊,构筑起今天这块土地的文化积淀。山明中学继承了这块土地的使命感,从岁月尽头传来的琅琅书声,如今清澈在耳,这种文化的“精神植被”召唤着我们追寻先辈的精髓。我们开设“惠山古镇文化研究”校本研究课,成立“古镇环保志愿者”“古镇文明小导游”团队,组织学生了解历史,保护文物,传承文化,杜绝地方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古镇流溢弥漫的书香是耐人寻味的,文化延续在我们的血脉里。
  山明的文化在于一个“明”字。 《礼记》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尚书·帝典》曰:“克明峻德。”《尚书·太甲中》言:“视远惟明。”孔夫子《论语》又说:“浸润之谮,肤受之诉,不行焉,可谓明也矣。”明者,照也,山明精神就是要让教育成为一盏盏明灯,引领学生明理、明智、明德,做明达之人。
  二、塑形:兼容与创新
  学校文化需要通过外在的校园设计和环境设计来表现,我们在创新中关注兼容。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或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如果学校的硬件具备独特的风格和文化内涵,体现出整体的价值取向,就具有了强大的导向功能。
  校园环境能起到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凝固的音符美”,这种隐性课程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甚至更有影响,是培养学生知识、智慧和技能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我们在关注校园大环境的同时,也注重班级小环境的彰显。开学,班主任都会对班级环境和文化进行设计,给学生一个温馨、励志、文明的学习天地。
  学校文化需要一种氛围,但并不是有几个雕塑、几颗大树、一些小草就会有氛围,校园特色文化才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文化设施、人文景观等所有的校园环境建设都在传递着教育的追求,述说着校长与教师们对学生的殷殷情怀与期盼,是有文化、有灵魂的教育,是可以触摸和感悟的。
  在新世纪文化语境中,中国书法作为东方文化特有的艺术瑰宝,在“育人”方面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多功能性”。作为“江苏省写字特色学校”,我校坚守翰墨树人的理念,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构筑学校特色文化的支撑点、生长点。在教学楼和实验楼之间打造一个碑廊,以“明”为核心文化,以碑刻为载体,让师生随时受到翰墨之浸染和熏陶;在每层楼的过道、每个班级的外墙上张贴师生书画作品;在学生经常去的场所或休息的地方,增加一些练字台,随时随地可以写字,随手可以练习。我校将写字教育的目标锁定在两个指向,即人和文化上,跳出了技能训练的局限。通过对写字教育理性的本质的把握,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精神内核,从而完成由关注学生外部发展到聚焦学生生命成长的提升。
  三、铸魂:积淀与彰显
  校园文化是有灵魂的,它赋予文化真正的内涵,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学校文化的核心精神体现在师生的价值观中,因此,在外部环境建构的同时,我们更注重人文精神的积淀与彰显。当文化成为有灵魂的教育的自觉时,就能滋生幸福的细胞。
  山明教师在历年的工作中积淀了很深的文化烙印,那就是“坚韧、刻苦、奉献”的“明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把这样一所层次多,生源差的学校办得生机勃勃。作为领导的我们,被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着,同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不能让教师做一盏仅仅照亮孩子前程的“明灯”,也要让他们留一些光,照亮自己。在此基础上,我校提出“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享幸福教育人生”的思想,结合区“名师工作室”、校“大家讲坛”、“名人名家文化大讲堂”和“行知堂”等活动,为有条件的教师提供舞台,为没条件的教师搭建台阶,让在舞台上的教师表演好,让在台阶上的教师发展好,让连台阶都没有的教师找到台阶。看似朴实,实则是我们服务教师的决心与信心。同时,我们请专家给教师讲座,请名师给教师上示范课,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论坛活动,引发教师思考,提升教师教育教研的能力,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我校教师的主动发展已成为一种内在需求和生活方式。
  一盏灯亮,可以照亮一个角落和几个人,所有的灯一起亮,就能照亮整个校园。为此,我校重视给教师队伍注入“团队精神”,让教育效果实现最优化,使“管理文化”产生聚沙成塔的效应。从年级组、学科组、备课组进行了团队合作与分工的指导,确定团队共同目标。尤其是在备课活动中,让大家在发挥个人能力的同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大家在团队中不仅分享他人的成果,也贡献自己的力量。大家的精神面貌变了,教师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最终大家收获了团队共同的成果。如今,团队精神已从口号变成了山明人的自我追求和自我需要,作为一种文化,已被大家认可并深深地烙在了心里,最终体现在行动上。
  校园文化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符合规律的自觉约束和审美穿透,它以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和个性文化交流融合共生为基点。为此,我校提出了“外塑形象,内强素质”的要求,以“文明学生”“魅力教师”“先锋党员”“优秀家长”“影响山明教育人物”“师德标兵、师德好园丁”的争创、评选、展示、学习为载体,营造和谐奋进的文化氛围。
  由学生参与的报刊、讲座、社团及其他科学文化体育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活动充盈着校园:学校“雪鸿文学社”创办的刊物《淡墨痕》,让生命尽情地流淌;轮滑队、篮球队、足球队、乒乓队有相当固定的时间进行锻炼,还时常参加各类比赛;中预、中专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项技能培训,组成的汽修、电气、机器人、钳工、烹饪、动漫、计算机等兴趣小组,每学期都进行技能大比拼,促进了学生的专业成长。此外,每年的校园文化艺体节更是师生的盛会,使山明的校园文化多了几分灵动,也多了几许特色。
  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它需要智慧的积淀,更需要有静下心来办教育的淡定与执著,它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树,是学校走向成熟的最肥沃土壤。我校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增强学校的内驱力和软实力,构建和谐校园,走内涵发展之路。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把文化注入学校办学的“母体”,就一定能让思想落地生根,造就有灵魂的教育。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山明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从风险规避对R&D投入的影响和R&D中企业家职能的角度论述了富有魄力的企业家在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活动中的领导作用,指出我国国有企业R&D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企业领导的支持,并就如何
正的消费外部效应及对应的递增消费(规模)回报是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一类市场的主要性质。由于这一性质的存在,市场的技术选择有其特定机制和作用过程。本文以模型和推
提出了智能化CAPP系统的关键技术以及解决方法,介绍了智能推理的机制和VISUAL PROLOG语言的使用。
一、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有种体会与日俱增:只要让学生生活在希望之中,他们就不会失去向前奋进的信心和勇气.
目的研究小胶质细胞活化与rd小鼠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关系.方法对出生后8、10、12、14、16及18d的rd小鼠及对照小鼠视网膜进行感光细胞凋亡TUNEL法检测及形态计量学分析.CD11b
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指卵泡生长到一定时期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体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它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
随着人们对弱视本质以及大脑神经可塑性研究的深入,视知觉学习的概念被逐渐引入到弱视研究领域。由于视知觉学习过程中可能涉及到注意力机制,而且先前的研究显示二者之间存在
【正】阅读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广泛的阅读毫无疑问是获得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的最好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