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py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情感、身心、社交等方面都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新课改大力提倡开展探究式学习,旨在转变学习的方式,有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开展步骤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主宰着课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他们的个性得不到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目的在于更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探知,具备终身再学习的能力。那么,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此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中选择探究的课题,再通过模拟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得到解决课题的方法或者建议。探究性学习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它与科学研究有一定的区别,毕竟它属于学习而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但它能使学生体验到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有利于调动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顺应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也是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原因。毕竟,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靠老师讲讲所能得到的。而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垃圾的处理、污水的治理等都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这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中选择探究的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二、开展探究学习的步骤
  1.选择课题。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探究性学习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探究的课题。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也是探究的关键节点,哪些课题适合学生探究,是老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只有那些有一定思维含量,又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较浅或教难的课堂都不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在探究活动中,问题是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设计能引发学生探究的有效问题是科学探究实施的关键。问题的有效性是相对的,启动探究活动的问题可以由教师预设,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确定哪些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哪些问题是不宜研究的,哪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条件研究等。还要善于在学生提出的众多问题中精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
  2.教师的指导。传统的教学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唱主角,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起帮助、指导的作用,不能包办学生的探究。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知识与经验还不丰富,因而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比如,如何设计表格、收集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结论等,甚至某些实验操作的要领,都需要老师指导,老师在学生探究活动中,应不断地巡视,随时给予学生帮助,千万不能做一个旁观者。
  3.体验探究过程。在探究学习活动中,根据课题的难易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简单的课题可以由前后两桌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如果探究的课题比较难,就可以由6个学生或者更多的学生组织一个组,每组设一个组长,组长可以轮换。老师或者组长根据本组的学生情况进行分工,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这样有利于探究任务的完成。某些户外实践性比较强,用时比较多的课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老师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学生可以通过走访、查阅资料、上网等手段,将收集的信息汇总到一起,然后进行本组的讨论,得到结论,形成汇报材料。
  4.汇报成果。每个小组都要派选一位代表到全班学生面前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汇报成果的时候,不能每次都由组长来汇报,应使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
  5.探究活动的评价。在汇报环节上,可以请老师或者别的班级的学生代表评定等级,每个学生的评定都可以用自评、互评、老师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严防活动的自由化。很多老师喜欢选择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探究,这是值得提倡的。社会热点问题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在具体探究活动的时候,不能只由着学生的兴趣来,过于放任学生的“自由”。很多调皮的学生常常利用讨论这个环节,讲自己的话,甚至满堂跑;有些学生自己做不出实验,而是抄袭别组学生的实验数据,个别学生自编实验数据。如果老师不进行督促与教育,探究活动就变成了自由散漫的活动课了。
  2.严防活动的空洞化。不少老师为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常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这对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但学生由于知识不渊博,探究不出,只好应付了事。比如,某个老师提出了这样的探究课题:某某社区的垃圾污染与处理的现状。学生对于这样的课题,很难查阅资料,网上的资料也不多,也不知道从何了解,就找了一些类似的资料,胡乱写写应付了事。交给老师的汇报材料不少,但真正切题的几乎没有,纯属一堆空洞的环保宣传材料。
  3.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方法与过程,不能侧重结果。特别是初中学生,他们的探究性学习是不可能像专家、学者那样有质量的,对他们的评价应该是激励性的,不能要求过高,重在鼓励。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由同学、教师、家长甚至社会成员来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手段应该是多样化的,不是只用分数或等第,可以用表扬、勉励等语言。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研究科学的整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知新.中学化学教材教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
  [2]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面对新课程、新理念,因此,怎样进一步发挥初三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初三学生思想心理特点,本着“提高兴趣,优化内容,加深
摘要: 合作学习模式是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与要求之一。作者阐述了合作学习模式产生的背景,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教学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合作学习 产生背景  历史课程标准提出,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通过合作的形式探究历史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贯彻合作学习模式呢?笔者根据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其职责不仅限于传授知识,还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从中获取结论。政治教师要想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加强德育的实效性,我认为必须符合初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将政治课堂变成师生互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参与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教学灵活创新,学生学习方法方式创新
摘要: 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素质的重要指标。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理教学 创新精神 创新能力  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知识时代、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中谁能坚持创新,勇于创新,谁就能迎接未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今天的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
灵活运用类重力和类重力加速度的概念,在求解物理题时能避繁就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对一道题目的演变,展示了用类重力解题的技巧。 The concept of class-like g
摘要: 作者就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谈谈看法。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学是一种教育活动,它不仅通过传授和学习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而且是培
学位
用SWOT分析法剖析非诉讼机制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强化政府指导作用、发挥“1+X”多元解决平台的服务效能、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素养和提高保障结合
在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这样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进入九年级以后大家共同面对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可要不了多久,成绩好的学生,在化学学习上大多表现得也很
“非常规”实验是指相对于直接利用学校实验室装备的专门实验器材完成教材或课标要求的学生探究实验与老师演示实验,有意图选择和利用实验室之外的其他材料、物品和器具等生活环境资源及改进、研发自制的实验器具开展的物理教学实验[1]。它的实验器材具有简易性,低成本性,且来源于学生身边的物品。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利于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增强感知和体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