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教师坚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教师课前的认真备课,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外,从加强教师语言的精练和训练的多样化也能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培养学生 数学语言 能力
《课程与评价标准》中说“数学语言依赖语言的现成结构和逻辑,并且把学生的经验和语言与数学世界联系起来”。然而,有时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是不相匹配的,将日常语言运用到数学领域常常是不精确的和错误的。因为数学本身是一种语言,一种简约的科学语言。与此同时,对于数学教育而言,语言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活动。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数学学习的成绩也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如何完成这一问题呢?我们在这里作了些思考与同行商榷。
一、 教师语言的精炼性、简洁性是学生语言思维的基础
教师语言的精炼性和简洁性,就是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用数学术语、式子、符号,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它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提高语言的质量,不能多也不能少。语言的精炼,简洁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必须确保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表达的清晰完整。加之,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注意用心去听,课后揣摩模仿,锻炼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能力。能够模仿教师说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强调说明0.6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62,(而没有随随便便地说0.62扩大100倍是62), 62乘以5得310, 310再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3.10(而没有随随便便地说310缩小百分之一是3.10)。为了说明最后的结果3.10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 可以去掉时, 也并没有因为不小心少说了“末尾”两个字而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误区。数学语言它本身就是及其严谨的,必须用简洁、严密又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有时仅凭一字之差,表达的含义就会完全不同。
二、多形式的训练和引导是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提高的保障
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教科书中给了我们许多准备,但是文字叙述如何转化为数学符号或图形,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间的转换与互译,应注意把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如在初中教科书中,首先接触到的是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可在学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后,有意识地给出:“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个正數或零”相当于“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个非负数”相当于“|a|≥0”,完成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这为学生以后求值、解方程等带来方便。又如:“a、b互为相反数” “a+b=0”。 一题多解也是培养学生的求异语言思维的好方法。如在学习《代数式》一节内容时,师生共同解决了下面的问题:苹果每公斤a元,桔子每公斤b元,那么买苹果、结子各两公斤,则应付多少元.学生答:2(a+b)元。老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代数式2(a+b)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又被打开了。但此问题也可以说明,在教学中,“反过来再问”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积极的意义。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在经常运用多变的方法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灵活,善于变换角度分析问题,增强学生选择最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在老师知道下,寻求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带动了学生创新,探索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三、创设多种类似题型来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鉴于农村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一些数学概念、名词术语等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会造成在表达或运用数学语言中有失严密。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或刚接触数学知识后,除向学生特别强调术语中的重点字词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经多次碰撞后,更为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熟练运用各种转换原则,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客观性和抽象性。有研究者总结的:“先读先写,先读先算”原则。训练学生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并能用语言表述代数式中的数量关系,必须先掌握好“和、差、积、商、幂、大、小、多、少、倍、分”等词的运算的意义,然后采用“先读先写,先读先算”的原则列式,“先算先读”的办法表述。如:甲、乙两数和的平方 (a+b)2;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a2+b2;甲数与乙数的平方的和 a+ b2等,可以对比着让学生用语言反复表达来训练其思维能力。
另外,书面作业中也是最好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学生的书面作业,记载了学生书面的数学语言,反映了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一些情况。因此,处理好学生的书面作业、重视学生的书面数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一环。每年中考都有很多考生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得分,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通过教师解题表述规范的样板和学生严格的书面表达的长期训练来完成。所以,在书面表达上,主要应做到思维清晰、叙述简洁和书写规范等等。
参考文献:
[1]邵茶燕.《初中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之探讨》.
[2]陈梦溪.《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009年10月).
[3]李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009年12月).
关键词:培养学生 数学语言 能力
《课程与评价标准》中说“数学语言依赖语言的现成结构和逻辑,并且把学生的经验和语言与数学世界联系起来”。然而,有时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是不相匹配的,将日常语言运用到数学领域常常是不精确的和错误的。因为数学本身是一种语言,一种简约的科学语言。与此同时,对于数学教育而言,语言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数学活动。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数学学习的成绩也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那如何完成这一问题呢?我们在这里作了些思考与同行商榷。
一、 教师语言的精炼性、简洁性是学生语言思维的基础
教师语言的精炼性和简洁性,就是教师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使用数学术语、式子、符号,用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它不是单纯地削减语言的数量,而是提高语言的质量,不能多也不能少。语言的精炼,简洁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必须确保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确保表达的清晰完整。加之,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要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注意用心去听,课后揣摩模仿,锻炼自己的数学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能力。能够模仿教师说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强调说明0.6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62,(而没有随随便便地说0.62扩大100倍是62), 62乘以5得310, 310再缩小到它的百分之一是3.10(而没有随随便便地说310缩小百分之一是3.10)。为了说明最后的结果3.10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 可以去掉时, 也并没有因为不小心少说了“末尾”两个字而造成学生理解上的误区。数学语言它本身就是及其严谨的,必须用简洁、严密又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因为有时仅凭一字之差,表达的含义就会完全不同。
二、多形式的训练和引导是学生数学语言能力提高的保障
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虽然教科书中给了我们许多准备,但是文字叙述如何转化为数学符号或图形,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大难题。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语言间的转换与互译,应注意把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如在初中教科书中,首先接触到的是互为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师可在学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后,有意识地给出:“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个正數或零”相当于“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个非负数”相当于“|a|≥0”,完成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这为学生以后求值、解方程等带来方便。又如:“a、b互为相反数” “a+b=0”。 一题多解也是培养学生的求异语言思维的好方法。如在学习《代数式》一节内容时,师生共同解决了下面的问题:苹果每公斤a元,桔子每公斤b元,那么买苹果、结子各两公斤,则应付多少元.学生答:2(a+b)元。老师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代数式2(a+b)表示不同的实际意义?这个问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又被打开了。但此问题也可以说明,在教学中,“反过来再问”对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有积极的意义。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种创新的思维。在经常运用多变的方法能使学生思路开阔,思维灵活,善于变换角度分析问题,增强学生选择最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在老师知道下,寻求同一问题的多种解决的途径.这样的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带动了学生创新,探索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三、创设多种类似题型来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鉴于农村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对一些数学概念、名词术语等理解不够深刻,往往会造成在表达或运用数学语言中有失严密。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初步感知或刚接触数学知识后,除向学生特别强调术语中的重点字词外,还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变式训练,使学生的思维经多次碰撞后,更为准确地把握知识的内涵,从而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熟练运用各种转换原则,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客观性和抽象性。有研究者总结的:“先读先写,先读先算”原则。训练学生把用文字语言表述的简单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并能用语言表述代数式中的数量关系,必须先掌握好“和、差、积、商、幂、大、小、多、少、倍、分”等词的运算的意义,然后采用“先读先写,先读先算”的原则列式,“先算先读”的办法表述。如:甲、乙两数和的平方 (a+b)2;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a2+b2;甲数与乙数的平方的和 a+ b2等,可以对比着让学生用语言反复表达来训练其思维能力。
另外,书面作业中也是最好能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学生的书面作业,记载了学生书面的数学语言,反映了学生解题思维过程的一些情况。因此,处理好学生的书面作业、重视学生的书面数学语言也是发展学生数学语言的重要一环。每年中考都有很多考生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得分,要改变这一现状,只能通过教师解题表述规范的样板和学生严格的书面表达的长期训练来完成。所以,在书面表达上,主要应做到思维清晰、叙述简洁和书写规范等等。
参考文献:
[1]邵茶燕.《初中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之探讨》.
[2]陈梦溪.《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009年10月).
[3]李娟.《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200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