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他们不仅要用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充实学生的头脑,而且还要用自己的心灵去塑造学生的品格。但现阶段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育人”的重要性,本文拟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教师育人过程中的心理探索,以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良好品格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育人;心理
一、“教书育人”的概念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在履行自己的义务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以自身的行为做榜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但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现阶段教育中的“育人”情况
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方法,因而应试教育也成为教育的大趋势。教师在履行其“教书育人”的职责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重心偏到了“教书”上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老师、党团干部和班主任的事情,一般任课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不抓智育要出次品,不抓体育要出废品,不抓德育要出危险品”,所以能否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教师育人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1. 提高对“育人”重要性的认识。教书育人自古以来就是各个阶级对教师职责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德行好坏的标准。韩愈在《师说》中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播道德思想,将做人的道德标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该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事。在现代,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说明品德和才智一样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德”有时候在人们评价别人时处于首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增多,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过滤,如果对这些信息全盘接收的话,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仅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多少,而忽略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的话,那么学生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将缺少引路人,缺乏方向感,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由此可见,作为教师,一定要认清这一点,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重视“育人”,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2.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也应先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勒温(Kurt Lewin)等人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师作风对学生反应和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易于导致学生的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和不能自制;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易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教师的态度和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发展,因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然后通过这些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从而引导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给学生作出表率。(3)要了解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以下阶段:模仿阶段→依从阶段→遵从阶段→服从阶段→习惯阶段,在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即模仿阶段中,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就显得额外重要。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品德的形成具有形象性、过渡性和协调性等特点。在他们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非常具有形象性的模仿来了解和获取知识。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学生很多习惯的形成最初都是从教师那里习得的,从学生的言行中我们都能找到教师的影子。因而要在学生的人格形成初期就认识到教师自身言行的重要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好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育的源头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完成教师育人的使命。
3. 唤起社会对教师问题的关注。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面对受教育的众多个体,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精神压力。一个在学生心目中多少带着“权威”色彩的教师,其心理素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人格特点,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及发展。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应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教师的育人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涉及许多内容,应当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直接影响的,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有直接影响的性格特征和教师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超越的能力。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特质,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指向行为的内容。国外许多研究显示,教师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创造和维持良好的师生交互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而,一名好教师他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心理适应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生活节奏很快,面对的问题相当繁杂的社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善于调节个人的动机、需要,使自己的个人愿望始终处在社会、环境足以提供保证的基础上,不要过分追求高效的成就满足,否则会出现教师的心理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因而,教师要善于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转换心理角色,不要把一些消极的因素带到课堂中去,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学会与各种性格特征的人沟通交流,综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尽量让自己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努力进行自我超越。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讨论教师素质时,都从心理学的层面上对教师提出了许多自我超越的必备要素,如教师的成就欲望及其满足机制、教师达成事业的意志、教师的自我激励、适度的心理压力等。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宝贵财富,教师的自我超越则是教师创新精神的心理源泉。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也培养不出高品质的学生,没有教师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超越,也就没有未来高素质的教育。
因而教师在其育人的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牢记自己为人师的责任和义务,用自身的行为作示范,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9-302).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65).
[3]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50-252).
[4]毛家瑞.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8-210).
[5][英]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5-219).
(四川文理学院党委组织部)
关键词:教师;育人;心理
一、“教书育人”的概念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在履行自己的义务时,不仅要教给学生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以自身的行为做榜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这两者的结合就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指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不但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拥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现阶段教育中的“育人”情况
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在中国的大环境下,考试仍是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方法,因而应试教育也成为教育的大趋势。教师在履行其“教书育人”的职责时,也就自然而然地把重心偏到了“教书”上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的教师把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他们认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政治老师、党团干部和班主任的事情,一般任课教师只要把课上好就行了,这种思想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为“不抓智育要出次品,不抓体育要出废品,不抓德育要出危险品”,所以能否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三、教师育人过程中的心理表现
1. 提高对“育人”重要性的认识。教书育人自古以来就是各个阶级对教师职责的基本要求,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和德行好坏的标准。韩愈在《师说》中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即传播道德思想,将做人的道德标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确该怎样去做人,怎样去做事。在现代,人们以“德才兼备”作为评价人才的根本标准,说明品德和才智一样是个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德”有时候在人们评价别人时处于首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收信息和知识的渠道增多,面对大量的信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过滤,如果对这些信息全盘接收的话,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因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仅看学生的知识水平多少,而忽略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以及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的话,那么学生在其成长的道路上将缺少引路人,缺乏方向感,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由此可见,作为教师,一定要认清这一点,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重视“育人”,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2.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育人的过程中也应先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勒温(Kurt Lewin)等人研究了教师的领导方式和教师作风对学生反应和自我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教师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将向着情绪稳定、态度友好和具有领导能力等方向发展;教师采取专制的态度,易于导致学生的紧张情绪、冷淡、攻击性和不能自制;教师采用放任的态度,易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教师的态度和作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发展,因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1)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然后通过这些来教育学生,让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从而引导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给学生作出表率。(3)要了解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实际情况。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以下阶段:模仿阶段→依从阶段→遵从阶段→服从阶段→习惯阶段,在习惯养成的最初阶段即模仿阶段中,教师行为的示范性就显得额外重要。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品德的形成具有形象性、过渡性和协调性等特点。在他们的学习中,主要是通过非常具有形象性的模仿来了解和获取知识。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之一,也是学生进行模仿的主要对象,学生很多习惯的形成最初都是从教师那里习得的,从学生的言行中我们都能找到教师的影子。因而要在学生的人格形成初期就认识到教师自身言行的重要性,规范自己的行为,将好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育的源头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完成教师育人的使命。
3. 唤起社会对教师问题的关注。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面对受教育的众多个体,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和精神压力。一个在学生心目中多少带着“权威”色彩的教师,其心理素质,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人格特点,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及发展。因而教师的心理素质应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问题。
教师的育人过程中的心理素质涉及许多内容,应当强调的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有直接影响的,对教师的自身成长有直接影响的性格特征和教师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超越的能力。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性格。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特质,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主要指向行为的内容。国外许多研究显示,教师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创造和维持良好的师生交互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因而,一名好教师他首先应具备良好的性格特征。其次要提高教师的心理适应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相当激烈、生活节奏很快,面对的问题相当繁杂的社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善于调节个人的动机、需要,使自己的个人愿望始终处在社会、环境足以提供保证的基础上,不要过分追求高效的成就满足,否则会出现教师的心理不适,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因而,教师要善于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转换心理角色,不要把一些消极的因素带到课堂中去,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会理解别人,学会与各种性格特征的人沟通交流,综合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尽量让自己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最后教师要努力进行自我超越。现在许多发达国家在讨论教师素质时,都从心理学的层面上对教师提出了许多自我超越的必备要素,如教师的成就欲望及其满足机制、教师达成事业的意志、教师的自我激励、适度的心理压力等。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教育的宝贵财富,教师的自我超越则是教师创新精神的心理源泉。一个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也培养不出高品质的学生,没有教师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超越,也就没有未来高素质的教育。
因而教师在其育人的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牢记自己为人师的责任和义务,用自身的行为作示范,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99-302).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65).
[3]于漪.现代教师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50-252).
[4]毛家瑞.素质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08-210).
[5][英]戴·冯塔纳.教师心理学(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5-219).
(四川文理学院党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