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准确率探讨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至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价在我院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患者120例,所有受检者均行实时荧光RT-PCR(实施组)以及常规RT-PCR(常规组)检测,分别比较其检测阳性率。结果:实施组受检者病原微生物检验阳性率高达84.17%远远高于常规组57.50%,两组阳性结果互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分子生物学技术(RT-PCR)应用至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不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具有检测迅速的优势,为此可将该检验技术作为常见微生物病原菌的检验当中,并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检验;分子生物学技术;阳性率
  当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科学技术也逐渐让人们所了解,人体的康健与微生物间的关系密切,而临床对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重视,该技术已然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成熟,被广泛地應用至于病原微生物有关的检验工作中。以往,临床微生物检验流程包括: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血清学试验等,由于检验流程复杂、周期长,其结果往往受到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产生差异,故时效性和应用性存在局限性。当前,以PCR(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传感器、基因芯片(DNA)等,分子生物学代表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的优势越加凸显,对提升微生物检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准确性,旨在积累更加丰富的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经验,相关材料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期价在我院行病原微生物检测患者120例,女性47例,男性为73例,年龄跨度为23岁至60岁之间,平均(40.2±3.9)岁。所有受检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此外,本次研究内容已经得到我院伦理委员的支持和认可。
  1.2方法
  所有受检者120例均采集2份病原微生物标本,共计240份,其中120份行常规RT-PCR病原微生物检验(常规组),剩余120份行荧光定量RT-PCR病原微生物检验(实施组)。详细记录其检验结果。
  1.3观察指标
  所有受检者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行阳性率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展开详细分析,数据采用(%)体现,x2互比检验,如P值<0.05,则表示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组受检者病原微生物检验阳性率高达84.17%远远高于常规组57.50%,两组阳性结果互比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以来,伴随着大众对人类健康与微生物之间关系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进而微生物检验工作的关注度亦得到大众的重视。目前,食品、饮用水以及临床诊疗等各个领域,都有病原微生物检验的身影,而分子生物学技术中分子生物学、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学、基因芯片、蛋白质指纹图谱技术以及生物传感等得到了长足发展,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当前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技术手段,已经打开了科学进步的大门。伴随在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其由传统的细胞学渐渐向分子技术、基因技术发展,为此形成了一项新技术——分子微生物学。通过对其不断研究和认识,从其外部结构的相关研究缓慢向其内部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促使微生物检验自生化免疫不断向基因水平发展。当前各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被临床广泛的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不仅及时改善了原有微生物检验不足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快速、有效以及准确的最终检验目标[5]。目前,临床在病原菌检测方面已经逐渐向简单、自动化方面发展,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是在全自动化仪器技术上,将鉴定、诊断,甚至是耐药基因检验都被一一应用至生物芯片技术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传统病原菌临床应用的现状。
  生命科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在传统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基础上,被慢慢改进,并得到不断地发展。PCR的技术原理为,在相同聚合酶反应体系基础上,将特异性引物融入,由体外酶促合成DNA的手段,将其变性→退火→延伸等多个步骤反应而成,不断循环、重复实施,使其DNA指数最终达到迅速扩增的目的[6-7]。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放入荧光,通过荧光信号不断积累,再开展检验工作,采用标准曲线定量,详细分析未知模板,该种分子生物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常见病原菌生物检验、分型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势主要总结以下几点:首先灵敏性更高;其次为特异性高,在检验中可以准确鉴别出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最后是检验流程不仅具有便捷性,同时整个检验过程可在2h内完成,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微生物检验用时[8]。为此,该种检验技术非常适用于常见病原微生临床检验中。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组受检者病原微生物检验阳性率高达84.17%远远高于常规组57.50%,两组阳性结果互比差异显著(P<0.05),该数据充分证明:分子生物技术应用在病原微生检验中具有迅速检测、准确性高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此外,经本次研究深有体会,笔者认为:临床病原微生物的检验技术正在不断日新月异,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检验病原菌微生物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临床检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其技术不断完善,其优势(快速、准确性高、经济等),不仅检验范围更加广泛,且在预防和控制疾病中的前景更加广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为患者的健康提供相应的保障,基于此,应在日后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深入研究,方能适应当代技术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将分子生物学技术(RT-PCR)应用至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不仅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且具有检测迅速的优势,为此可将该检验技术作为常见微生物病原菌的检验当中,并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红福.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效果研究[J].名医,2020(09):150-151.
   [2]曹利华.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研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3):5-6.
   [3]孙文龙,郭宏.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34(06):46-47.
   [4]李玲,杨丽玮.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9,8(03):173.
   [5]刘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0):197-198.
  [6]马永娟,刘莉,张维娜.病原微生物检验中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4): 384-385.
  [7]董悦.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294.
  [8]陈耀庭,刘小红,李健生.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7):60-62.
  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检验科 山东聊城 252000
  聊城市东昌府区古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科 山东聊城 2520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腰椎管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9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所有患者根据就诊时的单双号分为干预组(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和康复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1%明显低于对照组21.15%,P<0.05;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有更高的生活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某医院手术室中接受治疗的患者共62例,并将所有患者等量均分为两个组别。对比组患者仍然遵循基础的护理工作模式;对研究组使用优化后的护理服务模式。在经过一定周期的护理治疗后,对比组间患者的各项指标评分。结果:通过对组间患者并发症症以及满意度等指标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相对更高。结论:在医院手术室患者的护理治疗中,
期刊
髋关节置换又被叫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是将人工制作的假体通过手术固定的方式植入关节内,以达到辅助治疗及替换病体的效果,人工关节早在国外40年代就出现,我国早期只置换人工股骨头,通常称为半髋置换,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临床上逐步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方式治疗,该手术方式可以有效治疗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肿瘤等疾病。目前临床上用于置换的人工假体材料有不锈钢、钛合金、陶瓷等,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
期刊
【摘要】目的:临床上对于冠心病进行检查时发现,不同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胆红素以及尿酸的含量不一样,本实验就此进行探究。方法:以冠心病患者为实验组,以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的胆红素和尿酸水平,以及不同狭窄处的尿酸和胆红素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尿酸含量高于正常水平,胆红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P<0.05;患者的尿酸随着狭窄的增加而增加,胆红素随着狭窄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狭窄出的尿酸含量和胆红素含量分析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形式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风险事件。方法:实验对象选取我院外科护理人员,36名,实验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以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形式)与参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方式),每组均18名。另选取同期200例外科患者,每组均为100例,对比2组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风险事件。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清洁消毒、服务态度、
期刊
摘要:优质服务基层行是持续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和改进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而护理质量是医院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体现。加强护理管理对于保证护理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的创建活动,将其中护理管理的四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有C、B、A三个等级)要求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不仅开阔了护理管理者的眼界和思路,而且使护理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通过开展持续的创建活动,提高了护理管理者的执行力和护士的依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干预对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远程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 180 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管理组(90 例)及常规组(9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管理组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延伸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检测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采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加以评价。结果 管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应用能够提高克罗恩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干预在阴道炎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3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干预护理。结果结果结果:护理前两组阴道炎患者健康知识评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阴道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常规检验指标对小儿急性发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观察并比较我院收治的急性发热患儿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及其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儿而低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P<0.05),非感染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而低于细菌感染组患儿(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的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感染组、细菌感染组患儿(P<0.05);非细菌
期刊